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昆弋在民間

《北方昆弋在民間》是一篇來源於中國文化報的文章,主要講述了昆弋的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方昆弋在民間
  • 來源:中國文化報文章
  • 作者:陳華
  • 類型:戲曲
北方昆弋在民間
來源:中國文化報
明朝初年,誕生於江南的四大聲腔中的崑山腔、弋陽腔傳至北方,常常兩個劇種聯合演出,被稱為昆弋班。隨著時代的變遷,大雅之音淪落了,崑曲的傳承岌岌可危,然而,昆弋的戲班和票會,在河北農村還保持著一點點蹤跡。正是為了追尋這點珍貴的痕跡,我們來到了霸州王莊子鄉。
北方昆弋在民間
原來的河北農村,尤其是白洋淀一帶,各種農村的昆弋子弟會票會星羅棋布,文安、霸縣、高陽等地,每個村的農民都愛唱崑曲,而且採取的都是昆弋合演的形式,所謂“崑腔鑼鼓弋腔戲,昆弋兼長才算藝”這樣的說法如今還是流傳民間。在長期的傳播過程中,崑曲也一改南方水磨腔調的細膩婉轉,而變得有如黃鐘大呂,磅礴大氣,粗獷豪放,其中的大武生戲《棋盤會》、《興隆會》、《反五關》、《反西涼》、《三擋》、《倒旗》等戲,都是南昆所沒有的劇目。這一帶也誕生了不少名角,如郭蓬萊、郝振基等,甚至北方崑曲劇院建院的前輩大師韓世昌、白雲生、侯玉山等都是來自於河北農村,從農村的子弟會成長而來。
霸州王莊子鄉王圪噠村崑曲社是目前河北僅存的一家農村昆弋子弟會,還保留有崑曲劇目的演出。聽老人們說,這裡的崑曲來頭早了,那時候好多子弟們被招進宮裡學戲演戲,後來班子散了,就回來鄉下,把宮廷里的崑曲帶回了這裡,這已是一兩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村子裡的老人們有一些年輕時候曾跟隨北方昆弋著名武生邱惠亭、高森林、王樹雲、樊志清等前輩名演員學過藝,他們的老家都在王莊子,外頭年景好唱戲找得到飯吃,就出去唱戲,年頭不好就回家種地,順便教教學戲的子弟們。這個組織在王莊子叫“耕讀會”,一邊種地一邊讀書,讀書就是學戲文、唱崑曲。《琴挑》里的“懶畫眉”、《夜奔》里的“折桂令”,老人們隨口唱來,都是小時候學的。解放前他們演過全本的《九蓮燈》、《青石山》、《石秀探莊》、《棋盤會》、《金山寺》等大戲,“文革”的時候沉寂了十幾年,可是行頭和樂器卻都保留著。等到允許傳統戲演出了,王圪噠村馬上就恢復了老的崑曲演出,重新翻演了大戲《石秀探莊》和《青石山》。改革開放後,農村的子弟們紛紛進城打工,班子裡沒有了年輕的演員,隨著老人一個又一個地故去,好多珍貴的劇目尤其是高腔劇目開始失傳了,目前偶爾演出的也都是些七八十歲的老人,最年輕的也年逾五十了。
王圪噠的文武場面全有,吹嗩吶和海笛的老師傅們也都七八十了,看著黑瘦的,但是唱起來聲音都充沛軒昂,中氣十足。粗獷豪放是北方崑曲的特色,這裡保留的好多戲都是大武生戲,比如《三擋》、《倒旗》、《棋盤會》、《興隆會》、《反西涼》、《反五關》等戲,伴奏要用大篩鑼。王圪噠村還保留著大篩,這也是原來昆弋班在北方流傳的證明。將故宮珍本《奪錦標》曲譜與老人們還會演的《石秀探莊》的唱腔一一對過,分毫都不差,可見人家的傳承是有來歷的。王圪噠村的崑曲演出從改革開放後恢復以來一直沒有斷過,幾位老人有心把一些老的崑曲劇目重新恢復出來,可是沒有年輕人願意來繼承。現在他們村唱崑曲的最年輕的也已經有50歲了,行當也缺少,所以像《青石山》、《下河南》、《石秀探莊》等大戲,老人們雖有心要復排,短時間裡卻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如果能夠得到有關方面的扶植,應該可以再恢復整理出一些傳統劇目。
樊新民今年72歲,是當年在王府唱戲的樊志清的孫子,據說他們家好幾代都是唱弋腔的。他小時候跟著他爺爺的弋腔班子學唱,雖然有些戲目五十年不演了,但是現在也還能唱上幾段《雙合印》、《捉曹》、《擋曹》、《出關》、《一兩漆》等弋腔段子。他們家裡曾傳有24大本弋腔大戲曲譜,結果“文革”的時候全被紅衛兵燒毀了。范振華是這些老藝人中音樂修養最好的一個,文武場面笛子三弦笙樣樣拿得起,平時也喜歡舞文弄墨。上世紀70年代末恢復崑曲演出的時候,他辭掉了公社裡中學教師的職位,專心來到大隊的崑曲戲班子搞演奏、排戲,經他手記譜整理過幾十齣北方昆弋傳統折子戲。可是幾年後,大隊解散,戲班子也完了,范正華只好回家當了普通農民,原來記錄整理的譜子好多也都無處尋覓了……
崑山腔、弋陽腔都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其經典劇目和唱腔是活的歷史文獻,而弋陽腔作為後來形成的北方高腔,更有音樂學上的研究價值。半個世紀前還有老藝人能夠演出傳統劇目,而現在,想尋覓一個完整的劇目演出卻幾乎是不可能了。與王莊子老人們提起《山門》這戲,他們張口就唱道:“樹木槎枒,峰巒如畫。”然而沒有唱完,就笑了——幾十年不唱,都忘記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