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經濟開發區(北海新區)

北海經濟開發區(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

北海新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濱州北海新區位於山東省陸地最北部、渤海灣西南岸,海岸線180公里,總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4.6萬,是全國沿海人均土地最多的地區之一,處於黃河三角洲腹地,系京津冀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連線地帶,是環渤海經濟圈與濟南都市圈的交匯點。距天津濱海新區80海里,與河北曹妃甸海上直線距離90海里,是濟南都市圈的海上門戶,是集聚生產要素、吸引各方投資、加快開放開發的重要經濟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海經濟開發區
  • 別名:北海新區
  • 行政區類別:省級經濟開發區
  • 所屬地區山東濱州
  • 下轄地區:馬山子鎮2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北海新區北海大街1號
  • 電話區號:0543(濱州通用)
  • 郵政區碼:251907(馬山子鎮)
  • 地理位置:濱州市北端,渤海灣南岸
  • 面積:規劃面積1500平方公里
  • 人口:4.6萬
  • 方言:濱州方言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魯M(濱州通用)
發展優勢,政策支持,區位優勢,自然資源,交通條件,產業基礎,配套設施,氣候條件,氣溫,降水,風況,歷史文化,交通體系,防潮大堤,道路設施,建設布局,區域綜述,發展思路,發展策略,功能定位,產業重點和方向,優惠政策,財稅政策,土地政策,

發展優勢

政策支持

北海經濟開發區是國家戰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規劃建設的四大臨港產業區之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的最近出海通道,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地區。2014年,山東省濱州市委、市政府更是把北海經濟開發區開發建設作為了“再造一個新濱州”的重要支撐點,舉全市之力推進北海經濟社會發展。

區位優勢

地處環渤海中心地帶,北靠京津,南接山東,與膠東半島、遼東半島隔海相望,陸上距北京、天津不足300公里,是黃三角地區對接京津冀地區的最近沿海區域,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深入實施,北海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勢、地緣優勢和產業對接優勢,將會得到更加充分地發揮和擴展。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區域內土地多為未利用荒鹼地、近海灘涂和鹽田,地廣人稀,未利用地集中連片,易於布局大型項目。目前,北海經濟開發區控制區域內擁有可直接利用的建設用地12萬畝,適於開發建設的未利用地15萬畝,且土地地勢平坦、成方連片,是中國沿海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塊面積大、人口少,可用做工業項目發展和產業園區建設的“黃金寶地”。
礦產資源:產業區礦產資源主要有滷水、石油、天然氣、地熱,滷水礦化度高達104.4g。
旅遊資源:北部沿海有貝砂島88個,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濕地水、洲縱橫交錯,蘆盪深幽,百鳥翔集,野趣盎然,是人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淡水資源:主要是引蓄黃河水和攔蓄入海河流淡水。小開河引黃渠通達區內,能夠為產業區提高充足的工業和生活用水。
風力資源:濱州沿海為蒙古風和太平洋氣流的必經之路,是全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風力發電年有效時數為2300小時。
港口資源:區域內濱州港2010年被交通運輸部批准為地區性重要港口,是山東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內的唯一海港,規劃吞吐能力1億噸。2015年6月,2個3萬噸級的散雜泊位已投運,正在開展10萬噸深水航道的前期工作,並將利用廣闊的臨港腹地,打造以臨港工業為保障的“第五代港口”。
漁業資源:全區已開發水產養殖面積29萬畝,養殖從業人員達到2000人左右,年產量5萬多噸,水產養殖年實現產值2.7億元,特別是對蝦、梭子蟹、鱸魚、梭魚、毛蝦、沙蠶、豐年蟲、文蛤等名優特海產品資源豐富,並且育種有海參、南美白對蝦、日本對蝦、三疣梭子蟹、半滑舌鰨等,已成為京津塘地區的海鮮供應基地和育種基地。

交通條件

長深高速、濱德高速、榮烏高速、濟東高速、沿海高速等在區域穿過,G205、S311、S320、S237、S239、沿海高等級公路等國省幹線交匯貫穿,形成了高效的公路網路,與京津冀、濟青煙實現了高速互通。黃大鐵路德大鐵路和正在建設中的疏港鐵路在新區穿過或在附近經過,構成了人員、貨物流動的快速通道。高速鐵路。距離河北省德州高鐵車站180公里,距離濟南高鐵站250公里,三個小時內均能到達。濱州港的開發建設,為國際物流構築了低廉、便捷的海陸一體化的交通運輸體系。距離濟南國際機場200公里,距離北京首都機場300公里,且有高速公路相連,空運條件便利。

產業基礎

所屬濱州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冶金、化工、紡織、機械製造、糧油果蔬等為代表的優勢產業及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產業格局,擁有魏橋、西王、濱化、京博等世界五百強及納稅過億元的重點企業。世界五百強企業魏橋創業集團在北海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的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的以鋁基複合材料為主的新材料基地,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投產,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

配套設施

主幹路網框架搭建完成,排水、供熱、供氣等地下管線不斷完善。第一供熱中心建成投運,區域內實現了集中供熱。總庫容1500萬方的北海水庫一期工程實現正常供水運營,投資1.7億元的濱州港供水工程開閘放水。統籌城鄉共享發展成果,分別投資6000萬元完成了在全市率先完成了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硬化、美化和西部大通道建設工程,投資7200萬元的規劃了區垃圾處理廠。省級北海濕地公園開園運行,北海第一實驗學校、北海客運中心、社會服務中心、起步區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

氣候條件

氣溫

多年平均氣溫:13.1℃,年極端最高氣溫:38.9℃,年極端最低氣溫:-15.6℃。

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523.4mm,年最大降水量:698.5mm(出現於1977年7月),降水多集中在7、8兩月,尤其8月份最多,7、8兩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59.4%。

風況

區內常風向為SW(西南)向,頻率為11.37%,次常風向為E和ENE向,頻率分別為8.88%和6.91%。

歷史文化

20世紀初,“現代中國之父”孫中山為貧窮落後的中國構建了一個通過實業救國的東方大國之夢,為國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遺產《建國方略》。在實業計畫中,四通八達的港口、鐵路等方面的建設,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大動脈。孫中山規劃建設31個港口,其中黃河港即為現在的濱州港

交通體系

防潮大堤

無棣霑化兩縣已建成防潮大堤總長275.8公里,其中臨海防潮堤62公里,臨河防潮堤201.8公里。防潮大堤的建設使北部沿海地區的20萬畝農田、126村12萬人口、7萬畝蝦場、25萬畝鹽場、24萬畝濕地、400多口油井得到有效保護。防潮大堤是一項集防潮、交通、國防安全、生態開發、旅遊、航海碼頭建設於一體的綜合性工程,為沿海經濟開發構築了堅固屏障,保證了北海新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安全。

道路設施

北海新區道路基礎設施呈現為四橫三縱網狀結構,其中東西向幹道四條(榮烏高速公路、S320新海路、S311海港路、S312濱孤路),南北向幹道3條(長深高速公路、S239大濟路、S237濱港路)。北海新區主要通過長深高速和S320新海路與河北省相連,通過S239大濟路接205國道與德州市相連,通過榮烏高速和S312濱孤路與東營市相連,通過其他省道與濱州市其它區縣相連。區域內徒駭河、套爾河等河流都具有較好的通航條件,砂石等礦建材料及雜貨可用小船溯河上達港口疏運。濱州大高通用航空城飛機跑道達到4C級標準,航空物流業已經正式開通。同時,正在加快疏港橋樑建設,重點推進套爾河大橋建設工作,加快東西港區連線步伐。

建設布局

根據總體思路和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先行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藍色經濟集聚區”的發展定位,北海新區發揮臨海臨港優勢確定了“一港、一城、一帶、十區”的空間布局,“一港”,即以濱州港為發展龍頭,充分發揮港口作用,發展海洋運輸業和倉儲業;“一城”,即生態城,在北部沿海布局,做為行政、文化、生活服務區,重點發展房地產、商貿、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現代服務業;“一帶”,即沿海生態防護林帶;“十區”,即貝殼堤生態濕地保護區、魯北循環經濟示範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現代畜牧業示範區、臨港產業園區、臨港物流區、淺海灘涂開發和健康養殖區、現代漁港經濟區、休閒觀光旅遊區、新能源科技研發示範區等十大專業園區。

區域綜述

發展思路

“十二五”期間,北海新區發展的總體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搶抓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開發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突出高效生態主題,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堅持重點突破與整體推進並舉,按照“科學規劃、分步實施,項目帶動、多元開發,塊狀隆起、集約發展”的工作方針,強化規劃引領、完善基礎設施、最佳化產業結構、突出改革創新,深入實施“以港興區、基礎立區、產業富區、環境活區、生態建區”五大戰略,力爭一年搭框架、三年大變樣、五年上水平,努力打造黃河三角洲區域和環渤海地區新的經濟成長極,及早建成經濟繁榮、環境優美、生活富裕的國家級高效生態經濟區。

發展策略

根據北海新區的產業發展現狀、發展方向,招商引資應實現“兩步走”戰略。第一階段,到2010年,按照“非禁即準”的原則,以優惠政策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為支撐,鼓勵跨國公司和境內外民營經濟參與北海新區發展,實施“廣招商”戰略。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進入的行業和領域外,允許入區項目自主選擇經營項目和經營方式。結合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充分利用北海新區擁有大量鹽鹼地的優勢,積極支持現有優勢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大力吸引成本敏感型企業的入駐,特別是濱州市內、濟南都市圈內、山東省內、環渤海灣地區及日韓企業。第二階段,2010年後,按照“綠色招商”的發展理念,以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適宜創業、創新發展的政策環境為支持,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知名企業到北海新區建立分部,實施“招大商”和“深招商”戰略。堅持專業化招商方向,注重招商引資與鼓勵經濟成長方式轉變、走新興工業化道路結合起來,與改造完善產業鏈、最佳化提升產業集群、增強產業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將產業集群的核心企業、產業鏈的關鍵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藉此帶動大量配套企業、關聯項目的群體跟進。

功能定位

立足資源、區位優勢,著眼於發展高效生態經濟和藍色經濟,北海新區的發展定位是: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先行區、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環渤海地區物流中心、藍色經濟集聚區。

產業重點和方向

一是綠色化工。加快發展海洋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農用化工;二是臨港工業。重點發展冶金、高效燃煤發電、石油化工、糧油加工等以大進大出為特徵的工業;三是臨港物流業。主要做好礦石、液體化工、煤炭、糧油、建材的運輸、儲存和配送。四是先進制造業。著力發展生物產業、新材料、電子信息、設備及零部件製造業;五是現代服務業。突出發展海洋運輸、物流、旅遊、金融、房地產、文化科技、中介服務;六是現代漁業和鹽業。提升發展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水產品精深加工和貿易,將海水養殖和製鹽相結合,穩定原鹽產量;七是新能源。積極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潮汐能。

優惠政策

財稅政策

投資新建項目,市級以上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有幅度規定的,均按規定的下限徵收。新辦工業企業,根據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和稅收貢獻大小,由新區財政給予一定比例的獎勵。

土地政策

根據國家有關土地政策,新區土地招拍掛價格為4.5萬元每畝(含辦理土地手續過程中的各種收費)。對固定資產投資額特別巨大或年納稅額1000萬以上的企業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實行土地專供。屬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新技術項目,在獲得省級以上主管部門(含省級)認定後,每畝土地再給予上述政策相應地價20%的優惠。按山東省人民政府要求,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必須在每畝100萬元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