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運河故事》是2022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是《北京“一城三帶”歷史叢書》系列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大運河故事
- 出版時間:2022年5月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ISBN:9787200167115
- 類別:歷史叢書
《北京大運河故事》是2022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是《北京“一城三帶”歷史叢書》系列之一。
《北京大運河故事》是2022年5月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是《北京“一城三帶”歷史叢書》系列之一。內容簡介本書講述在中國大運河歷史發展背景下,北京大運河發展概貌和歷史文化內涵。重點講述與北京大運河各歷史時期相關的重要人...
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北京“一城三帶”歷史叢書》,包括《北京老城故事》《北京中軸線故事》《北京大運河故事》《北京長城故事》和《北京西山永定河故事》5部,共147萬字。該叢書由北京出版社出版。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主要水源為微山湖,大運河全長約1794公里。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
大運河(Grand Canal),是中國古代水利工程,包括京杭大運河、浙東大運河和隋唐大運河三個部分,全長3200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直轄市),35座城市。縱貫在中國華北大平原上,通達海河、...
活動通過大運河故事徵集評選、大運河知識競賽以及大運河點亮計畫等活動,著力講好運河故事。中央網信辦、北京市委宣傳部代表,以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等運河沿線八省市網信辦代表,中央及北京市各類媒體及以及40...
《大運河的故事》是國內首批定位於中國小館校合作的大運河文化讀本。由南京博物院編著,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1年2月出版。圖書簡介 書籍整合大運河沿線博物館、教研室、學校等各方資源,匯集八大河段的研究成果,以《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
京杭大運河由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堪與萬里長城媲美的人工奇蹟,開鑿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原創歌劇《運河謠》是國家大劇院推出的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該劇以民族唱法為載體,以京杭運河為故事背景,通過描述劇中人物在運河上跌宕起伏...
《大運河的故事:國小中高年級版》是2021年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南京博物院。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小中高年級學生詳細介紹了大運河的建造過程、大運河的運營管理、大運河串起的繁榮、大運河的獨特價值等內容。
《水邊人的哀樂故事》是2018年5月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紹棠。內容簡介 《水邊人的哀樂故事》是我國當代著名鄉土文學大家劉紹棠的一部長篇小說。作品描寫的是京東北運河邊魚菱村和豆棚村里發生的哀樂故事,講述了劉黑鍋與...
《大運河歷史文化故事(二)》是2023年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山東運河在中國大運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影響深遠。山東運河文化,與儒家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共同構成了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齊魯...
《運河的故事》是2011年12月杭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杭州市拱墅區政協文史委員會。編輯推薦 運河水不僅承載著南來北往的船隻,而且孕育、滋潤著沿岸的運河兒女、運河城市。運河邊的建築,如會館、河埠、碼頭、橋樑、船閘及漕運衙門...
《歷歷如繪輿圖內外的運河故事》是2021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根據海內外藏圖目錄等統計,中國古代運河圖大概現存100多幅,其中不乏珍品佳作。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岳陽至長江入海及江陰沿大運河至北京故宮水道彩色圖》,因為圖...
《大運河歷史文化故事(一)》是2023年山東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山東運河在中國大運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影響深遠。山東運河文化,與儒家文化、黃河文化、泰山文化共同構成了底蘊深厚、豐富多彩的齊魯文明...
運河故事 《運河故事》是五位導演執導的電影。劇情簡介 五部跨越一個世紀的短片講述了巴拿馬運河對生命的影響。演職員表 導演: 阿布內·貝內姆 / 卡羅琳娜·博雷羅 / 路易斯·弗蘭科·布蘭特利 / 平基·蒙 / 皮圖卡·奧爾特加-海爾布隆 ...
2008年,趙輝為布希總統訪華定製《中國故事》畫冊,並由布希總統圖書館永久收藏;拍攝製作寶馬公司《大運河》畫冊;拍攝高盛投資銀行贊助《貴州故事》畫冊;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舉辦慶奧運中國故事攝影展覽;北京市政府選用趙輝《北京故事》...
於是,有了這套《奔牛古鎮運河故事》叢集。本叢書這是有關奔牛運河的一套通俗讀本,共分《運河春秋》《帝王史話》《知音遺韻》《儒林雅望》《文物古蹟》《風流人物》《古鎮風物》 《鄉風食俗》《坊間傳聞》《烽火歲月》十冊。希望通過...
永樂年間因遷都北京,糧食需求日增,而海運艱阻,遂整治大運河,即從杭州灣通往北京的漕河。其辦法:一是疏浚會通河,造漕船三千餘只,以資轉運。二是在運河沿岸淮安、徐州、臨清、德州和天津五處建置漕糧倉庫,亦稱水次倉。漕運方法...
以上幾處文物古蹟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運河文化的典型遺存和重要載體而名聞遐邇。中國古典名著《金瓶梅》,是以明代臨清為主要故事背景地寫作而成。如今書中所寫諸多地名:運河鈔關、土山、晏公廟、獅子街、臨清閘等,遺蹟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