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學派 植物生態學四大學派之一。 以瑞典的 Du.Rietz為代表,以注重群落分析為特點。 1935年與法瑞學派合流後,被稱為大陸學派。重要著作有Rietz(1921)的《近代社會學方法論基礎》。國際關係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 代表有約翰 加爾騰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歐學派
- 學派:植物生態學
- 代表:Du.Rietz
- 特點:注重群落分析
簡介,詳細內容,
簡介
約翰。加爾騰(1930—),是一位在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界頗負盛名的挪威學者,他積極倡導並竭力加以推廣的“和平研究”,以獨特的結構分析法,拓寬了人們對於和平、帝國主義和世界秩序等國際問題的理解與把握。
詳細內容
1、加爾騰基本的理論貢獻在於他多年的和平研究凝成的結構主義和平理論。加爾騰和平理論的特色植根於他對行為體社會觀和結構社會觀的明確區分。行為體社會觀主要關注國家之間的直接互動過程,結構社會觀更加重視國家間關係的本質特徵即結構。加爾騰的目標是想指出,西方的主流意識形態——自由主義的行為體社會觀存在的缺陷可以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為代表的其他意識形態的社會觀進行彌補。因次他是進行某種程度的綜合,從而達到更客觀、更全面地認識社會的目的。
2、加爾騰提出了帝國主義結構理論,認為帝國主義是一個純粹的國際關係概念,它的根源與生產關係沒有太大聯繫。國與國之間的帝國主義結構暴力關係根植於國與國之間的交往結構,這一交往結構限定了不同的國家所處的不同地位和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因而決定了邊緣國家受中心國家剝削的交往關係。帝國主義的特徵不僅表現在“中心”和“邊緣”的不同地位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關係上,還表現在這種不平等關係面對變革所展示出來的強大抗拒力上。加爾騰的主要宗旨是揭示支撐這一不平等關係的帝國主義結構,隨後開列打破該結構的戰略對策,為徹底消除不平等的中心—邊緣關係提供智力支持。
3、評價:第一,加爾騰的和平研究思路,把和平問題從避免戰爭的狹小關注點提升到尋求平等的相互關係的規範高度,為人們認識當代國際關係錯綜複雜的現象提供了一種新的綜合性視角;第二,加爾騰的和平研究意在衝破以美國為中心的自由主義傳統,觸及了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議題,又以反映全人類根本與長遠利益的積極的世界潮流和趨勢作為研究的價值指南,對中國學者有借鑑意義;第三,加爾騰的結構和平主義理論思路,如果不根據國際關係的新發展在具體內容和結構上予以重塑,也會顯示出時代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