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屬科研機構,2012年成立。

世界科技和產業格局正在孕育新一輪的變革,中國經濟已經深刻影響全球產業格局,經濟轉型迫在眉睫。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升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特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與此同時,世界範圍內面臨著人類可持續發展重大問題的挑戰,如能源與環境,生命與健康、空天科學與技術等已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焦點。隨著以大數據、智慧型製造和無線網路為代表的科學技術的重大發展,科學的社會化和社會的科學化趨勢日益明顯,大科學時代已經來臨。現代科學技術凸顯出三個階段性特徵:一是跨國科學家的通力協助是解決世界性難題的有效途徑;二是交叉科學在科學無人區中的探索是尋求原始創新的必然趨勢;三是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度日益緊密,直接影響到科技創新的組織形式和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大科學時代下大學的定位與思考將直接影響未來經濟與社會發展。
作為一所研究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瞄準國家戰略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科技創新為目標,以國際視野為抓手,圍繞“深化改革、凝練方向,搭建平台、集聚人才”四個方面開展工作,探索麵向世界、根植於中國的優秀大學建設經驗。
北航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12年,堅持學術至上的研究理念,立足國際學術前沿,打破傳統院系設定與學科劃分局限,瞄準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探索構建以重大科學問題為牽引,以學科交叉和人才匯聚雙輪驅動的前沿科學研究新模式。依託以新主樓H座、IRC大樓、柏彥大廈為主的科研空間作為基礎創新基地,通過凝練學科方向,優先布局空天力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先進材料與微納製造、新能源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與現代醫學五大研究領域,加強優勢領域建設,拓展關鍵學科方向;創新體制機制,堅持“核心崗位”負責制和國際學術評價機制,建立“全球競聘、準聘長聘、績效激勵、合理流轉”的人事制度特區;匯聚頂尖人才,引進世界級學術大師組建研究中心,引育國際拔尖青年才俊,結合國際化博士後制度,組建專兼結合、內外結合的國際化專職科研隊伍;打造學術生態環境,依託學術委員會與戰略諮詢委員會,通過學術會議、主題沙龍等學術研討制度,打造開放、協作、健康的學術生態環境,積極推進學科交叉和重大科學問題凝練,致力於產生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的原創成果,形成支撐北航未來10年前沿基礎研究新格局。
目前,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已匯聚和支持包括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6名海外院士在內的國際化優秀人才100餘名,設立包括黑格爾北京研究院、費爾北京研究院在內的研究機構11個,以《Nature》等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為代表的一批學術成果集中湧現,印刷電子學、自旋電子軌道學、大數據與腦科學、材料基因組學等若干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學科方向正在迅速成長,學術特區和人才高地的集聚效應初露端倪。
同時,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積極探索基礎研究、區域協同與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科研組織模式。加強與北京市相關科研機構、高校、醫院等單位的合作,起到學科交叉融合和區域協同創新的雙重示範效應,努力打造前沿與基礎科學研究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