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國際人員志願人員協會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簡稱BIVA,為進一步加強和發展我國與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聯合國其他發展援助機構及廣大開發中國家政府和有關組織的合作,適應中國政府新近制定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國際、國內各方面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斷擴大國際人才交流,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推動下,成立了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國際人員志願人員協會
  • 簡稱:BIVA
  • 地址:北京
  • 活動:開展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活動
協會宗旨,工作領域,志願項目,精神宣傳,資料庫,能力建設,民間宣傳,重點領域,工作理念,組織結構,遠景,項目合作,僑民項目,招聘項目,志願精神,聯合國際,人員輸送,本國人員,

協會宗旨

北京國際志願者協會是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支持下建立的一個面向中國提供志願服務的非盈利組織。它聯合國內外致力於社會進步與發展的個人和機構開展以人力資源為核心的活動。 

工作領域

志願項目

重點放在管理和執行聯合國志願人員項目,包括聘請和安置對中國和其他開發中國家提供長期和短期服務的國際志願人員和本國志願人員。

精神宣傳

在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宣傳和支持志願精神和社會服務。

資料庫

建立、維護和不斷擴大國際和本國的志願人員網路及相關人力資源信息資料庫。

能力建設

提供以人力資源需求為基礎的人才交流、會展培訓能力建設與諮詢服務,尤其是對我們的會員提供服務。

民間宣傳

宣傳並推動中國新興民間社團和國內外非盈利組織的發展。

重點領域

扶貧、 創造就業、中國西部開發、環境保護、性別意識、法律援助、信息技術、基礎教育和衛生保健。  

工作理念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致力於實踐最高標準的服務和職業道德。對內部員工以及我們所服務的群體與個人,我們努力達到以下標準:
·提供注重成效的服務,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 ·具有創造性,靈活性和適應性,並勇於面對挑戰。
·保持飽滿的奉獻精神和志願精神。
·發揮強大的機構領導作用,促進志願精神在中國的發展。
·保持高昂的工作態度並發揮團隊精神,即在實踐國志會宗旨目標時,尊重並包容文化、觀念和方法的多樣性。
·將誠信和透明作為機構良好聲譽的基石。
·保證機構管理和運行的民主性和平等性。  

組織結構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負責制定國志會的工作宗旨方針政策和重要規章制度,並對人事和財務等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理事會現由一名理事長、三名副理事長、六名理事組成。理事會下設秘書處,負責貫徹執行理事會的決策和決定,是國志會的日常辦事機構。秘書處設秘書長一人,副秘書長一人,並下設三個職能部門:項目管理與會員服務、綜合事務、宣傳與籌資。
組織結構圖:
理事會 (理事會成員簡歷)
· 王粵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長
· 董洪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 袁艄夫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監事
· 張超英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副理事長
· 劉軍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兼秘書長
· 潘大洲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
· 姚月玲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
· 張熙增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
· 儲祥銀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
· 魯小明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理事會理事  

遠景

北京國際志願人員協會力求成為一個面向中國並得到國際認可的,提供志願服務,安置志願人員並宣傳志願服務的一個組織。它將著重滿足發展中國家的需求,並通過開發、培訓和交流,加強個人和機構的人力資源能力。 

項目合作

僑民項目

項目背景
20世紀70年代,開發中國家在其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高水平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而世界上的許多科技和管理人才都出生於開發中國家,其中許多人已在國外永久定居。針對開發中國家人才外流狀況,滿足開發中國家對高水平管理經驗和技術的需求,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於1977年建立了通過海外僑民回國傳授技術(TOKTEN)項目,其宗旨是利用旅居國外僑民中的各種高級管理和技術人員,在不領取工資報酬的情況下,為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各種方式的短期服務。1980年,中國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幫助下建立了TOKTEN項目。
項目特點
·專家不計報酬,具有志願奉獻精神;
·華人專家屬炎黃子孫,對中國有深厚的感情,有促進中國現代化建設,振興中華的強烈願望;
·大部分華人專家懂中文,通曉中國國情,在交流和培訓方面有天然優勢。共同的語言和傳統使聘請單位更容易接受專家的意見;
·華人專家服務結束後,一般都有後續活動,如與聘請單位繼續保持聯繫,寄送技術資料、安排國內人員出國進修或訪問等。
項目在中國
我國自1980年開始利用TOKTEN項目聘請專家。截止2002年止,共聘請華人專家2000多名。服務領域涉及到環境、能源、水資源農業工業金融貿易經濟交通公共設施、文教衛生、法律等領域。二十年來的實踐證明,該項目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顯著效果。為我國人才引進、對外交流與合作起了積極的作用。
支持領域
涉及環保、交通、石油、煤炭、太陽能、原子能、水利、農業、林業、畜牧、漁業、化工、機械、電子、建築、複合材料、航空航天、氣象、地質、地震、遙感、冶金建築紡織、生物工程、服裝、藝術、圖書、食品、旅遊、金融、貿易、法律、稅收、房地產、教育、衛生、人口統計、公共設施。
項目支助說明
·專家如攜親屬來華,其親屬的一切費用自理。

招聘項目

項目背景
1985年為更好地利用外國高級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又建立了高級技術顧問招聘(STAR)項目,向開發中國家輸送外國高級科學技術和管理專家,在不領取工資報酬的情況下,為其提供各種方式的短期服務。服務期限一般為一至四周,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為專家提供旅費和部分生活津貼,接待單位負擔部分當地接待費用。
項目特點
·專家不計報酬,具有志願奉獻精神,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支付專家國際旅費和部分在華生活津貼。用人單位僅負擔專家在華服務期間的交通和部分當地接待費用;
·項目靈活及時,由政府執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駐華代表處給予協助,申請周期短;
·專家工作有後續性。如與聘請單位保持聯繫,寄送科技材料或以其它形式繼續合作等;
·STAR專家服務領域廣泛,其來源沒有國家、地域的限制。
項目在中國
我國自1985年開始利用STAR項目聘請專家,截止至2002年止,共聘請近4000名外國專家來華進行諮詢、培訓、研討等服務,涉及能源、環保、扶貧、水資源、農業、工業、金融、貿易、經濟、交通、公共設施、文教衛生、法律、生態旅遊等領域。專家大部分來自已開發國家. 近幾年,東歐、獨立國協、東南亞國家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來訪專家的數量也有所上升。十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該項目取得了顯著效果。此項目已經成為我國人才引進的一個重要渠道。
支持領域
涉及環保、交通、石油、煤炭、太陽能、原子能、水利、農業、林業、畜牧、漁業、化工、機械、電子、建築、複合材料、航空航天、天文、氣象、地質、地震、遙感、冶金、建築、紡織、生物工程、服裝、藝術、圖書、旅遊、金融、貿易、法律、教育、衛生、企業管理、公共設施、扶貧。
項目支助說明
·開發署為通過上述兩個項目來華服務的專家提供由專家住地至中國服務城市最直接的往返經濟艙機票。機票由交流中心指定的航空服務代理統一辦理;
·開發署為專家提供在華工作期間的部分生活費(具體標準由開發署根據專家服務的地區和當地生活費指數確定),申請單位負擔專家在華期間的服務城市內交通及不足部分生活費用;
·根據開發署規定,上述項目的專家在服務期間發生疾病、工傷、事故、死亡等產生的費用由專家所在國醫療保險機構負擔,開發署不予負擔。專家年齡超過65歲,申請單位應向交流中心提供專家健康保函;
·專家如攜親屬來華,其親屬的一切費用自理。  

志願精神

聯合國際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同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的合作。早在1981年,中國政府代表即與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代表在北京簽約,決定互派志願人員。外經貿部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在華發展業務的官方合作機構,也是UNV項目的執行機構。交流中心同時也是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的中方合作夥伴。迄今為止,該組織向我國派遣了來自不同國家的210餘名志願人員。他們有的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工業已開發國家,也有來自菲律賓緬甸模里西斯等其他開發中國家。這些志願人員在廣泛的技術領域內,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特別是改革開放初期,在教學改革方面,他們為我國提高外語教學水平和為滿足對外開放的需要培養大批外語科技、管理人才,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的進一步深化,中國的發展已能夠滿足自身對外語人才、隊伍建設及外語教學的需要,且在中國很多地區,其他一些國際組織也還在開展語言教學的援助項目。聯合國志願人員項目已基本實現這一初定目標。1997年以後,在中國合作框架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發展框架的指導下,聯合國志願人員項目將援助重點轉移到促進國家能力建設和機構建設,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相關領域。截止目前,通過聯合國志願人員項目及其它開發署和國際援助機構基金項目下,共引進國際志願人員40餘名,涉及扶貧、參與式發展、小額貸款、環境保護、再生能源利用、婦女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署區域國際合作項目管理及實施等領域。

人員輸送

在接受國際志願人員的同時,中國又積極地選派中國的志願人員到別的開發中國家去工作。20年來,已有160多名來自各行各業的高級技術和專業人員以聯合國志願人員的身份到35個開發中國家工作,涉及農業、水利、醫療衛生、工程建設、計算機、管理和經濟體制改革等許多領域。中國的志願人員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吃苦耐勞,技術精湛,深受工作單位、所在國政府和人民的歡迎,也受到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的肯定與好評。他們為加強我國與聯合國機構和廣大開發中國家的合作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中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又是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人力資源豐富,改革開放以來二十餘年的實踐經驗和一些實用技術都是其他開發中國家所樂於接受的。我國科技和管理人員語言能力和自身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我國對外提供聯合國國際志願人員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和人才基礎。

本國人員

為配合我國扶貧攻堅計畫和經濟發展從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戰略,在國際志願人員引進項目的基礎上,中國首次啟動了聯合國本國志願人員項目,即中國專業人員受聘於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在中國境內提供志願服務。
1997年6月以來,已有近50多名本國志願人員被派遣到內蒙古呼和浩特、河南鄭州湖北恩施、四川儀隴、重慶萬州、貴州興仁、山東青島等地區服務,服務範圍涉及向貧困人口提供法律援助、推廣農、牧業高新技術幫助扶貧、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發展、小額信貸、水利及水土保持、性別意識、和信息技術等領域,及1998年聯合國糧食計畫署就長江大區域洪災對災民的糧食發放等。聯合國本國志願人員項目的開展,有效地促進了貧困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發展,提高了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加強了當地的能力建設,使扶貧進程得以持續發展;與此同時,該項目的順利實施,使貧困人口的法律權利得到保障,並有效地提高了公民的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