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宅街道

北宅街道

北宅街道位於嶗山區北部, 華樓山東側,距區政府駐地14.85公里,東依王哥莊街道,南靠沙子口街道,西南與李滄區毗鄰,北部與城陽區夏莊街道接壤。全街道轄36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 ,共有8200戶,人口2.7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2‰。有朝鮮族、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10人,全鎮姓氏有王、李、孫、陳、臧、姜、蘇、楊等234個,其中王姓最多,占全街道姓氏的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宅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下轄地區:36個行政村
  • 地理位置: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西麓
  • 人口:2.76萬人
  • 海拔:100~1100米之間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2011年代碼,自然狀況,旅遊資源,地方特色,當地名人,李西山,王煥章,王景瑞,王學賢,

地理環境

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嶗山西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6°10′15″-36°16′,東經120°29′4″-120°36′。東依王哥莊街道,南靠沙子口街道,西南與李滄區毗鄰,北、西與城陽區夏莊街道接壤。最大橫距10千米,最大縱距為9.2千米,總面積為81.3平方千米,其中山嶺面積71.9平方千米,丘陵面積6.7平方千米。轄36個社區。域內峰巒突起,自東而西逐漸降低,海拔在100~1100米之間。

歷史沿革

西漢至南北朝屬不其縣。隋朝至元朝歸即墨縣管轄。明朝時屬鰲山衛。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衛所撤銷,域內36個村歸即墨縣仁化鄉管轄。1897年,仁化鄉劃為德國租界,北宅屬租界內李村區沙子口警察支署管理。1922年12月10日,膠澳歸還中國,北宅屬李村區。1935年劃為嶗西區。1945年日本投降後,南京政府接受青島,北宅歸屬之。1949年6月前,北宅屬嶗西區;6月,屬南海專署嶗西區行政辦事處第八區(烏衣巷區)。1950年嶗山改屬膠州專署,北宅隨之。1951年4月隨嶗山劃歸青島市。1953年屬嶗山郊區。1956年1月,分設孫家、北宅、鴻園、華陰四個鄉。1958年9月,由孫家、北宅、鴻園三個鄉建為嶗山區北宅公社。1961年3月屬嶗山縣。1980年2~4月由33個生產大隊劃為36個生產大隊,界域不變。1984年4月改設北宅鄉。1988年12月改設北宅鎮,屬嶗山區。1996年,面積80.2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轄溝崖、東陳、西陳、鴻園、北澗、峪夼、慕武石、上葛、下葛、周哥莊、北宅、五龍、七峪、五龍澗、北頭、書院、暉流、張家村、燕石、大嶗、南北嶺、孫家、臥龍、我樂、磅石、河東、雙石屋、觀嶗等36個行政村。1998年5月撤鎮改設街道。2004年8月,將36個行政村改為社區。

2011年代碼

370212004:~001 112溝崖社區 ~002 220東陳社區 ~003 220西陳社區 ~004 220洪園社區 ~005 220北澗社區 ~006 220峪夼社區 ~007 220慕武石社區 ~008 220上葛場社區 ~009 220下葛場社區 ~010 112周戈莊社區 ~011 111北宅科社區 ~012 112五龍社區 ~013 220七峪社區 ~014 220五龍澗社區 ~015 220華陽社區 ~016 220埠落社區 ~017 220棗行社區 ~018 220蘭家莊社區 ~019 220畢家社區 ~020 220涼泉社區 ~021 220東烏衣巷社區 ~022 220西烏衣巷社區 ~023 220北頭社區 ~024 220書院社區 ~025 220暉流社區 ~026 220張家社區 ~027 220燕石社區 ~028 220大嶗社區 ~029 220孫家社區 ~030 220臥龍社區 ~031 220我樂社區 ~032 220南北嶺社區 ~033 220磅石社區 ~034 220河東社區 ~035 220觀嶗社區 ~036 220雙石屋社區

自然狀況

北宅街道地處嶗山山脈主峰“巨峰”西麓,區內山丘環繞,叢林掩映,地勢東高西低。東西最大距離1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2公里,總面積81.3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71.9平方公里, 丘陵面積6.7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白沙河、張村河、五龍河、石門河、涼泉河等。嶗山水庫兩條主要匯水河流五龍河和涼泉河均發源於嶗山巨峰, 貫穿北宅30個行政村,流域面積為71平方公里,占水庫總流域面積的76%,入庫水量占總水量的80%,是青島市重要的水源保護區。

旅遊資源

北宅街道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優勢,著名的嶗山北九水及華樓宮風景名勝區就坐落在轄區內。景區秀水淙淙,林木森森,奇峰突兀,怪石嶙峋。靛缸灣、太子澗,幽邈神奇,幻景迭出;駱駝頭、劈石口,形態畢肖,啟人遐思;書院村、烏衣巷,華章綺文,風流猶存;大嶗堂、華陽屋,樹木育人,留韻千古……至於大嶗觀、華樓宮等道教勝地,更是千奇百怪,流傳著許許多多富有人情味的傳說,增添了超凡入化的人文景觀。所謂“九水明漪,岩瀑潮音,蔚竹鳴泉,華樓疊石”,正是北宅的一個恰如其分的寫照。從本街道生態旅遊休閒度假和北九水、華樓山二大景區的優勢出發,把旅遊三產擺在了街道經濟發展及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位置,大力發展了具有山區觀光旅遊特點的青島北宅櫻桃節、農家宴、民俗度假等特色項目;圍繞農業生產以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為目標,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使農業生產在高科技、高效益和產業化方面有了較大的發展。

地方特色

北宅街道有著豐富的物產和寶貴的資源。年產水果6000多噸。這裡的櫻桃聞名遐邇,是青島市的“櫻桃之鄉”。該街道畜牧業以奶山羊最為著名,是青島市的奶山羊基地。北宅的赭紅色花崗岩聞名中外,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優質純淨的礦泉水和拳頭菜、嶗山松蘑、嶗山參等山珍野味,更是現代人追求的極品。全街道獲得榮譽主要有:青島市市級文明單位,青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青島市市級安全街道,青島市信訪三無單位,青島市計畫生育宣傳教育先進單位,青島市科技科協先進單位,青島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等。

當地名人

李西山

(?~1954) 原名李修爽,曾用名李旦復、李昧夫、李玉培、姜尚文,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畢家村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任中國共產黨青島支部聯合幹事會幹事、 中共青島市委委員、宣傳部長。1929年初在濟南被捕。1937年1月獲釋回到嶗山,與失掉關係的黨員自動組織起來,堅持黨的活動。後來與山東大學“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取得聯繫,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建立中共畢家村黨支部,任宣傳委員。是年11月,中共青島市委在畢家村成立,李西山任宣傳部長。新中國建立後曾任郵電部物資計畫處處長等職。1954年病逝。

王煥章

(1909~2000) 曾用名王景文、王景禮、王允臣、王化之,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藍家莊人。1927年7月5日在青島市內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中共青島市委組織部幹事兼交通,中共中央交通科交通。1929年6月在濟南被捕入獄,1930年8月出獄。後任中共青島市四方區委書記、滄口區委書記,兼任山東省互濟會組織部長。1933年6月在青島第二次被國民黨逮捕, 先後關押在山東省高等法院看守所、濟南第一監獄和反省院,1937年1月獲釋出獄。抗日戰爭爆發後,歷任中共青島市委職工運動部長,中共河南省確山特委信陽縣直屬區委書記兼武裝部長,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秘書處財務科長兼總務科長,新四軍豫鄂邊區挺進總隊司令部科長,新四軍五師司令部科長、副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第二軍分區副處長。全國解放後歷任中南公安司令部第四公安幹校管理科長、基建辦公室主任,華中農學院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總務處長等職。2000年4月7日病逝。

王景瑞

(1905~2001) 曾用名王義成,青島市嶗山區北宅街道蘭家莊村人。1922年起在青島滄口鐘淵紗廠 (現國棉六廠) 做工。 1927年1月在青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至1929年,先後擔任中共青島市委職工運動部部長,青島市委書記,山東省委委員兼淄博特派員。 1929年7月在淄川被國民黨反動當局逮捕,解押濟南國民黨監獄坐牢5年,1934年7月因病保釋出獄。這期間,雖經過劫後滄桑的變化,但王景瑞同志時刻實踐著入黨時的宣言,沒有停止革命工作,他利用各種機會,傳播革命思想,培養教育青少年,朝思暮想尋找黨組織。1937年11月在畢家村成立中共青島市委,由陳振麓、 李西山、王景瑞、王煥章、李明海5人組成,王景瑞任組織部長。市委成員不是按部門分工,而是分片負責,集中力量發展抗日游擊隊。當時王景瑞分管西北方向楊家林、桃林、北疃、大北曲一帶。在郊區許多地方民眾已經發動起來之後,市委領導下的嶗山抗日游擊隊的活動中心和司令部設在埠落國小,成立了四個中隊。王景瑞分管第二中隊,即桃林、北疃、大北曲一帶。游擊隊組織起來後,缺乏武器,多次遭到國民黨武裝和地主武裝的襲擊。 1937年8月,東北軍五十一軍進駐青島,這時在中共東北軍工委書記項乃光同志的領導下建立了中共青島特支,因當時未能和中共山東省委取得聯繫,青島的黨組織由東北軍工委領導。1937年12月27日,日本侵略軍侵占濟南, 1938年1月10日,日本海軍在青島近郊山東頭登入,侵入青島市區,青島地區面臨著即將被日寇完全侵占的嚴重危險。在這種緊急情況下,中共東北軍工委決定:青島市委立即帶領嶗山人民抗日游擊隊向諸城轉移。隨後,王景瑞參加了東北軍五十七軍六六七團萬毅部隊新兵連, 之後轉到河南省工作。自1938年5月起,先後擔任中共河南省確山縣委書記,竹溝地委書記,汝南地委副書記、書記,信應地委委員兼信羅邊工委書記,鄂東第一地委委員兼紅安中心縣委書記,安麻中心縣委副書記,黃陂中心縣委財經局長,鄂東第一軍分區糧食局副局長。1946年起,先後擔任中共信羅邊縣委書記,汝(南) 正(陽)確(山)信(陽)工委書記。1949年2月後,歷任中原、中南和武漢市總工會勞保部部長,武漢市供銷合作總社主任,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推銷局代局長,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邯鄲市紡管局黨委副書記、書記,全國手工業合作總社小農具局長, 第二輕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1982年離休。2001年9月2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王學賢

北宅街道大嶗村人。1949年解放時,進入嶗山孫家國小學習。1954年考入青島十中國中。1957年考入青島一中高中部,1960年畢業。在青島一中,他是學校的活躍分子,口才很好。1960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留蘇預備部,畢業後當上了外交官。從職員、秘書、參贊做到總領事、大使和聯合國副代表,先後在英國、馬來西亞、美國和南非等國工作。後任中國駐阿富汗大使。
行政區劃 1949年6月前北宅屬嶗西區,6月設嶗山行政辦事處烏衣巷區。1956年1月,北宅地區設孫家、北宅、鴻園、華陰四個鄉。1958年9月,由孫家、北宅、鴻園三個鄉建為嶗山區北宅人民公社,1980年2~4月由33個生產大隊劃為36個生產大隊,界域不變。1984年4月撤人民公社設嶗山縣北宅鄉。1988年12月,撤鄉設嶗山區北宅鎮。1998年5月撤鎮設街道,轄36個行政村。2004年8月,36個行政村改為社區居民委員會:溝崖社區東陳社區西陳社區鴻園社區北澗社區峪夼社區慕武石社區上葛場社區下葛場社區周哥莊社區北宅科社區五龍社區七峪社區五龍澗社區華陽社區埠落社區棗行社區藍家莊社區畢家社區涼泉社區東烏衣巷社區西烏衣巷社區北頭社區書院社區暉流社區張家社區燕石社區大嶗社區孫家社區臥龍社區我樂社區南北嶺社區磅石社區河東社區觀嶗社區雙石屋社區
自然資源 北宅街道有豐富的物產和寶貴的資源,是嶗山區的果品和畜牧生產基地和青島市的“櫻桃之鄉”、奶山羊基地。一年四季瓜果不斷,年產水果6000多噸。北宅的赭紅色花崗岩聞名中外,遠銷東亞、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優質純淨的礦泉水和拳頭菜、嶗山松蘑等山珍野味,更是現代人追求的極品。
區位優勢 距青島火車站30公里,距青島港30公里,距青島國際機場20公里。北宅街道初步形成“南工業,中農業,北旅遊業”的一、二、三產發展格局,南部工業區毗鄰青島高科技工業園,基礎設施逐年完善,貫穿工業區的松嶺路(青島濱海公路),南接香港路和李沙路,交通便利,工業區擁300公頃土地可供投資開發。街道中部都市近郊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建有多處大中型飼養場。當地氣候土質適宜規模種植嶗山茶,名優水果及蔬菜。街道旅遊業較為發達,北九水自古為旅遊避暑勝地,華樓宮是嶗山著名道觀。一年一度的青島櫻桃節更是令中外遊客留連忘返。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源無任何污染,是青島市郊的一片淨土,最適宜建設休閒療養別墅、農業度假村及配套娛樂設施。主要指標 2004年,全街道總人口28118人。其中,男13750人,女14368人。總面積8017.2公頃,耕地面積287.5公頃。國內生產總值2.837億元,比上年增長2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901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3547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19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5%、38%和31.5%。財政收入1583萬元,農民人均年純收入4850元。
農業 2004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現價)4732萬元。其中,農業1395萬元,林業210.4萬元,牧業2920萬元,漁業11.4萬元。糧食總產1082噸,;水果總產6300噸,增長2.7%;茶葉總產32000公斤。大牲畜年末存欄261頭,豬年末存欄2862頭、年內出欄5278頭,家禽年末存欄42.24萬隻、年內出欄113.24萬隻,水產品總量19噸。淡水養殖面積5.6公頃。
工業 2004年全街道完成工業總產值(現價)32142萬元,增長41%。限額以上工業企業(指年產品銷售收入500萬以上的工業企業)4家,工業總產值(現價)21278.2萬元,利潤總額19277.8萬元,限額以下工業企業66家,工業總產值(現價)7783.4萬元,銷售收入6933.6萬元,上繳稅金480萬元,利潤總額780萬元,資產總計24438.5萬元。
外資 2004年全街道共有外資企業8家,年內契約利用外資46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12萬美元,出口創匯3550萬美元。
社會事業 2004年,全街道有國中2所,國小5所,共有在校學生2420名;幼稚園10所,入園幼兒547名。有衛生院1所,醫療室(站)56個。人口自然增長率0.48%,計畫生育率100%。百戶擁有電話85部,有線電視入戶率8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