歷史淵源,孕育,誕生,全盛,定型,復興,文化特徵,唱詞,音樂,唱腔,角色,樂器,代表劇目,歷代藝師,台師,歌師,原師,生師,祖師,宗師,全師,老師,繼師,新師,政府支持,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北路壯劇俗稱“土戲”,成形於清乾隆年間,始現於
田林縣舊州鎮。據相關資料記載,明末清初,田林縣
舊州鎮已是通連滇、黔、桂的交通要道,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貿易集散地。北路壯劇在此時此地產生,從孕育到成型歷經300多年。
孕育
清朝順治(公元1644年)至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是北路壯劇的
孕育期。在這100多年的時間裡,經歷了“八音坐唱”、“板凳戲”、“門口戲”、“游院戲”、“地台戲”等階段。“
八音坐唱”是形式單一的集體演唱,內容多是祝賀之類的唱詞。“板凳戲”有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因觀眾增多便移到屋檐下表演,故改稱“門口戲”。“門口戲”已初分角色,戲班開始走村串寨,出這個院子進那個院子,民眾又稱為“游院戲”。戲角開始穿華貴的戲服,在臉上擦紅粉化妝,但沒有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後來為滿足越來越多的民眾看戲,便搬到村鎮空曠的場地表演,故稱為“地台戲”。
誕生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同治末年(公元1874年),“搭台戲”的上演標誌著北路壯劇
正式誕生。乾隆二十五年,田林舊州鎮那渡村歌手
楊六練到四川做生意,因虧本便在四川邊打工邊學藝,兩年後返回那渡,組建了“龍城班”。乾隆三十年,他們第一次在舊州搭起二丈寬的戲台,上演由楊六練編導並主演的北路壯劇的第一齣戲——《農家寶鐵》(又名《好寶鐵》)。嘉慶到道光(公元1796年至1821年)年間,舊州央白屯藝人黃從善將北路壯劇中的“平調”加工整理,改名“正調”,奠定了北路壯劇主調音樂的基礎。北路壯劇開始向附近省、縣流傳,
隆林、
西林、
百色等縣、鄉、村紛紛成立戲班。
全盛
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年—1908年),是北路壯劇蓬勃發展的
全盛時期。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田林舊州鎮央白村人黃永貴赴南寧應考,為邕劇所迷,置功名不顧,天天看戲,被邕劇藝人雷喜彩發現,收為弟子。回到田林後,黃永貴組建戲班,並吸收邕劇的表演技巧(武打、台步等),使北路壯劇藝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唱腔方面也借鑑邕劇,創造了“喊板”、“怒調”、“大王調”,伴奏樂器恢復使用嗩吶,加進了
揚琴、
大鼓、
大鑼,藝術效果更佳。黃永貴本人武打出色,被稱為“土飛猴”,各地紛紛請他去教戲,遠至
乃言村(
貴州),
富寧(雲南),北路壯劇更廣泛地傳播。光緒十三年,黃永貴帶領戲班“土漢班”應邀到
梧州演出半個月,轟動一時。
定型
光緒末年,北路壯劇唱腔和表演程式
基本定型,行當齊全,演技精純,特點突出。這個時期最突出的北路壯劇藝人是田林八桂鄉平六屯黃福祥(1896—1964年),他16歲開始跟隨父親演戲,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尤其擅長
旦角。除鑽研表演藝術外,他在唱腔和伴奏方面進行了不少改革,創造“正調慢板”和“丑角調”,1914年帶領“螺陽劇社”到貴州省的巴結、央壩等地演出。此時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縣共有北路壯劇戲班50多個,劇目200多個,唱腔也有15個,主要伴奏樂器
馬骨胡從“半反線”發展為“大反線”(也叫“全反”)。
復興
新中國成立後,北路壯劇得到田林黨政部門的重視和扶持,整理北路壯劇
唱腔19個並編印成冊,年年舉行文藝調演和會演,成立縣文藝學校和縣
壯劇團,北路壯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但
十年浩劫中,壯戲被禁,劇本被燒,老藝人被批鬥或監禁。但是,許多老藝人冒著生命危險,將戲服、中幕、樂器、劇本等秘密收藏,為後人留下極其珍貴的北路壯劇遺產。粉碎“
四人幫”,“
撥亂反正”,給北路壯劇帶來了蓬勃生機。全縣業餘劇團逐年增加,演出活動頻繁,傳統
歌圩恢復,鄉或縣的業餘文藝調演、會演年年舉行。
1980年,縣文藝隊排演北路壯劇《文龍與肖尼》,參加地區專業文藝團、隊匯演,獲劇本創作三等獎,音樂設計二等獎,優秀演員獎。
1982年,全縣業餘劇團發展到55個,愛善等不少業餘劇團進行民間交流演出,有的劇團還能售票演出。
同年8月,地區文化局、民眾藝術館在田林召開北路壯劇
座談會,探討北路壯劇的源流和改革,進一步推動北路壯劇的發展。
同年12月,縣文藝隊排出北路壯劇《蝶吒》,參加自治區民族文藝匯演,獲優秀節目獎。
田林人民在傳承、發展北路壯劇過程中,深深意識到:傳統的民間文化應該在新的歷史時期有新的拓展,這是民間文化自我創新的需要,只有不斷創新,民間文化才能以更旺盛的生命力留存於世。於是,編排出以《西林教案》、《一雙布鞋》、《九品官辦宴》等為主要劇目的現代劇,並分別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多種獎勵,其中《一雙布鞋》在2000年獲廣西第五屆劇展三等獎,2002年獲中國曹禺小戲創作三等獎;
1998年小壯劇《一雙布鞋》榮獲廣西第五屆劇展劇目三等獎,當年全縣業餘劇團發展到106個,幾乎每100人中就有一名業餘演員。“一個縣城有如此的劇團規模,這在全國都是少見的。”提起那段時間田林北路壯劇的興盛,田林縣文化館館長王福乾眉飛色舞。
2003年,小壯劇《九品官辦宴》榮獲“全國首屆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劇目金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多個獎項,多次在評獎會上為田林爭光,使北路壯劇聲名遠播,改變了人們認為“北路壯劇沒有前途”的看法,北路壯劇在社會上站穩了腳跟。
2006年,為保護和傳承優秀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田林縣企業文化申報工作。經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組審定,起源於田林縣舊州鎮的廣西北路壯劇入選中國首批國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文化特徵
唱詞
北路壯劇用“土話”對白,用“土腔”演唱,其中包含大量
壯語獨有的方言
俚語,說唱起來朗朗上口,寓意豐富。換成其它語言,就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北路壯劇有著自己獨特的神韻,根據壯語的語法特點,靈活地吸引了格律詩詞中的押韻、對仗、平仄、粘聯等修辭手法,結合本地
山歌押腳韻、押尾韻等靈活的形式,使唱詞的句式變化豐富,渾然貫通,這在其他劇種中是比較少見的。
音樂
北路壯劇有自己獨特的音樂和唱腔,北路壯劇的音樂風格古樸,洗鍊素雅,意味濃烈,曲調方面調式穩固明朗,旋律甜靜優美,伴奏樂器
馬骨胡音色高亢響亮,音色清脆,餘韻悠遠。
伴奏音樂有大過場、二過場、梳裝調、八仙調、夜摸調等。唱腔有正調、卜牙調、並堂調、山歌調、詩調、唐皇調、武公調、喜調、怒調、樂調、哀調、丑角調、唱板、喊板、哭板、罵板、倒板、還魂板、採花調、十二月花調、太平歌、姐妹樂、牡丹調等。其中正調是北路壯劇的看家腔、分為正調正板、正調中板、正調慢板、正調連板、正調反板、正調高板等。北路壯劇音樂經過幾百年來歷代藝師的潤色、改革、創造和發展,已有三十多個聲腔。
唱腔
北路壯劇的唱腔以“正調”為主,分為“乖呀咧”、“哎依呀”、“哀的奴”,“乖呀咧”即壯語“聰明”的意思,藝師們獨具匠心,把壯族人民的“聰明”溶入戲曲音樂,且每句唱詞都用它來開頭和收尾,這是其它劇種所不具有的。唱腔中還包含著大量的
小調,很多唱腔乾脆就來自於民間的
山歌。唱山歌本來就是壯族人民與生俱來的習慣,大量使用山歌唱腔,也使得北路壯劇與當地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讓觀眾一聽就懂,張口就唱。
角色
北路壯劇表演的角色分行主要有五大類:生、旦、老、武、醜等行當,生角有
小生、中生、文生、窮生、
公子、
老生;旦角有
小旦、
正旦、
花旦、搖旦、中旦、彩旦;武角有
武生、小武、老武、
武旦;丑角有大醜、小丑等。
北路壯劇表演當中“文不離扇,武不離刀”的特點,往往令觀眾感覺特別“過癮”。
樂器
北路壯劇的樂器分為吹奏類、打擊類、拉彈類。在北路壯劇的樂器中,
馬骨胡是主要樂器,是其他劇種所沒有的,它音色高亢嘹亮、音清遠傳、專奏高音部。“琴筒”用馬的大筒骨製作,“琴皮”用
花蛇皮或
螞拐皮,“弓”用白馬尾或黑馬尾加上小竹條合制,“琴弦”用
高胡鋼絲製成。
代表劇目
北路壯劇上演的劇目已達300多個,大多來自北路壯族的生活實踐,反映壯民族的生活意願和審美習慣,謳歌真、善、美,鞭達假、醜、惡,思想上符合壯民族的道德規範。
劇目的內容涵蓋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傳統劇有歌頌美滿姻緣的《農家寶鐵》、《那妯姑娘》;有揭露封建社會黑暗統治罪惡的《文龍與肖尼》、《龍圖公案》;有頌揚農民起義和民族英雄的《農智高》、《劉二打番鬼》;有反
封建婚姻制度的《四姐下凡》、《血淚姻緣》;有反映人倫道德的《觀音堂會母》等。以《
西林教案》、《一雙布鞋》、《九品官辦宴》等為主要劇目的現代劇,在藝術上更是疊彩紛呈,分別在各類比賽中榮獲多種獎勵,其中《一雙布鞋》在2000年獲廣西第五屆劇展三等獎,2002年獲中國曹禺小戲創作三等獎;《九品官辦宴》在2003年榮獲“全國首屆
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劇目金獎、優秀編劇獎、優秀導演獎、優秀演員獎等多個獎項。
歷代藝師
台師
台師:
楊六練。生卒不詳,男,田林縣舊州鎮
那度村人。生於康熙,死於乾隆。在鄉中是一名歌手,也學演“地台戲”。乾隆二十五年到
四川做生意,因蝕本,無臉面回家,在四川老家打工攢錢,一面看戲,覺得四川的搭台戲比家鄉的地台戲氣派。要把這種做法搬到家鄉去。乾隆二十八年,回到故鄉,把本屯的八音班和舊州的地台戲班合併,組成“龍城班”學戲。乾隆三十年,於舊州街上搭起二丈寬的舞台,演出《一塊寶鐵》,唱腔用“平調”,得到民眾稱讚。這次演出是北路壯劇首次登台,所傳弟子有朱勝明、岑如、岑宗等。三年以後,回那度另組戲班,“龍城班”由朱勝明執主。
歌師
歌師:岑如、岑宗。岑如,生卒不祥、岑宗,生卒不祥,男,田林縣
舊州鎮央白屯人。兩人是兄弟,歌手都能夠對唱山歌幾天幾夜不重複,由對歌而得到妻子,從台師楊六練學戲以後,回央白組織“戲歌班”,編出《雙投紅河》、《對歌夫妻》等節目。後來到了晚年,因“平調”曲律平緩,一曲唱四句,不便換氣,唱時很吃力,便改為上下兩句,起落兩板,名稱仍叫“平調”。
原師
原師:岑秀龍,生卒不祥,岑會明,生卒不祥,男,田林縣央白屯人,生於嘉慶。岑秀龍是岑如之子,岑會明是岑宗之子。兄弟倆和父輩不同,提倡新的做法:少唱歌、多做戲,注重動作表演,舞台技藝突出。移植劇目很多,有《夜送寒衣》、《雙貴圖》、《朱買臣》、《木蘭從軍》等。聲腔編出了“梳妝調”。
生師
生師:黃從善,生卒不祥,男,央白人。一生為北路壯劇作出里程碑式的貢獻,給北路壯劇的主調正名——“平調”改為“正調”;音樂伴奏從只拉正線發展為正反合聲;多向外傳教。嘉慶十年,到隆林縣的隆或、徠也傳戲;他是田林縣的板堅、八渡、平塘戲班的傳渡師;晚年還到
隆林縣的冷水,雲南省的
富寧縣那良屯教戲。八渡戲班曾立有“黃從善先師之位”的牌位。第七代藝師黃永貴手抄的《台符》,也將其名排在第一位。
祖師
祖師:廖法輪(1886—1894),男,央白人,八至十四歲讀書,每天偷閱和抄寫戲書,十五歲拜黃從善為師學戲,二十歲學道,二十四歲“戲”“道”雙全。由於有這些知識,創立了北路壯劇的《台符》。主張供奉師傳,唱戲不忘祖宗。據傳,慶神或喪事時,能赤腳走過一丈長的火炭坑,眾人稱為“
活佛”。在藝術上,能說戲、教戲、編劇,編導過《
儂智高》、《雙打南蛇精》,移植了《
木蘭從軍》、《征東征西》、《三下南唐》等。唱腔“殺雞調”是他創造,經過是這樣的:有一次,他扮演《落難遇親》的主角,恩人來到時,拿雞到台上去殺,在磨刀和殺雞時,他吟出一曲,眾人聽後,感到很好,回憶記錄此曲,命名為“殺雞調”。後來,戲班的舞台總管說:“客人到家要殺雞,唱戲供奉老郎、祖師也應殺雞。”從此成了習慣,戲班每次開台、收台都殺雞供神,念《台符》。這個做法,央白、板堅、示甫、弄合、南合、平塘等地的戲班按例至今。
宗師
宗師:楊連(1850—1910)男,舊州鎮那度屯人,楊六練的後代。青年時,到央白拜黃從善和廖法輪為師,並收回楊六練所傳老戲本。他變善道法,重加《台符》,迷信色彩更濃。內台設立祖師牌位,台前立有社神之靈位,演戲期間,香菸日夜不斷,弟子誠心供奉,以保全寨平安,唱戲順利。台規定得很嚴,戲未演完,演員不能擅自上下,戲演得好,民眾評價很高。土戲劇目少,他又親自到
南寧購買小說,改編成戲,經他改編的有《
二度梅》、《仁宗不認母》、《五子拜壽》、《包公奇案》等,先後在央白、舊州、那度公演,悲的能使觀眾流淚,喜的笑到合不攏嘴。不久,各地請他去教戲,到過本縣的那昔、馬郎、板堅、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冷水、渭洛、隆或、徠也,其中沙梨住了四個多月。
全師
全師(土飛猴):黃永貴(1853—1917),男,生於田林縣舊州鎮央白村,八歲開始讀書,二十二歲赴南寧應考,二十六歲結婚,生下二男:家豐、家珠,三十六歲到八桂鄉平六屯教戲,在平六上門,生下四子:福庭、福興、福祥、福文。福庭、福興因為唱戲,被人殺害,四子福文青年病故,黃永貴一世為此悲觀。
他自幼熱愛土戲,拜廖法輪、楊連為師,白日讀書,晚上學戲。赴南寧應考時,為邕劇所迷,棄功名於不顧,天天看戲,每次看戲,總坐在老位子,被邕劇雷喜彩發現,收為弟子。從雷喜彩學戲三年,學好各種行當,並學會繪製戲服,抄了六十四個劇本,買了一架
揚琴,於1880年回到田林,先在央白組織“萬和班”,仿唱
邕劇,因唱腔與
道白與土戲不同,演員學不好,民眾聽不懂,戲班辦不下去。他並不灰心,又到舊州找商人和居民商議,並得到當地“粵東會館”的支持,以廣東街為主,成立“共和班”,演唱邕劇。由於演出時,唱念夾土夾洋,民眾把他們戲班叫做“土漢班”。光緒十三年(1887),“土漢班”應邀到梧州演出,歷時半個月,盛極一時。返回時,在百色、樂里、
潞城、舊州演出。不久,又到隆林以及貴州的冊亨、安隆等地演出。後回央白,對土戲進行改革。“土漢班”因而散夥。
回到央白,為適應民眾需要,不照搬邕劇那套,只把邕劇的精華融入土戲之中。土戲以前只長於文戲,他教會了武打;土戲以前僅拉四把
二胡,他引進了
打擊樂和揚琴伴奏;土戲唱腔多是落板,他改成起板;各種行當的表演程式以及土戲的步法,是他提煉,技藝大提高,特色更明顯。他特別愛演武打戲,飾過《猴王出世》的悟空,《木蘭從軍》的大王,《薛仁貴三次投軍》的
薛仁貴,《儂智高》中的儂智高。演出時,不論前翻後翻,空中三翻,敗落台下,復跳上台,從中幕上跳出跳進等,都十分出色,因而獲得“土飛候”的美稱。
他出了名,各地都請他去演戲和傳教。光緒十五年(1889),他到平六教戲,戲演得好,很多姑娘爭送布鞋,主動愛上。其中有個覃姓姑娘,家中只有母女二人,無依無靠,若能得到黃永貴這樣的人上門當家,才是心滿意足,就是做填房也願,於是主動求婚。如此誠心,黃永貴不好拒絕,只說婚後要把母女二人接回央白。姑娘說:“若你對歌贏我,我隨你回央白,若不贏呢?”黃永貴說:若唱不過你,到你家上門,後經三次對歌。黃永貴全輸,民眾作證,不敢反悔,在平六落戶。黃永貴並非“貪財好色”之徒。
傳說黃永貴一生共教出了三十六個戲班,(據查,不只此數),其中:廣西三十三個班(田林縣的舊州、板堅、弄合、南合、平塘、六池、六下、那比、八麻、弄瓦、八渡、弄潭、八桂、八江、者利、樂里、平中、百達、啟華、平些、平六、八車;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岩茶、冷水、渭洛、南角;百色縣的長平、百崗、者架)。貴州三個班(先教
冊亨縣的乃言、八達、央候,後順江而上,教到團峰、者龍、板萬、板壩等劇班。)光緒十六年(1890),曾到雲南富寧教戲。民國三年,在
百色縣者架屯教戲完畢,返家途中,在八江屯病故。他對土戲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成為北路壯劇發展史的
第三個里程碑。
老師
老師(樊梨花):黃福祥(1896—1964),男,生於田林縣
八桂瑤族鄉平六屯,黃永貴第三子,是北路壯劇的一代名師。
他自小跟其父學戲,又進了三次武術班學拳術,受過本地武術師、德保武術師、貴州武術師的傳授,十五歲開始繼承父業,十六歲跟父親繪製戲服,正式登台演出。由於功底深厚,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既繼承前人的技藝,又創造了新的程式,是最能掌握土戲藝術規律的傳渡師。
他演過滿腹韜略、重情篤義、善良機敏的《儂智高》。演過瀟灑儒雅的《卜牙歌》,這些人物,演來個性鮮明,形象生動,尤擅長武旦。他的武打變化多端,三人跳台,白手取刀,雙刀取棍,刀對刀,槍對槍,三打一,一打四等都嫻熟自如,他演過的
花木蘭、
穆桂英、
樊梨花、
楊金花,不論文場武功,都很精湛,因而被民眾譽為“樊梨花”。
他集前人之長於一身,創作出鮮明的藝術特色。他的表演細膩、傳神、健美,特彆強調藝術美,動作花俏,多變化,他的花扇動作,剛柔相濟,活潑靈巧,一舉一動有規矩,運用腕功很有功力;
旦角的正反手扇法,旋轉甩手,
生角的胸前轉扇,風味別具一格。出扇轉扇,使人目不暇接。他的唱腔,多屬淳樸,同是唱“正調”,但他能根據不同情節,把傳統唱腔略加改動,表達出人物的思想感情,效果顯著。年輕時,嗓音清甜柔美,行腔婉轉纏綿,注重以聲傳情,有些唱腔,聽來耳熟,經過他的潤色,就顯得嫵媚清新,聽者總感到腔腔皆美。
除了鑽研表演藝術外,在舞美和伴奏方面亦不斷革新,他每到一地方教戲,都從節省開支出發,為當地戲班繪製戲服;戲教好了,便能穿上戲服登台演出。他中年曾到南寧參加美術比賽,榮獲“龍鳳高名”之稱。土戲的主要伴奏樂器——馬骨胡,原來奏的是半反線,他為了加強表現力,改為大反線(叫“全反”)伴奏,引人入勝,在唱腔上,他也不在原地踏步,創作出“正調慢板”、“丑角調”等唱腔。
他一生獻身於壯劇事業,先後在田林縣的平六、樂里、舊州、百文、啟華、百達、八渡、八車、者徠、六丹、八修、汪屯、洞堅、洞弄、百逢、冷屯、小覽、者雲、門屯。百色縣的者架,雲南省富寧縣的那良、燈河、平這等地教出二十多個戲班。民國三年冬,他到舊州組織“螺陽劇社”,組織女演員參加演出,集名角於一台。共同切磋琢磨,在台下鑽研,以台上實踐。兩個多月時間,排練出《二下南唐》、《
三下南唐》、《仁宗不認母》、《包公怒斬武王叔》、《六國封將》等劇目,民國四年春,經由隆林縣前往貴州演出。到隆林縣的沙梨時,和當地戲班黃庭忠等合班演,後到貴州的巴結、央壩等地巡迴演出。民國五年,黃福祥和其兄黃福興,應邀到雲南省富寧縣的那吉、燈河兩村教戲。傳過的聲腔有“過場”、“梳妝”、“正調”、“卜牙”、“喊板”。劇目有《
三娘教子》、《瞞官上任》《
二度梅》等,聲譽卓著。
他帶過不少徒弟,比較出名的是盧福海和閉克堅。盧福海(八渡人),男,專演旦角。閉克堅(利周人,後到凌雲縣那巴屯上門),男,生、旦、淨、醜不擋。他鼓勵閉克堅為土戲作畢生努力。把手抄的三十六個劇本交給閉,另有他父親所傳的《台符》和《太平春》。“文革”中,三十六個劇本被搜出燒毀,現存只有《太平春》、《台符》和劇本《儂智高》。
解放後,他仍矢志傳戲,參加過歷屆文藝會演。一九五五年,主編《鯉魚姑娘》,獲縣會演獎。後與韋葦改編《百鳥衣》,參加在南寧舉行的
桂西壯族自治州文藝會演,獲優秀節目獎。一九五六年到右江壯劇團任藝術指導。一九五七年出席在
德保召開的壯劇座談會。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回田林任縣文藝學校教師。其間,編出現代劇目《甘明亮》,參加地區業餘文藝會演,取得成功。當時,《右江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熱情讚揚,還發了編民黃福祥的採訪記。一九六三年,他雖年屆晚年,但他的馬骨胡獨奏,響徹了地區禮堂,榮獲“民樂特等獎”。
他為北路壯劇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民眾稱他為“教師和老師”。一九六四年十月,這位一代名師與世長辭。
繼師
繼師:黃芳聲,男,1925年生於田林縣八桂瑤族鄉平六屯,系第八代藝師黃福祥之子,第七代藝師黃永貴之孫。在北路壯劇十代藝師中,有“三代藝師出一家”的傳奇,說的就是他們一家三代傳人。
現年81高齡的黃芳聲,在1946年即21歲時才真正開始跟隨父親學藝。由於平時耳濡目染,當年學戲就直接能登台表演,除小生和小旦外,戲中的其他角色都能扮演,特別善長扮演丑角和店主。當時,除了在本屯演出,還到過本鄉的八桂、花園、板圖、嶺屯、小覽(現
六隆鎮當時地屬八桂鄉)及
潞城鄉的弄讀等地獻藝。48-49年間因匪亂,學藝斷斷續續。解放後的49-55年間擔任八桂村的農會代表、村長、文教委員及會計等職務。55—62年到田林百貨公司工作,在縣城工作的這段時間沒有辦法參加劇團的活動。62年回鄉後至73年,先後擔任村文書和黨支書職務。期間組織並參加劇團的排練、演出活動。改革開放後,80年代初,他親自組建成立新劇團並開始傳藝,能教文戲、武戲和樂器,並能繪製服裝、道具等,先後到過本鄉的八母、供央、小覽、嶺屯等地傳教,連續兩年到雲南省的那少授藝,每次都有半年之久。
由於學藝時間較晚,再加上後來的匪亂及文革等原因,學藝停停斷斷,所以祖輩及父輩的很多技藝沒有學到。父親原來留存有祖輩保留下來的劇本100多出,因家中失火全部被燒毀,後來父親創編的幾十個劇目又送給了同行,因此他排演的劇目都是購買故事書移植編寫,編有《田子金》、《觀音堂會母》、《女賣男》、《一枝花》、《三妻兩狀元》、《三顆夜明珠》等約十五、十六出劇目。
雖然他一生學戲較晚,技藝也不算高深,但在教戲過程中,還是比較順利,沒有碰上多大困難,而且他能傳承和不斷弘揚民族文化藝術,曾獲得嶺屯業餘劇團贈送題有“百花齊放,百花爭鳴”的榮譽錦旗,技藝得到民眾認可,被授予第九代藝師——“繼師”名銜。
新師
新師:
閉克堅,男,
利周瑤族鄉百達村人,生於1938年。1957年上門到
凌雲縣朝里村那巴屯。他自幼熱愛壯劇,8歲跟父親學拉葫蘆胡,9歲登台伴奏,10歲學表演,12歲拜黃福祥為師學藝。1953年至1954年間,黃福祥應邀到田林縣文化館教戲,排練《百鳥衣》。閉克堅當時讀國中,晚間經常跑來學戲。1963年,黃福祥老師因病在
百色地區醫院留醫,他多次前往探望,老師深為感激,便將隨身帶的三十六個劇本贈送給他。其中有康熙二十年編立的平調唱部《太平春》和《台符》。
為了繼承北路壯劇的藝術遺產,除了向黃福祥老師學藝,還自費到田林縣舊州、八桂、八渡、定安、板桃;隆林縣的沙梨、者浪和
西林縣的那勞等劇團拜訪老藝人,學到了不少劇目和表演藝術,並掌握了歷代藝師的傳承歷史,為研究北路壯劇源流提供了可靠材料。
他能編、能導、能唱、能跳、能演、能拉。生、旦、武、醜樣樣精通。由於在藝術上有一定成就,1960年,閉克堅被右江壯劇團吸收為演員兼樂手。後來,黃福祥老師知悉後,考慮到壯劇沒有繼承人,要求他回鄉傳授壯劇,於是,閉克堅毫不猶豫地辭別了右江壯劇團,回田林專心演戲教戲。
閉克堅專心研究和發展了不少壯劇音樂。北路壯劇原來只有九個唱腔。即大過場、梳妝調、正調、殺雞調、卜牙調、八仙調、升堂調、喊板、怒板等。曲調比較單一。閉克堅就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把正調原來的一種唱法增加了正調連板、正調中板、正調反板、正調高板、正調慢板等。在間奏音樂方面,新編了夜摸調、二過場(冷台調)。舞蹈音樂方面創編了採花調、十二月花調、太平歌、姐妹樂、牡丹調、慶新年、敬酒歌、喜調、樂調等。由傳統的9個曲調增加到三十六個。使北路壯劇音樂更加豐富,文有文板,武有武腔,樂有樂曲,哀有哀調。加強了舞台氣氛和藝術感染力。
北路壯劇的劇目雖然很多,但在十年浩劫中大量被劫洗和燒毀。留存劇目少得可憐。因此,根據口頭流傳,閉克堅逐個回憶,重新編寫,規範本子。方便演員背台詞登台表演,改變了靠幕後提詞的“
雙簧戲”習慣,劇本質量大為提高,舞台藝術更加完善。
多年來,閉克堅創作和改編了《海蚌姑娘》、《田子金》、《雙釘記》、《花園定婚》、《白美蓮》等三十多個劇目,為北路壯劇劇目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幾十年來,閉克堅為了傳教北路壯劇,歷盡千辛,不惜勞苦,長年奔波在鄉村的羊腸小道,傳教壯劇。先後為田林的愛善、百達;百色的塘興、汪旬;雲南省的常社;貴州省的央壩等三省地傳受壯劇達33個劇團。各地劇團贈 送旗匾很多。雲南省常社劇團贈送的錦旗寫到:“桂地香花,初放於滇”,貴州省央壩贈送的錦旗題字為“藝海耕耘,桃李芬芳”。
在閉克堅的從藝生涯中,歷盡艱辛磨難。文革時期,壯劇被當作“
四舊”禁演。1968年閉克堅被貫以“四舊頭目”,被抓去批鬥,還被拳打腳踢,遍體鱗傷。押送到凌雲縣城關押兩個多月。在監獄裡他還念念不忘壯劇,每天都要哼上幾句。
由於閉克堅對北路壯劇有突出貢獻,民眾都公認他為第十代新師。2006年,閉克堅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政府支持
儘管北路壯劇是壯族人民創造的一種戲曲形式,是祖國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是
壯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近年來,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文明對傳統文化的不斷侵蝕,包括北路壯劇在內的中國各族傳統文化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衝擊。
餘韻悠遠的
馬骨胡,明朗的正調唱腔……過去,這些本在壯文化中名聲響亮的北路壯劇文化瑰寶,在現代文明的衝擊下逐漸被人淡忘。在北路壯劇的故鄉
田林縣,北路壯劇的傳承和發展問題,已經是擺在眼前的緊迫大事。
“發掘、搶救、保護北路壯劇,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田林縣委副書記、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現場總指揮李明誠說,發掘、搶救、保護北路壯劇的價值主要有兩點:一是北路壯劇的學術價值。在全國的戲曲劇種中,因壯劇起步較晚和語言等諸多原因,在全國尚未產生較大影響。但北路壯劇的豐富內容和基本特徵及其傳承歷史,在中華
民族文藝百花園中實屬罕見,有著廣泛的學術研究價值。因此作為壯族文化縮影的北路壯劇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帶動和促進整個壯族地區壯劇的弘揚與發展,並對豐富和完善中國戲曲史、世界戲曲史都將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二是北路壯劇的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北路壯劇,對壯族地區乃至全區的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素質,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為使這一
民族文化遺產得到繼承、發展,田林縣採取有力措施對其進行挖掘和保護。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北路壯劇的生存現狀與未來發展,指示由縣文化部門牽頭,派出人員深入各鄉鎮進行調研,收集劇目整理並建立檔案,做好民間壯劇團的登記管理工作。縣文化館派出工作人員經常下鄉輔導民間壯劇團,讓農民演員直接受訓。同時,撥出資金建戲台、搞創作,為壯劇表演提供廣闊舞台。如2002年至2003年縣政府分別劃撥8萬元排練壯劇精品劇目《九品官辦宴》,並在全國獲金獎;2005年,縣政府劃撥專款6萬元用於普查保護北路壯劇,並決定修建壯劇多功能廣場舞台。
2004年,田林縣召開“保護民族民間藝術”,打造“北路壯劇之鄉”文化品牌會議,邀請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研究院專家光臨指導,印發檔案下發各鄉鎮,明確將北路壯劇作為田林縣特色文化重點,要求全力進行保護、弘揚;
2005年,田林縣下文將北路壯劇保護列入“十一五”規劃,並以政府名譽撰寫申報項目報告;
2006年,廣西北路壯劇被列入首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田林縣委、縣人民政府更是將北路壯劇的保護與傳承工作提到具體的日程階段。建立“文化戰略上定向、發展藍圖中定位、工作決策時定項、領導班子內定人、幹部職責上定責、資金投入上定額”的工作機制。同時,積極開展傳統北路壯劇藝術的傳授輔導工作,發現和培養優秀壯劇藝術人才,進而推動農村業餘壯劇團的恢復和發展。
2007年2月,為弘揚民族文化藝術,宣傳推介北路壯劇,田林縣組織一台原汁原味的傳統北路壯劇在廣西文物苑隆重上演,為廣西人民送上了一場精彩的民族文化大餐。同年4月,田林縣舉辦盛大的
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掛牌成立“田林縣壯路北劇藝術學校”,聘請北路壯劇傳人
閉克堅為學校名譽校長,由資深壯劇藝師擔任老師,不斷培養新的壯劇演員和樂手,從根本上解決新形勢下北路壯劇的生存和傳承難的問題。
“北路壯劇的故鄉田林縣正在成為北路壯劇傳承與發展的楷模基地,北路壯劇文化也將成為田林縣的一張不可多得的文化名片。”這是參加廣西北路壯劇文化藝術節的外地媒體記者的評價。
社會影響
壯劇是壯家人的“根”,外來劇再好聽,也代替不了家鄉的土戲。在田林當地,演壯劇、看壯劇是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食糧”。據介紹,在民間每逢婚嫁喜慶、節日
歌圩,北路壯劇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旦哪個村子請來戲班,方圓幾十里的民眾都扶老攜幼、翻山越嶺地趕來看戲。大戲一唱就是幾天幾夜,就算是下大雨,往檯面上撒上谷糠還繼續唱。如果有
小生唱得特別出彩,就會成為姑娘們追逐的對象,她們會把精心製作的布鞋、手帕、頭巾等送上台去。當然,如果
小旦的表演引人入勝,那么小伙子們也會把手飾、頭飾等送上台來。那場面,與城市裡“冬粉”們追星的場面相差無幾。更開心、最熱鬧的莫過於演員們剛入村時,村民們自發而來的“搶演員”。自古以來,哪家搶到的演員越多,哪家就越感榮幸,如果沒有搶到一個演員,那家人就會吃不好飯睡不著覺。
北路壯劇是壯
民族斷不了的文化魂,這話一點不假。南國早報記者孫鵬遠、李嵐在田林街頭就看到了這樣一個場面:街邊的一個涼亭里,一個中年人正在放影碟,看畫面,服裝製作都很簡陋,就是幾個民間藝不加妝扮地自拉自唱。但當時很多民眾圍著電視機或坐或蹲,有的看起來剛趕完集,身邊還放著空菜筐,靠在柱子上抽著煙,聽得甚是沉醉。放影碟的中年人告訴孫鵬遠和李嵐,節目是他自己用DV錄製的,演出的也不是專業演員。雖說影碟的效果一般,壯劇的唱腔一響,馬上就有人呼啦啦地圍過來,“老百姓聽的就是這個味道”。當時,兩位記者用一個詞對壯家人沉醉北路壯劇的現象進行了描述,那就是“痴迷”。
田林北路壯劇早已名聲在外。近年來,每年的壯劇藝術節都是田林民間文化展示與交融的盛會。田林縣因壯劇的廣泛普及和影響力,被自治區文聯授予“廣西特色文藝之鄉(壯劇)”稱號。2016年,反映壯瑤民族團結的壯劇《祭瑤娘》獲得
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扶持。該劇2017年9月在廣西首府南寧公演,標誌著田林北路壯劇開始走出深山,在更高級別的戲台上展示了自己的魅力。
田林北路壯劇的發展與繁榮,有力地推動了地方民族文化項目的發展。繼北路壯劇之後,
田林瑤族銅鼓舞也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田林縣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2個,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9個。在繼承和發展壯劇藝術、弘揚民族文化方面,田林縣的許多做法和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