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代建築》是201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古代建築
- 作者:宋衛忠
- 出版時間:2018年
-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 ISBN:9787200138733
- 類別:中國古建築與施工技術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北京古代建築》是2018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北京鼓樓、鐘樓,又稱“北京鐘鼓樓”,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鐘樓灣臨字9號,是元、明、清三代的報時中心,始建於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重修,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重修鼓樓,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鐘樓 [2]。 北京鼓樓、鐘樓是北京中軸線的組成部分,包含北京鼓樓、北京鐘樓兩幢古建築。北京鼓樓呈...
一種觀點斷定,城牆是古代防禦的工事,現今已完全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並正在日益阻礙和限制著城市交通的發展……另一種觀點則是專家學者的聲音。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和其學生羅哲文和留英建築專家陳占祥提出了"梁陳方案"。該方案建議,在北京城西再建一座新城,而長安街就象是一根扁擔,挑起北京新舊二城,新城是現代中國...
歇山頂,灰筒瓦綠琉璃瓦剪邊,重檐堡壘式建築。正陽門作為北京僅有的一座城樓、箭樓保存完好的封建帝都之門,既是歷史文化遺存,也是北京古都特色的絕佳載體,人文蘊含深厚。正陽門作為不可再生的文物資源,以其無聲的建築語言,不僅向世人展示出封建社會都邑城垣中的一個局部,而且,在古代建築、文化藝術、民俗禮儀、...
月壇現存建築有具服殿、鐘樓、拜台欞星門,外壇牆呈形,原周長786米,壇牆東、北面各開天門一座,均面闊三間,北壇門東有角門一座。 月壇選位、規劃、建築以及祭祀禮儀和祭祀樂舞均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設計,突破了中國傳統的中軸線為主的格局。1984年5月24日,月壇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北京市...
北京孔廟進士題名碑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孔廟歷經7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遺留下來的文物,成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和孔子儒學的重要史料和實物。北京孔廟作為孔子文化聚集與積澱的場所...
文淵閣是北京故宮中最大的一座清代皇家藏書樓,閣制仿自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閣,是中國古代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反映了清代宮廷建築在工程設計和建造藝術上的高度技巧和水平,對於研究中國清代藏書文化和建築歷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文淵閣在內的北京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
宣武門內的天主堂,是北京的第一座教堂。明萬曆二十九年,義大利人利瑪竇遠涉重洋入京傳教,萬曆皇帝準其留京。數年間,利瑪竇遍游京師,1605年擇吉地,在宣武門內建“禮拜堂”。當年的禮拜堂雖然宣揚基督教,但仍是中國傳統建築樣式。清順治七年,當時任職欽天監的德國人湯若望將禮拜堂改建成西洋建築樣式,俗稱“南堂...
北京四合院的營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理念。院落的進深、開合,及大門、影壁、屋飾等細節上,均鮮明地反映了古代民居的等級色彩。家庭成員及仆傭分別住在正房、耳房、廂房、倒座房,通過建築的位置、朝向、寬窄、高低不同體現著地位和等級的差別,各向房屋又連線為統一的整體,尊卑有序,折射出傳統社會家庭組織的倫理內涵,...
園西出大西門為西花園,有湖泊四處,湖邊散落有討源書屋、觀德處、承露軒等建築,為幼年皇子居住之所。特點 從形制和景觀上來看,暢春園融合了江南園林和北方宮廷園林的特點,是北京西郊第一座兼有施政和遊樂雙重功能的離宮型園林。暢春園以園林景觀為主,建築樸素,多為小式卷棚瓦頂建築,不施彩繪。園牆為虎皮...
1957年10月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公布了包括雍和宮在內的北京市第一批39個文物保護單位。布局結構 雍和宮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從飛檐斗拱的東西牌坊到古色古香東、西順山樓,共占地面積66400平方米,有殿宇千餘間。寺院建築布局完整,規制合乎梵宇伽藍。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門前鋪設輦道,顯盡皇家...
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者秉承這一思想,在建築中融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使建築成為不只是人們生活活動的空間,還成為了自然的象徵。天圓地方 中國自古即有“天圓地方”的觀點,人們將這一觀點用在了建築上,就出現了一些方圓套用的建築形式。在北京的國子監中,就有一明顯的建築——國子監辟雍。“乾隆四十八年,皇上始命...
清代定都北京後,大量吸收漢文化,完全承襲了明代北京城的建築風格,對北京的居住建築四合院也予以了全部繼承。清王朝早期在北京實行了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城內的漢人全部遷到外城,內城只留旗人居住。這一措施客觀上促進了外城的發展,也使內城的第宅得到進一步調整充實。清代最有代表性的居住建築是宮室式第宅,這就...
殿前露台上設有時辰碑亭和齋戒銅人亭,銅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齋戒”二字的銅牌,相傳是仿唐朝宰相魏徵而制(魏徵以敢諫著稱)。正殿後是五間寢宮,為皇帝祭祀前齋戒的地方。建築特點 齋宮是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在皇室的各種祭祈建築中,都建有齋宮,現存最完整的齋宮建築是北京天壇的齋宮...
建築及旅遊 周圍建築 登上端門城樓,太廟和社稷壇明清園林景觀一目了然(常年每日8時至18時開放票價10元)。對喜好中國古代建築,明清園林、書畫藝術的遊客一定不虛此行。旅遊 端門至午門占地面積30680平方米。御道兩側共有左右朝房100間。明清兩代是六科垣舍,也稱六科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
加之園內用各色卵石鑲拼成各種圖案的路面,更是使得御花園形成了從地面到低空的園林小品,從中空的園林建築到高空的山頂建築的多空間和多角度景觀。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御花園在內的故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御花園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北京故宮...
古觀象台(Ancient Observatory),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裱褙胡同2號,始建於明正統七年(1442年),是明清兩代皇家天文台,同時也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1956年古觀象台以“北京古代天文儀器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古觀象台為磚砌高台建築,上窄下寬,平面呈方形,台基中部黃土夯築,底部邊長24.6米,台基高為...
窗後設有窗栓,閉窗可以上栓固定。箭樓是很科學的古代軍事建築。明清時箭樓兩側城牆上,還各建有配房一座,今除西門尚存之外,他處皆毀。其配房為硬山磚木結構,面闊三門,面向城內一側設門窗,並有廊柱。面對城外一側,設三高窗,視窗甚小。這種配房,如同馬面上的敵樓,可以加強瓮城左右城角的防禦。
角樓除了有裝飾作用以外,在中國古代的建築中它的防禦性作用也是一大考量,結合現存紫禁城中的四角來看,居高臨下,便於瞭望偵查敵情。建造傳說 角樓的建造還有這么一個傳說。當時明朝的永樂皇帝朱棣特意要求管工大臣要在北京紫禁城的四個犄角上,蓋四座樣子特別美麗的角樓,每座角樓要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管工...
在建造工藝上,結合中國古代傳統建築精華,造就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史上的巔峰之作。在《圓明園內工則例》和“樣式雷圖檔”中,也記載了圓明園建築遺址的歷史,為研究中國的傳統建築形制和建造工藝提供了科學資料。圓明園遺址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曾被稱為“萬園之園”,匯聚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精華,並且融合西洋建築...
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北端,東城、西城兩個區域的分界點,面臨長安街。對面是天安門廣場以及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中國古代最壯麗的城樓之一。以傑出的建築藝術和特殊的政治地位為世人所矚目。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裡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