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北海七佛塔苑座東朝西,玉帶山環抱,面對
日月湖,藏風聚水。
建築群在風格上採用寺觀建築與
園林建築相結合的手法,莊嚴肅 穆中蘊含勃發生氣,主要建築有七佛塔、習習山莊、中天花園、名人苑等。
七佛塔踞於華岩寺最高處,塔高31米,共七層,神聖而壯觀,每層供奉莊嚴
佛像一尊,塔平台下為往生殿。習習山莊位於七佛塔、華岩寺大雄寶殿的後方,為四樓一底的仿明清
建築,灰色青瓦屋頂,褚紅的檐柱與仿漢白玉的圍欄相映襯,掩映在湖光山色、碧波萬頃的楠木林中,恰似一座典雅的豪華
別墅。
塔亭的八角形
琉璃屋脊承托著一座覆缽式鎏金小塔,它由
琉璃磚砌成八角形須彌座,座上為覆缽式
塔身,塔身兩側設有垂珥,
塔身上部為
塔剎,
塔剎由華蓋和寶珠構成。
景觀
北海七佛塔對映著湍流的河水,七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態逼真的
佛頭、
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龜城山三山聯襟構成。
仔細觀察
佛頭,就是整座烏龍山,其山石、翠竹、亭閣、
寺廟,加上山徑與綠蔭,分別呈現為七佛的卷捲髮鬢、飽滿的前額、長長的
睫毛、平直的鼻樑、微啟的雙唇、剛毅的下頜,看上去栩栩如生。詳視
佛身,那是巍巍的凌雲山,有九峰相連,宛如巨佛寬厚的
胸脯,渾圓的腰脊,健美的腿胯。遠眺佛足,實際上是蒼茫的龜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峰恰似巨佛翹起的腳板,好似頂天立地的擎天柱,顯示著七佛的無窮神力。
總觀全佛和諧自然,勻稱壯碩的
身體,凝重肅穆的神態,
眉目傳神,慈祥安然,令人驚詫不已。七佛長達4000餘米,堪稱奇絕。
設計結構
北海七佛塔由
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它既不同於漢族傳統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於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我國的喇嘛塔( 瓶型塔),可謂自成一體,別具一格。
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剎秀峰附近,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
台基、
塔身、
塔剎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門,門高2.1米,闊0.72米,正面額上刻有“古塔重興”四個大字,東西兩面均刻有“阿彌陀佛”四字。
北海七佛塔,塔門兩側鐫有楹聯一副,上聯是“造塔功德願眾生”,下聯為“發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圓形井壁,上小下寬。底部直徑2.14米,頂部直徑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設有0.74米高的須彌座。須彌座正中束腰處有修塔題記:“澄覺精舍記”字樣,為考證建造年代提供了線索,左側刻有“吳門
石匠吳德謙昆仲造”,右側刻“院道者志園同共斡緣”,上梟部飾有“惹草如意頭飾”。須彌座上環築十層武康石塊,並刻滿一排排浮雕小
佛像。
佛像高4.5厘米,寬3.5厘米,僅
雞蛋大小,一個個衣冠清晰,五官可辨,結跏趺坐在蓮座上。
這些小
佛像每排平均有180尊,共60排,計10800尊,“七佛塔”名稱由此而來。正對塔門有一尊高約30厘米,寬20厘米的
佛像,它雖不算在,但在這裡卻是群龍之首,此像為
佛祖釋迦牟尼,以示萬佛端坐恭聽佛祖在講經說法。
塔剎是一個石雕葫蘆狀花瓶,寶珠結頂,下設覆蓮、相輪和四角起翹的
佛龕,佛龕四周的壼門各鐫刻一尊坐佛,安放在由八層寬窄不等的石塊所組成的剎台上。據說,元代大
書法家、
湖州刺史趙孟頫見了這些
佛像後讚不絕口,欣然揮筆題寫“七佛塔”。
七佛的形成
北海七佛塔中的七佛景觀是怎么形成的呢?這是留給世人的一謎。現在有一種推斷:據《史記·河渠書》記載:“蜀守冰鑿離堆,辟沫水之害。”“冰”即李冰,都江堰的創建者,“ 離堆”就是烏尤山。北海七佛塔,那么,在2100多年前
古人就鑿開麻浩河,造就了七佛的頭。
唐代僧人惠淨為烏尤寺立下法規:任何人不得隨意挪動和砍伐烏尤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樹,代代僧眾都視此為神聖不可違犯之法規。因而才保證烏尤山林木繁茂,四季常青,使“
佛頭”千年完美無損。但據研究七佛塔
文化和文物部門的專家們介紹,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和聽說關於萬佛的
文字記載和民間傳說。
那么,七佛是純屬山形
地貌的巧合嗎?為何佛體全身,人工的刀跡斧痕比比皆是呢?為什麼1200多年前,
唐代開元年間的海通
法師劈山雕鑿七佛,偏偏選中了凌雲
山西壁的棲鸞峰,並雕在巨佛心胸處呢?再有“福全門”之謎也費人心思,要看到楚楚動人的萬
佛身影,其最佳位置只有“福全門”。其他任何一處觀賞的效果都不是最好,或者看上去身首異處;或是
佛頭不清;或是
佛身不全。是不是先人故隱玄機,以“福”喻“佛”,其寓意指唯在此處,才可觀賞到
七佛全身。
旅遊價值
北海七佛塔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者,對
北京的社會經濟、
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這裡學修
佛法或旅遊觀光者川流不息,已經接 待了
亞洲、
美洲、歐洲諸多國家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區學法者不計其數,
旅遊觀光者更是不計其數。宋公長老塔,這裡山清水秀,勝跡如林。唐宋
詩人王勃、杜甫、范成大及
清代文家李調元等皆留戀此地,為後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銅山遺址、南北古塔遠近聞名,萬柳逵龍、西江夜調等八大勝景。如今處處顯出迷人神韻;龍華山莊、繼光水庫、兩眉平湖、桃花仙境、更是景色醉人。古塔依山傍水:腳下,婉蜒綿長的凱
江水滔滔不絕地繞寺奔騰而去;背後,巍峨的
山頂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
特色
沿著186級兩米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華美麗盡收眼底,更兼山上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進入山門,寺 內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條寬18米,長400米的仿古大街直達白塔寺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
浮雕是由四條騰飛的金色巨龍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兩頭威猛的金色麒麟保護著巨大的金色法輪。法輪上方是斗大的“南無阿彌陀佛”八個紅色大字;法輪下方是釋海空上師篆寫的“如意輪金剛法祖庭”;法輪的左右各有兩個大字,一邊是“顯密”,一邊是“圓通”,標誌著該寺是一個顯密兼修的道場。照壁背面,
中央有個特大的“福”字,到這裡的男女老少,總忘不了閉著眼去觸摸“福”字,都希望從此五福臨門。
保護狀況
北海七佛塔歷900多年的風雨侵蝕、
地震戰火,至今仍保存完好,除其塔基牢固,結構謹嚴外,歷代不斷維修也是重要原因,特別是新
中國成立後,進行了系統的修繕和管理。1953 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74年至1981年,國家撥大量專款,調撥優質木材對塔進行全面搶修,使這座當今
世界上保護最完整、結構最奇巧,外形最壯觀的古代高層塔
建築煥然一新,巍然屹立。並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
藝術風格和高超的
建築技術,吸引著國內外遊客。從某種程度上講,已經成為北海公園的
標誌性建築之一。北海七佛塔與現代
建築藝術融合在一起,虛懷若谷,將北京千百萬年來的文明展示於
世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