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北京天主教東堂坐落東城區
王府井大街路東74號,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它是東城區重點保護文物。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皇家賜給
利類思、安文思二位神父一所宅院和空地,修建一堂,規模不大,奉若瑟為主保。被稱為北京城內第二教堂。1720年地震,房屋倒塌,次年重修。堂內有
郎世寧所繪聖像多幅。1807年(喜慶十二年)神父們因搬運堂內圖書,引起火災,將房屋燒毀,教堂無恙。不久,教堂被責令拆除,東堂遂廢。1884年經田類思主教向國外募捐巨款,重建大堂。1900年6月13日再次被毀,1904年又重建,即今之天主堂。
1966年8月21日,東堂關閉。1980年開始修復,同年12月24日正式開堂。自1990年起該堂被列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展示教堂在王府井大街的文化特色,2000年上半年配合王府井大街擴建工程,北京市政府撥巨款對東堂進行全面整修,拆除院牆,擴建堂前廣場,加噴泉地燈,改建聖若瑟紀念亭。值得一提的是,原有院門因在道路紅線內而不得不向里挪了2米。但其建築風格和色彩與教堂配合得如此絲絲入扣,使不少老北京都以為它是原來的老院門。亭內雕像潔白,入夜燈光絢麗,東堂迎來了它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2000年9月11日再次復堂開放。開堂之夜,北京市委書記賈慶林親自進入堂前廣場視察並向傅鐵山主教祝賀。劉淇市長也來東堂視察。
從1980年代初開始,東堂先後有羅福林神父、王寶發神父、李山神父、王學群神父等擔任本堂。現任本堂高陽神父,副本堂孫永書神父。
堂內建築
東堂是老教友集中的堂區,多年來廣大教友在堂區
神父的帶領下熱心事主,熱愛公益,積極參與堂區事務,堂區福傳事業頗有成效。新東堂重新開堂後,為發揮她獨特的信仰和文化優勢,堂區神父與堂務會根據教區的指示精神,正在實施新的牧靈福傳與社會服務目標,以求在原基礎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東堂院內,中間為天主堂,坐東朝西,面闊25米,共約30間,坐落在青石基上,堂頂立十字架3座,中間大,兩旁小。堂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直徑65厘米,柱礎為方形,堂內兩側掛著耶穌受難等多幅油畫。原院內堂北為惠我女校;堂南、西有教室,東有一院,內有花池、平房、樓房,為神父住處。堂東為一大空地,是學校操場。占地近1萬平方米。東堂內曾保存有多幅宮廷畫師郎世寧繪的聖像。
王府井天主堂主體建築保存完好,建築屬羅馬風格,為磚木結構,灰磚清水牆,坐東朝西,面闊25米,開間30間,建築整體坐落在青石基座上,正立面共有三座穹頂式鐘樓,樓頂立十字架3座,中間一座鐘樓高大,兩側的鐘樓和穹頂均相對較小。教堂堂部空間內有18根圓形磚柱支撐,柱徑65厘米,柱礎為方形,堂內兩側掛著耶酥受難等多幅油畫。
東堂修復工程
王府井商業街二期改造工程於2000年3月21日正式啟動,修復後的東堂及其周邊環境,將形成商業街中規模最大的室外休閒空間,是王府井商業街中的畫龍點睛之筆根據建築狀況、現場具體情況和實際條件,依據文物建築保護原則指導施工。在儘可能如實反映建築 歷史情況前提下,兼顧堅固、美觀,並考慮同周圍環 境的協調。
東堂室內修復
鑒於教堂建築室內裝修具強烈宗教色彩,此次在東堂建築室內修復中特別注意聽取教會方面意見。當教會方面意見同建築室內裝飾原則有矛盾時,基本服從教會方面的意見。此外,修復設計中兼顧了施工單位在現場操作中的具體情況。 唱經樓台面為木結構,主次梁及龍骨為平面咬榫搭接。由於年代較久,中間主梁變形,跨中下垂達5公分。此次修繕決定對中間主梁及次梁進行加固。為努力保持歷史原貌,此次決定在主、次梁側面加固。
東堂院門重建
東堂院門因超出規劃設計紅線較多,決定拆除後東移4米重建。拆前作了實測和拍照,並對重要構件進行編號。院門為青磚砌築,由於年代較久以及風化毀損等原因,拆除中多有破損,特別是磚雕花飾破損更為嚴重。鑒於此種情況,決定採取儘量使用原磚,並利用原磚重新仿製及構件的方法。 院門重建設計中主要處理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仿“牌樓”處理。 2、外觀忠實原物,結構堅固為主。 3、參照教堂建築復原修復。
意義
是一座莊嚴的擬羅馬式建築,原來隸屬於
葡萄牙傳教團。座落在
甘雨胡同(原名乾魚胡同)西口,原為天主教
福音堂。該堂亦屬於擬羅馬式風格,雄偉壯觀。清初時該堂供奉聖
喬治,附屬於南堂,據說
湯若望剛來北京時曾在此堂居住過。順治十二年順治皇帝賜銀葡萄牙傳教士安文思和義大利傳教士
利類思,讓他們修繕住宅,於是他們請求改住宅為教堂,得到了皇帝的允許,便建成了教堂。利類思曾主持過該堂教務。在此期間他們二人除幫助湯若望、南懷仁修訂曆書外,還從事翻譯和著述等工作。
康熙初年,
安徽徽州新安衛官生
楊光先在輔臣
鰲拜和
蘇克薩哈等人的支持下,向禮部呈《請誅邪教狀》,指控湯若望等傳教士造傳妖書,煽惑民眾,潛謀造反,請求朝廷早日剪除禍害。康熙四年春,湯若望被捕下獄,安文思、利類思亦被捲入其中,因此教堂也遭到破壞,直到康熙皇帝親政,湯若望等人才得到平反。後來傳教士
費隱來京,在此掌教。康熙五十九年時,他籌資擴建了這座教堂,由傳教士莫哥擔任設計,郎士寧負責繪畫、裝飾,該堂門窗鑲嵌了彩色玻璃,四壁點綴了各種油畫,顯得格外壯觀、美麗。同時還附設了學校,利用教育擴大影響。
雍正皇帝登基後,施行禁教政策,曾將該堂徹底拆毀,至鹹豐年間這裡仍是一片空地。現存的教堂是義和團運動後,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重建的;今天它經過重新裝飾、美化,不但經常進行宗教活動,而且已成為北京王府井地區一處風景亮點。
建築風格
北京是一個胸襟開闊,脾氣和善,古老而又文明的城市。自
元朝在此建都至今數百年來,
天主教,
基督教,
佛教,
道教,
伊斯蘭教等源自不同地域的宗教,都在這裡找到了一片沃土,紮下了根,並保持著繁榮。老北京人於習慣中略帶好奇地看著大街上葛衣麻履的和尚、老道,或者白巾黑袍的修女,不時向他們投去一個和善的微笑。而夾雜在四合院中古樸的寺廟,矗立在街道旁邊雄偉的教堂,也都早己融入了北京的風景,為這座古城增添著帶有異國情調的絢麗。
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年代,可以追溯到
元代。據查,
門頭溝的後桑峪村在1294年就曾來過兩個外國傳教士,他們不知為什麼要跑到老遠的那個小山村去傳教,1334年,在幾間民房裡建立了北京第一座天主教堂。明末的1582年,
義大利傳教士
利瑪竇來中國傳教。接著,
日耳曼傳教士湯若望於明末天啟二年(1622年)來到北京。自此,天主教堂在北京建了起來。目前城內屬北京教區的有8座天主教堂:
東堂,
西堂,
南堂,
北堂,東交民巷堂,南崗子堂,平房堂,東管頭堂。還有9座在郊區。總共是17座。
由於天主教源於西方,因此北京的教堂建築形式皆與西方教堂相似,即以
羅馬式,
哥德式為主。只是朝向按照中國“坐北朝南為尊”的習慣,大多數天主教堂都是正立面朝南(而外國則是坐西朝東的)。其中,哥德式建築高聳的尖塔和內部挺拔的尖拱券頂所烘托出的向上感,以及刻意追求的悠長的交混迴響使神父的聲音聽起來充滿神秘感,因而特別受到教堂建造者的青睞。不少教堂的建築形式都受到哥德式的影響。天主教信奉聖母
瑪利亞。在這十幾座教堂外都有為她修建的“聖母山”或“聖母亭”。山是中國園林特有的假山,聖母安立在山洞之中。紅柱琉璃瓦頂的中式亭子與潔白的聖母像顯得十分和諧。其中永寧堂的“聖母亭”,考慮到聖母像比較高大,特意將柱子拔高了許多,這是很有意思的。
天主教在中國
天主教在元代已傳入中國。當時雖然也曾在北京興建教堂,但隨著元朝的覆亡,天主教的發展也隨之中斷,一直到16世紀後,由於新航路的開闢與西方殖民政策的影響,天主教在中國的開展,才又逐漸熱絡起來。明萬曆十年(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中國傳教,並於次年在廣東肇慶建立傳教會所,天主教於是逐步深入中國,並在內地紮根。
清初,天主教在中國得到較順利的發展,神職人員像湯若望、南懷仁等,都受到朝廷相當的禮遇,甚至封為
朝臣。但由於與中國政治文化的矛盾和衝突,再加上是否允許中國教民祭祖祀孔的禮儀之爭,導致了從康熙後期開始的百年禁教,使天主教在中國的發展受到極大的打擊和挫折。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鴉片戰爭後,清廷與
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才解開天主教在中國被禁教的束縛。此後,隨著列強對中國的政治及軍事干預,天主教在中國得到快速的發展,到19世紀末,各國傳教士已在多數府、州、縣建立教堂,特別是在
中日甲午戰爭以後,全國各式教堂已急遽增加至4000餘處,教民約有近100萬人。
宗教的信仰,本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與本國的歷史及習俗有極大的相關性,但由於各國國情的不同與文化差異的影響,有時會造成令人無法彌補的遺憾和災難。1900年義和團和天主教間的衝突所引發的“
庚子事變”,就是這種遺憾的具體史實。
在“庚子事變”中,北京包括東堂、南堂、西堂和北堂在內的多座教堂,均遭義和團團民焚毀攻擊。特別是在1900年6月21日,當
慈禧對各國下達“宣戰諭旨”後,清軍亦協助團民攻擊教堂和使館,而其中以攻打北堂西什庫教堂最為慘烈,團民和防守在教堂的教民,均有極大的死傷。
從1900年6月16日開始至8月14日為止,約10000名義和團團民和清軍,聯合攻打由
法國天主教駐京總主教
樊國梁所服務的西什庫教堂。樊國梁在中國除了宗教的活動外,還長期為法國在華侵略的利益服務,因此,在事件發生後,他從法國及義大利公使館借來部分水兵,連同當時大約3000多名的華人信徒在內,以武裝抵抗義和團的攻擊。由於他與當時權傾一時的軍機大臣榮祿關係甚篤,在
榮祿的授意下,命清軍不必猛攻,並在調撥攻擊的炮彈中,混入整批的廢品,致使手持大刀長刃、奮力攻擊教堂的團民在法、意軍隊機槍的掃射下,傷亡極重。連續數十日的圍攻,義和團始終沒有辦法攻入教堂,只是讓更多的團民和教民,在這一場誰也說不清對錯的事件中,含怨犧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