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是1993年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圖書,是李恩涵所著的一部歷史研究方面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
- 作者:李恩涵
- 出版時間:1993年
- 出版社: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
- 頁數:356 頁
- ISBN:9789576711770
- 類別:歷史研究
《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是1993年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圖書,是李恩涵所著的一部歷史研究方面的書籍。
《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是1993年中央研究員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圖書,是李恩涵所著的一部歷史研究方面的書籍。內容簡介“革命外交”一詞,顧名思義,就是想以“革命”的方法與手段來解決中外之間不平等的...
著有《晚清的收回礦權運動》(1963)、《曾紀澤的外交》(1966)、China's quest for railway autonomy, 1904-1911(1977)、《近代中國史事研究論集》(第一冊,1982;第二冊,1987)、《日本軍戰爭暴行之研究》(1994)、《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1993)、《戰時日本販毒與“三光作戰”研究》...
廣德縣革命史,簡述安徽省廣德縣現代革命歷史,廣德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國內戰爭時期 廣德縣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1919年,北京爆發“五四”愛國運動,廣德的青年學生紛紛罷課、集會、遊行示威,反對巴黎和約,查抄日貨,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愛國鬥爭。1925年5月30日,帝國主義巡捕在上海開槍屠殺示威民眾,製造了...
第七章 第一次國共合作及廣州和武漢國民政策的革命外交 第一節 廣州國民政策的外交 第二節 武漢國民政策的外交 第八章 南京政府的成立及其初期的外交活動 第一節 南京政府的成立及其反蘇反共活動 第二節 中國共產黨轉入土地革命,武裝奪取政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第三節 蔣介石再次北伐失利、下野及其訪日 第四...
此外,本書也對1895-1899年間列強在中國的“利權爭奪戰”,以及1911-1928年間北洋政府的“條約外交”與南方諸軍攻府的“革命外交”與1928-1937年間南京國民政府致力廢除不平等條約的諸項外交努力,分予探究。在最...(展開全部) 本書係著者近二十多年來,所撰寫有關代中國外交史事之論文集。 自清末民...
因參與“二次革命”一度被拘,後投陝西陸建章,旋即又投山西閻錫山麾下,自旅長、師長、軍長升至河北、山西省主席,成為閻錫山的得力幹將。1931年出晉脫離閻錫山。1933年指揮第2軍團參加長城抗戰。1935年被授為陸軍二級上將,改任河北省主席,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次年任河南省主席。全面抗戰爆發後,相繼任第12集團軍總...
11月9日,清政府派員到石家莊接掌六鎮軍權。武漢前線得知噩耗,革命軍將士大震,撥劍斫地,在陣地樹起“為吳祿貞報仇雪恨!”的旗幟,紛紛請求出師北伐。哀榮備至 民國元年(1912年)初,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即以臨時大總統名義發布命令稱,“吳、周、張三氏,當義師甫起之日,即陰圖大舉,絕彼...
1925 年3月在孫中山病逝前一天,為孫中山起草了《致蘇俄遺書》。後任馮玉祥創辦的中英對照的《民報》主編,同年底南下廣東。1926年1月出席國民黨二大, 被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不久任廣州國民政府外交部部長。同年底隨政府遷都武漢,仍任外交部部長。積極支持北伐戰爭和反帝反殖民統治的鬥爭。1927年初主持了收回...
著有《北伐前後的革命外交1925-1931》、《曾紀澤的外交》、《近代中國史事研究論文集》、《日本軍戰爭暴行之研究》、《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等數十種,並曾以中英文發表有關論文、通論、譯作及書評等百多篇。他對新馬華人參與辛亥革命有深入的研究,曾發表多篇論文,並於1982年將顏清湟的名著《The ...
張作霖家廟位於遼寧省北鎮市高山子鎮趙家村,始建於1923年(民國12年)3月,1925年(民國14年)8月竣工,歷經兩年時間。廟基占地20625平方米(合20多畝地),周長546米,牆高5米,下寬3米,上寬1.5米,上有槍口,四角設瓮圈型的雙層炮台。圍牆南北長160米,東西長125米。東西圍牆的中間是宮廷式門樓,紅漆...
李福林部隊本來是綠林出身,沒有什麼戰鬥力,後來編成北伐軍第五軍,再後來被陳濟棠兼併。1925年,以黃埔學生為主的國民革命軍發起東征,占據惠州的陳炯明被消滅,少量殘餘部隊逃江西投孫傳芳,陳炯明系徹底退出歷史舞台。鄧鏗所部後記 鄧仲元逝世以後,再沒人能領導整合粵軍第一師,這支模範部隊不斷分裂,一部分跟隨...
《中國近代通史·第八卷:內戰與危機(1927-1937)》是2024年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與統一軍政的努力、國民政府的對內政策與“革命外交”、蘇維埃革命與中共南方根據地的形成、九一八事變與蔣介石的“安內攘外”、輿論整合與國防建設的準備、華北事變與救亡運動的興起、國共兩黨...
民國十四年(1925年)1月,段執政下令廢除督軍稱號,1月17日,閻錫山被任命為督辦山西軍務善後事宜,簡稱“督辦”。民國十五年(1926年)春夏,又與直系、奉系軍閥聯合進行反對馮玉祥國民軍的戰爭。國民軍被打敗,晉軍商震師進占綏遠,閻錫山委任商震為綏遠都統。11月,閻錫山、商震、劉振華等將領通電推舉奉系首領張作霖...
從事北洋“修約外交”研究、陸征祥研究。對清末與北洋外交評價甚高,關於袁世凱、孫文、民四和約、革命外交等,也有不同於過去學者研究之評價。出版圖書 代表著作 《洪憲帝制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
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參加平定商團叛亂、劉楊叛亂和兩次東征陳炯明。1926年7月,北伐戰爭時期,何任第1軍軍長,何的一部保廣東根據地,大部分兵力向閩浙攻擊。9月,北伐軍全力在湖南初戰告捷,東向長江下游5省。10月,福建都督周蔭人傾巢西移,企圖竄犯潮梅,何乘機率部襲擊周總部駐地永定,...
學校支持孫中山的革命事業,設有講演課,每周在唐人街遊行後,在馬路上開露天演講會,由教員和高年級學生講話,站在孫中山的立場議論國事。經此薰陶的唐明照在1925年“五卅”慘案後,就和幾名同學一起組織在唐人街遊行示威,反對帝國主義,聲援祖國反帝愛國的學生和工人。1924年,美國國會通過新的排華法案,血氣方...
1925年8月8日和鄧穎超在廣州結婚1924年秋回國,在國共合作期間任廣東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第一軍副黨代表等職,並先後任中共廣東區委員會委員長、常務委員兼軍事部長,兩次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創建了行之有效的軍隊政治工作制度。 1927年3月在北伐的國民革命軍臨近上海的情況下,領導上...
曾參加中共第四、五次代表大會以及1924年5月、1925年10月和1926年7月的中共中央全會。1926年任共產國際遠東局駐上海代表。曾參與制定共產國際早期有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問題的重要檔案。1927年6月回國,任全俄農業合作社園藝中心副主席。1929年以後從事教育工作。1932—1934年任紅色工會國際太平洋書記處書記。後在...
1925年,黃琪翔任粵軍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第三營營長,參加了第一次東征,討伐陳炯明,接著,參加了平定楊希閔、劉震寰叛亂之役。戰後,第一團擴編為獨立旅(旅長張發奎),黃琪翔升任該旅第二團團長。同年8月,粵軍第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李濟深),隨後獨立旅擴編為第十二師(師長陳可鈺、副師長張發奎...
1925年中國廣東成立國民政府,1926年7月,開始北伐戰爭,1927年,蔣介石於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9月同武漢國民政府合併,史稱“寧漢合流”。1928年6月8日,國民革命軍進入北平,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最後結束。同年12月29日,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由原先的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更換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全國...
但是第三國際在馬日事變後懷疑國民黨(以及後來的中國國民黨)的革命立場和革命堅決性。1923年1月,基於中國北伐與突破孤立外交的需要,原本就主張外交上與蘇聯接近的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會面後,兩人發表《孫文越飛宣言》,聯俄容共全面展開,成為當時國民黨的主要路線...
11月聯絡在上海的部分黃埔軍校畢業生,組織"黃埔革命同志會",以後再向全國擴展,以進行反蔣活動。1931年(36歲)1月5日,撰寫《南京欽定的國民會議和我們所要求的國民會議》一文,指出"要推翻現時買辦階級與豪紳地主的聯合政權,只有待決定於為建立平民政權而鬥爭的革命行動而努力"。春到東北以及北平、天津等地考察...
1925年,葉劍英參加討伐陳炯明的兩次東征。他英勇善戰,指揮果斷,顯露了出眾的軍事才能。1月至2月,與張...1931年初到達中央蘇區,歷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即總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閩...他為建立中美、中日外交關係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3年8月,在黨的十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黨中央副...
隨著北伐戰爭的進行和南京國民政府逐漸統一全國,中國政局走向逐漸明朗。日本軍部對於中國的政策也是較為激進的。由於日本軍部和日本外交機關在對中政策的不一致,也使得意欲復辟的前清遺老們分為兩派,鄭孝胥在初期更多的是想藉助日本外交機關的力量的,但是很快鄭孝胥就選擇站在日本軍部一邊。民國二十年(1931年)9月18...
1924年11月,孫中山入京,李仲公隨王伯群北上,與李大釗共同推動北方革命。1925年10月,惜別李大釗,南下廣東,任東江綏靖委員會秘書長。1926年6月,參加北伐戰爭,任總司令部參議、秘書處長、中央黨部書記長。南京政府成立,歷任交通部次長、招商局總辦、禁菸委員會主任、立法委員等職。參加過民主運動。1949年,在...
1925年3月12日,羅瑞卿上街宣傳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並與任白戈編演了話劇《孫中山之死》。5月30日,參加以學生會名義組織的“上海五卅慘案外交後援會”,進行宣傳演講活動,發表反對英日帝國主義,聲援革命外交的“快郵代電”。1926年,羅瑞卿前往成都,入實業專修學校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
民國14年(1925年),由曾孟朴推薦千里先生任無錫縣縣長,楊千里積極參與葉楚傖等人的革命活動,奔走“蘇浙皖三省聯合自治”,反對北洋軍閥孫傳芳的專制統治,被孫傳芳列入拘捕暗殺的對象之一,進行搜捕。民國16年1月同鄉錢剛(滌根)在上海組織軍隊準備配合北伐大軍,事泄被駐滬直系軍閥李寶璋捕殺。楊千里亦被李寶璋的...
1923年2月,參加湖南“27”慘案的罷工和示威。1923年6月1日,任“湖南外交後援會”執行委員,參加反日鬥爭並負傷。1923年12月在長沙秘密考入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國民大革命 1924年2月前往廣州進陸軍講武學校。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第1期,1924年10月參加平定商團的戰鬥。1924年11月黃埔軍官學校畢業。1925...
政治與外交 民國北京政府“武人當國”時期的內政與外交——以導致皖系興衰的兩大涉外案為例 國民政府建立初期“改訂新約運動”之我見——兼評王正廷“革命外交”“四一二”事變前後的蔣介石與列強 濟案:九一八事變前日本挑戰華盛頓會議體系的試探 國民政府體制內壓力集團對外交決策的影響——以戰前政府對日方針制定...
陳毅同志是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他畢生堅信馬克思主義,坦蕩無私、愛憎分明,為人民軍隊的創建和發展,為爭取人民解放的革命事業和新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績。軼事典故 圍棋外交 自二戰結束後,中日兩國間便陷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