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維亞模型

納維亞模型亦稱“北歐模型”。利用世界性通貨膨脹傳遞機制和部門結構來說明處於開放經濟中的小國失業與通貨膨脹並存現象的理論。由於這一理論的倡導者屬於瑞典學派 (亦稱北歐學派),而北歐又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所以,將這一理論稱作斯堪的納維亞模型。這個模型主要以瑞典作為研究對象,說明處於開放經濟中的小國失業與通貨膨脹的並存現象。

它認為,在開放型的小國中,主要存在開放經濟和非開放經濟兩大部門。開放經濟部門的通貨膨脹受世界性通貨膨脹的影響,開放部門的貨幣工資率 (或通貨膨脹率) 提高以後,由於工人的“公平心理”,迫使非開放部門向開放部門看齊,提高貨幣工資率 (通貨膨脹率),這樣一來,整個國家貨幣工資率的增長幅度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幅度,導致通貨膨脹的產生。對於失業現象的解釋,斯堪的納維亞模型將其歸結為結構方面的原因: (1) 由於技術的迅速發展,各部門、行業,地區發展不平衡,勞動力的供給適應不了多種複雜的情況,從而在某些部門,行業、地區出現失業。(2) 外籍工人不斷流入瑞典,填補職位的空缺,增加了勞動力的供給。(3)由於瑞典經濟制度的特殊性,勞工市場上工會力量強大,工資水平遠遠高於西歐的平均水平,這樣一來,就擴大了生產成本,削減了瑞典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從而增加了擴大就業的困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