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宗禪
- 別名:北禪、北宗
- 別名:佛教術語
- 對稱:南宗禪
佛教術語,又作北禪、北宗。為“南宗禪”之對稱。禪宗五祖弘忍之門下大通神秀,以弘法於北方,故稱北宗。五祖入寂後,神秀遷至江陵當陽山(湖北),力主漸悟之說,...
禪宗北宗是指主要活動在北方嵩洛地區以神秀為代表的禪宗派別。...... 北宗禪在“安史之亂”前曾達到鼎盛,有“嵩洛漸門盛行於秦洛”,“兩京之間皆宗神秀”之說...
《正統性的意欲:北宗禪之批判系譜》是2010年12月1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伯蘭特·佛爾(bernard faure)。...
念佛禪,即東山法門,它起源於道信,完成於弘忍。念佛禪自四祖道信禪師開始弘揚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傳承於禪宗北漸一脈。以神秀為代表的北宗禪學,忠實地繼承...
朝鮮禪宗,①以習禪為宗旨的朝鮮半島佛教宗派。最初將禪法傳入新羅的首推法朗。他將中國禪宗四祖道信的禪法傳與神(信)行。神行(704—779)入唐後,從北宗系志...
“禪”是“禪那”的略語,梵文作Dhyāna,巴利文作Jhāna,英文譯作Zen。自...弘忍的另一弟子神秀因示法偈不捨,北上開創北宗禪,主張“漸悟”,但門庭寂寞。...
我國南宗禪各派的總稱,又稱五派七流。即臨濟宗、曹洞宗、溈仰宗、雲門宗、法眼宗等五家,加上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派和楊岐派,合稱為七宗。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
韓國禪宗素有‘九山禪門’之稱,其開宗立派者大多於唐代時來華習禪,歸國後大...惠恭王之時,神行來唐,參謁志空,得證心印,返國後于丹城斷俗寺弘傳北宗禪...
簡單概括來說,嵩山少林寺在歷史上先後傳承過以跋陀為代表的小乘禪法,以達摩為代表的大乘禪法,以法如為代表的北宗禪法,以福裕為代表的曹洞禪法,以及宋、金...
佛教術語,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780~841)於其所著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之中,將禪宗諸派總分為息妄修心宗、泯絕無寄宗、直顯心性宗,...
全一卷。略稱北宗論。為唐代流行之北宗禪籍。作者不詳。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另有大英博物館所藏敦煌本(史坦因第二五八一號)。本書標題之下有‘大乘心...
著名弟子有二人,即後來的北宗神秀和南宗惠能,時稱『南能北秀』。禪宗全書內容簡介 編輯 《禪宗全書》所收內容分藏內禪籍和藏外禪籍兩類,所謂“藏內”,即系...
他早年又曾參訪南陽慧忠、道欽、荷澤門下的無名,還請益過北宗系的慧雲等,他受禪宗思想影響很大。為此他極力融會禪教,在《隨疏演義鈔》卷2敘述他的體會說:“...
北宗禪法多弘傳於北方貴族階層,南宗初行於嶺南一帶。後由慧能弟子神會於開元十八年(730)在洛陽定南北宗是非大會上,極力批評北宗禪為「師承是旁,法門是漸」,...
神秀(公元606~706)唐代高僧,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禪創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少習經史,博學多聞。...
本書於敦煌發現後,對研究北宗禪有急速之發展。此外,本書另一特色,即對於弘忍之付法一事,與一般所習知者(即‘壇經’等南宗禪所傳者)大異。本書謂,弘忍門...
神會北歸以後,看見北宗禪在北方已很盛行,於是提出南宗頓教優於北宗漸教的說法,並且指出達摩禪的真髓存於南宗的頓教。他認為北宗的“師承是傍,法門是漸”,...
又師事禪宗第六祖、北宗禪之祖大通禪師神秀的弟子華嚴寺普寂大師(651-739)。普寂,初從恆景學習法律,與鑒真同學。恆景,乃天台第五祖灌頂的弟子,從玉泉神秀。神秀...
相關文章“世人盡傳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禪師於南荊府當陽縣玉泉寺住持修行,慧能大師於韶州城東三十五里漕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北。...
四、法脈傳衍禪法東漸第3章 一宗分南北一、法統之爭二、南北分宗三、南北調和四、是非餘論第4章 創教北宗禪一、禪法淵源...
這是典型的北宗禪師參禪法。他們用猿來比喻散動不定的心。習靜就是要將這個心猿看好,叫它不亂動,進入禪定;有定生靜,了知佛性。...
全書一卷,相傳為漢傳佛教禪宗北派創始人神秀(606年-706年)以《華嚴經》為...本書系北宗禪之綱要書。全書依據《大乘起信論》、《維摩經》、《法華經》、...
唐代人封演在《封氏見聞錄》中記錄北宗禪習茶的情景“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1] ...
一卷。唐·荷澤神會著。全稱《荷澤大師顯宗記》。收在《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全唐文》卷九一六。據傳本書是作者在天寶四年(745),於滑台為北宗禪者攻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