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事件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事件

學術期刊《國際新聞界》的一紙公告,將一名北大原歷史系博士生置於學術抄襲風波中。公告稱,已從北大畢業的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艷茹在《國際新聞界》發表的論文涉嫌剽竊一國外論著,決定5年內拒絕於艷茹的投稿。2014年8月24日,北大歷史系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專家調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事件
  • 公告平台:國際新聞界
  • 抄襲者:北大歷史學系博士生於艷茹
  • 原創者:國外專家尼娜·基爾巴特
事件簡述,北大回應,專家觀點,原創作者,

事件簡述

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介紹,2014年5月份,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教師偶然發現於艷茹2013年在《國際新聞界》刊發的《1775年法國大眾新聞業的“投石黨運動”》論文涉嫌抄襲,並向編輯部反映了此事。隨後,編輯部進行了調查,專門尋找了外文原版書,還請了外語專家進行核對。
抄襲公告抄襲公告
經仔細對比後發現,於艷茹在其論文中大段翻譯國外作者尼娜·基爾巴特1984年的專著(《18世紀70年代的新聞業投石黨運動:法國革命前的戲劇批評和激進政治》),多個段落甚至一字未改,原文照譯。
據了解,《國際新聞界》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綜合性學術月刊,刊載國內外新聞傳播學各領域理論和套用研究的原創性成果。
 陳力丹表示,作為學術期刊,此前《國際新聞界》也處理過幾次論文抄襲的問題,但多是內部處理,就論文抄襲問題發出公告尚屬首次。
陳力丹說,揭露學術抄襲並不容易,尤其是從外文書籍中抄襲數段被發現的機率更小,編輯部很難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有的文章用了別人文章一部分但沒有標明出處,這個就屬於學術不規範,我們內部處理,責成他道歉,3年不發他的稿子,從中國知網上撤下電子版,就不進行公開了。”
抄襲標註抄襲標註
之所以此次會公之於眾,陳力丹解釋說,這是因為於艷茹這篇論文的抄襲情況是期刊目前遇到的最嚴重的一篇。“除了提要和最後的幾句結論,幾乎都是抄的!行文完全一模一樣,注釋都搬過來!”陳力丹說。
至於公告之後如何處理,陳力丹認為,這要由相關單位自行決定。公告中表示,《國際新聞界》將會聯繫相關文獻收錄機構,刪除該文的電子版,且5年內拒絕於艷茹的投稿,並將其論文抄襲情況通報相關單位。

北大回應

 2014年8月24日,北京大學歷史系相關負責人表示,於艷茹2013年已經從北大畢業,針對她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所發表的論文涉嫌嚴重抄襲問題,系裡會立即組織有關專家對其博士論文重新進行核查,如有抄襲情況,一經核實,將根據學校有關規定進行處理。根據北大的規定,如果查實於艷茹抄襲論文,其畢業證、學位證書將被撤銷。
媒體報導媒體報導
記者了解到,於艷茹從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後,目前已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作。
2015年1月9日,北京大學發布《關於撤銷於艷茹博士學位有關情況的通報》稱,於艷茹在攻讀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存在嚴重抄襲行為。經過北大學位委員會委員投票表決,決定撤銷於艷茹的博士學位。
於艷茹不服提交了撤銷博士學位的申訴,3月13日北京大學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召開會議進行複查和討論,經表決,學生申訴處理委員會決定維持原處理決定。2015年3月16日下午,學校將《北京大學學生申訴複查決定書》送達於艷茹本人。

專家觀點

從《國際新聞界》官方網站刊登出的論文比照來看,這起嚴重的學術不端基本上已坐實。發生如此學術醜聞,於艷茹本人自然應負主要責任,原培養單位也負有一定的連帶責任,而期刊無疑也存在審稿把關不嚴的問題。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將國外論著的主要部分幾乎照抄照搬地“翻譯”過來,改頭換面之後變成自己的學術成果,相較苦心孤詣查閱資料、對比分析、綜合歸納、闡明觀點,當然要容易得多,但這種將別人學術成果剽竊過來當作自己“研究成果”的做法,無異於偷竊,而且是對知識的無恥盜竊。如此齷齪行為,暴露了當下高校學術研究中令人擔憂的生態格局。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學問無假”的古訓被棄若敝屣。且不講為數不少的本科生論文在“複製”“貼上”的滑鼠和鍵盤聲中“誕生”,研究生論文也逐漸成為學術不端的重災區,更令人驚愕的是,某些本該“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學者教授也被暴露出有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高等教育中的學術生態之混亂可見一斑。這固然是肇事者自身學術標準降低和學術道德淪喪的結果,卻也跟高校巨觀學術研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合理的考核機制,疲軟的監管機制,以及對於學術不端懲處的鬆懈,都是構成高校學術生態問題的原因。浮躁喧囂的學風,“論文GDP”的錯誤導向,缺乏對學術研究“板凳要坐十年冷”予以包容的長效機制,重短期效益輕長遠眼光的“學術政績觀”,都給學術研究生態造成破壞。
北大博士涉嫌論文“嚴重抄襲”,是當下高校學術研究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映射出的光怪陸離的學術生態,值得全社會深思。
得知北大決定撤銷於艷茹的博士學位,《國際新聞界》主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表示有些意外。陳力丹說,沒有想到是這個結果,最初的態度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因為於艷茹的博士論文沒有抄襲行為,只是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論文發生抄襲。如果於艷茹的博士學位被撤銷,意味著無法繼續攻讀博士後,“考慮到她還很年輕,還是應以批評教育為主”。

原創作者

 
這次被抄襲的國外專家Nina R.Gelbart(尼娜·基爾巴特),1968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1974年從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其教學研究方向涉及早期的現代歐洲歷史、法國的啟蒙和革命、女性的歷史、科學和醫學歷史等領域。
基爾巴特1987年撰寫的《在法國舊政權中的女性和反對派新聞》和1998年創作的《國王的助產士》,讓她獲得了獅子山獎。
其中,《國王的助產士》還讓她贏得了1999年的18世紀美國社會研究傳記獎和選擇優秀圖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