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是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批准登記的學術型公益性社會組織。由文化界有識之士,各門類非遺傳承人、民間文藝家、各藝術高校等專業人才組成,致力於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專注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發掘、整理、研究與諮詢,積極開展非遺創作開發、傳播、傳承及保護等活動,持續推動非遺文化的時尚化、經濟化、產業化、品牌化。

研究院成立以來,先後與中國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政府單位、高校聯合開展了“竹鄉燈火照亮長城”暨中國優秀民間工藝作品展、“大自然的精靈”中國野生動物主題民間工藝展;拍攝了璀璨的民間藝術紀錄片。與融媒體平台合作組織劉濤娜扎程瀟胡可等影視演員為民藝非遺做宣傳。為數十位民間工藝家、非遺傳承人與網易互動娛樂阿里巴巴鯨探特步長安汽車巴黎歐萊雅等知名企業搭建了市場合作平台

目前已完成170多個非遺門類內容梳理,簽約300餘位非遺大師。通過與數字藏品的結合,能夠讓更多傳統手藝脫離「小眾」的標籤,為更多人打開一扇通往非遺文化的大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 主管單位: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
  • 登記單位:北京市民政局
  • 屬性:民辦非企業單位
業務範圍,辦公地址,出席活動,受邀出席“河北老字號創新發展”發布會,非遺保護,劉濤擔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宣傳大使,中秋古建築群漢服音樂會,何超蓮擔任景泰藍製作技藝推廣大使,胡可擔任中國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守護人,研究員,工作職責,招募條件,

業務範圍

1、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課題研究、展覽、展示、合作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專業諮詢、專業培訓。 2、承接政府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委託服務。

辦公地址

北京市東城區安樂林路46號迤北。

出席活動

受邀出席“河北老字號創新發展”發布會

2024年3月26日,首批河北老字號授牌暨支持老字號創新發展金融服務方案發布會在石家莊成功舉辦,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楊明霞受邀出席了本次活動。本次發布會由河北省商務廳、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河北省文物局共同指導,河北省商業聯合會、交通銀行河北分行聯合主辦,主題為“創新發展老字號 彰顯國潮老品牌”,旨在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挖掘、保護、傳承和弘揚河北老字號,充分發揮老字號在建設自主品牌、促進擴大消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與會領導、嘉賓作了精彩發言,希望通過此次活動,深入挖掘“河北老字號”的創業歷程,傳承老字號企業的文化內涵,喚起更多企業的品牌意識,鼓勵更多企業爭創“河北老字號”,打造百年老店,使之成為靚麗的城市名片,推動河北省“老字號”工程再創輝煌。

非遺保護

劉濤擔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宣傳大使

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聯合Twinplus雜誌特邀演員劉濤擔任「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京繡宣傳大使」。以線為墨,以針做筆,繡一片段預告開,繪一朵浮雲,勾一片青山。五月的北京,繁花如繡。通州大運河的波光粼粼,燃燈塔下的靜謐神聖。動靜結合,生機盎然。飄動的髮絲,繽紛的絲線,密織出的花團錦簇和錦繡山河。劉濤和京繡的相遇,明艷動人的身姿,婉爾如蘭的氣質,都在和北京特有的燦爛相映生輝。非遺京繡大師梁淑平老師也在現場展示了爐火純青的京繡技藝。伊人皎潔,文化耀眼,中華文化生生不息。(拍攝地點: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展廳)

中秋古建築群漢服音樂會

9月14日晚,在北京通州大運河畔“三廟一塔”古建築群內,一場以“明月滿前川・中秋奇‘廟’夜”為主題的中秋古建築群漢服音樂會盛大舉行。這場音樂會由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公司主辦,中聯承藝(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上海精音公共關係有限公司、北京藍玥環宇旅行社有限公司承辦。
恰逢中秋,皓月當空,如銀盤高懸,民樂繞樑,雋永悠揚,二者相映成趣,營造出一場頗有古風古韻的視聽盛宴,更彰顯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璀璨光芒,在中秋佳節開啟了一段“廟”趣橫生的非遺之旅。
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特邀顧問、智庫專家萬建中教授,在致辭中深情闡述道:多年來,本院始終始終堅持以總書記文化思想為指導,堅持“承古立新”的文化宗旨,匯聚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與力量,對民俗節慶的璀璨、非遺技藝、民間文學的深邃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挖掘、整理與學術研究,致力於讓傳統文化的瑰寶在新時代綻放新的光彩。
新浪微博政務公益運營總經理李崢嶸女士也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強調,微博作為社交媒體平台,始終站在助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宣傳的最前沿,微博攜手文旅部、非遺司、中國婦女報、北京民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及通州文旅局等眾多政務機構與權威組織,共同策劃並推出了包括#煥新非遺計畫#、#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過大年#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非遺主題活動。通過整合平台優勢資源,微博不僅聯動企業、公益機構、知名明星及網路大V,更緊密連線了非遺傳承人,構建起一個跨界合作、資源共享的廣闊舞台。
這一系列舉措不僅促進了非遺技藝的傳承與創新,推動了非遺藝術品的廣泛傳播,更在全社會範圍內激發了公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關注,以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互動方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微博”動力。音樂會的現場布置匠心獨運,使中秋與非遺的雙重元素交相輝映。舞台背景以中秋圓月為主題,結合了中國古典文化與現代審美,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節日氛圍。同時,新浪微博、淘票票、梅見青梅酒等合作夥伴也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參與活動。
新浪微博邀請達人@阿貴phoebe,@青春河邊巢,@團結湖王老闆,@應旺,@楊孝文 (根據姓名首字母排序)組團前來,親身體驗,現場傳播。
淘票票與青花非遺手藝人孫立新先生靈感共創“青花瓷月影萬花筒”,發起#月亮上有電影?#的中秋徵集企劃,邀請大家一同望月尋影並對活動進行現場直播。
音樂會攜手國內民樂的精英樂團,共同演繹了一系列經典的民樂曲目。演出由一曲《春江花月夜》拉開序幕,悠揚的曲調恰似“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景象再現,觀眾仿佛置身月華照耀下的江畔,感受古人筆下的詩意與遠方。隨後,《花好月圓》、《良宵》等經典曲目輪番上演,每一首曲目都如同一幅精美的畫卷,用音符勾勒出了非遺民樂的豐富多彩和獨特魅力。隨著旋律的起伏,千年古韻在月光下流淌,觀眾們仿若穿越時空,與古人共賞月下的音律之美,共品獨特的文化韻味,共度今夕的良辰美景。整場音樂會高潮迭起,一曲《我的祖國》更是震撼人心,全體演奏家以磅礴之勢,將愛國情懷與民樂之美完美融合,觀眾無不起立鼓掌,將現場氣氛推向頂點。此刻,非遺民樂不僅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成為了連線過去與未來,溝通心靈與情感的橋樑。
此次中秋非遺民樂音樂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是節日文化的一次精彩呈現,更是非遺傳承與發展的一次絕妙創新。活動得到了多方領導的首肯及合作夥伴的支持,在這箇中秋奇“廟”夜,大家相遇、相聚,‌一同沉醉於曼“廟”的非遺中,領略中秋奇“廟”、民樂美“廟”、非遺奧“廟”,共話中國非遺的傳承與發展。
非遺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歷史的見證、智慧的結晶。這場音樂會是一個開始、一部序曲,它讓更多人感受到了非遺的獨特魅力,激發了大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尊重,也打造了一個非遺傳承的創新樣本。我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會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非遺在新時代的舞台上綻放異彩,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得以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何超蓮擔任景泰藍製作技藝推廣大使

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聯合時尚雜誌《TWINPLUS中文版》特邀何超蓮擔任2024年度「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推廣大使」。觸摸歷史的溫度,聆聽非遺的聲音,在潮流和傳統交融的澳門,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景仁大師,以匠人之心,琢時光之美,讓那一抹承載著千年文化底蘊的藍,在時間長河中繼續閃閃發光。八月在澳,景意盛蓮。萬世工藝,藍光流韻。跟隨何超蓮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景泰藍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黃景仁大師,在澳門這片擁有著國際面貌的島嶼上,傳遞著最真摯的願景, 共覽景泰藍的傳世之美。

胡可擔任中國非遺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守護人

北京民藝非遺研究院攜手《藝樂Manner》雜誌社,特邀胡可擔任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花絲鑲嵌製作技藝」守護人。和花絲鑲嵌傳承人張春源一起在一絲一線間探尋東方宮廷技藝的極致之美。在跨越時空的交織里,手工藝人綴下朵朵繁花。胡可不斷地解構著自己的職業生涯,在熱愛的每個領域都能夠做到極致。擇之從“藝”,終其一生,是手藝人對傳統技藝傳承發展的身肩責任,也是胡可對演藝事業的恆久追求。

研究員

為進一步推動研究院的發展,更好地為民間藝術家、非遺傳承人服務,更好地實現民間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現招募有意在中國傳統文化領域深耕的專業人士加入。

工作職責

1、積極參與研究院工作,研究民間工藝與非遺發展方向。
2、願意圍繞本領域、本行業開展創新研究,探索符合當代審美表達的藝術表達,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提升。
3、設計實施非遺研究方案,對研究方案進行長期的追蹤與評估。
4、發表和分享非遺研究成果,提高社會公眾對非遺的認知和重視。
5、運用網路傳媒等新形式,積極開展非遺與民間藝術的記錄與宣傳。

招募條件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即可)現面向全國招募:
1、有意在民間工藝和非遺領域耕耘的有識之士。
2、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有獨特的研究視角和方法。
3、具有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可以有效地進行交流和合作。
4、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專業精神,富有熱情,願意投身於非遺和民間工藝的研究與保護。
5、優先條件:獲得過行業相關獎項;在業內知名刊物上發表過相關學術文章;從事過傳統文化方向的設計師;組織過大型民間工藝活動;代表性傳承人、工藝美術師。
6、從事傳統文化、非遺市場的研究和運營人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