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元代建都北京,大規模規劃建設都城(1276年)起,四合院就與北京的宮殿、衙署、街區、坊巷和胡同同時出現了。當時,元世祖忽必烈“詔舊城居民之過京城老,以貲高(有錢人)及居職(在朝廷供職)者為先,乃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分給遷京之官賈營建住宅,北京傳統四合院住宅由此開始大規模形成。
明攻占元大都後,把都城從南京遷到北京,明朝的建都並沒有捨棄元大都的舊城,而是對元大都的城垣進行了修復,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明朝都城。當時為減少工程量和縮短防線,將原來元大都城北五華里的區域劃出了明城城外,並且還分別從浙江、山西等地遷進數以萬計的富戶,大大地推動了當時北京經濟的發展及城市面貌的變化。明朝的居住區與元大都時期基本相仿,道路也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胡同劃分為長方形的居住地段,間距約為70米左右,中間並列建造四合院。四合院規整連續,占滿整個地段。當時的城市空間並不強調公共生活,在整個街坊中很少設有公共空間和集中綠地,所以在居住街坊中人們更關注自家宅院的建設,在宅院內種植各種花木。
清朝建都北京後,整個城市格局沒有發生變化,並且基本沿用了明代的建築風格。但是因為火災或者地震等自然力量的破壞,很多建築在當時還是進行了重修。清朝早期實行了旗民分城居住制度,令城內的漢人全部遷到外城,內城只留滿人居住,建造了許多王親貴族的府邸,這一措施客觀上也促進了外城的發展。
在明清時期,北京城的四合院約占民居的一半,已經發展到四合院的鼎盛時期。明清四合院很好地繼承了元代四合院的風格,並且在新的形勢下不斷發展完善,表現出一些不同於元代四合院的地方:比如明清的四合院取消了元代四合院中的工字形平面,改為由正房、東西廂房和抄手遊廊圍合成的四合式平面;明清四合院減小了前院面積,擴充了後院的面積,使空間中心放在了後院,這裡也是四合院最中心的生活區域,使空間布局更趨合理;另外,四合院的宅基面積也普遍減小。
清朝末期,外族人侵,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衝擊,北京四合院建築也受到影響,出現了一些中西合璧的四合院建築形式。在傳統四合院的基礎上加人西式建築的裝飾元素,比如形成了特定時期的“圓明園式”四合院大門。
新中國成立以後,為適應新的城市發展需要,很多北京四合院的使用性質發生了變化,有些四合院變成公共用房。使用性質的變化使得很多四合院因為功能的需要而被改造。即便還是私人居住的四合院,也在城市快速發展的今天發生了很大變化,並顯露出很多現實問題。北京城市外來人口的急劇增加,大量四合院出租,原來獨門獨戶的四合院逐漸變成了“大雜院",居住條件惡劣,已完全找不到原來四合院的幽靜和安逸之感。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四合院空間更是面目全非。
工藝特徵
文化
北京四合院的營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理念。院落的進深、開合,及大門、影壁、屋飾等細節上,均鮮明地反映了古代民居的等級色彩。家庭成員及仆傭分別住在正房、耳房、廂房、倒座房,通過建築的位置、朝向、寬窄、高低不同體現著地位和等級的差別,各向房屋又連線為統一的整體,尊卑有序,折射出傳統社會家庭組織的倫理內涵,具有重要的社會學意義。北京四合院的灰牆灰瓦構成了北京城的基本城市色彩,形成了京城特有的民居文化情調。
類型
北京四合院,因規模大小、等級高低的差別,受地理環境限制,形成多種多樣的類型。常見以下幾種類型:一進院落、二進院落、三進院落、四進院落、複合型院落等。其中,一進院落為基本型四合院,屬小型四合院;二進院落和三進院落,屬中型四合院;四進院落和複合型院落,屬大型四合院。三進院落,為標準型的四合院。
格局
四合,“四”指東、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圍在一起,形成一個“口”字形的結構。經過數百年的營建,北京四合院從平面布局到內部結構、細部裝修都形成了京師特有的京味風格。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 計算,全部面積約200㎡。
四合院有正房(北房)、倒座(南座)、東廂房和西廂房四座房屋在四面圍合,形成一個“口”字形,裡面是一個中心庭院,所以這種院落式民居被稱為四合院。
細節
四合院的細部設計四合院的檁、柱、梁、檻、椽以及門窗、隔扇等等均為木製,木製房架子周圍則以磚砌牆。樑柱門窗及檐口椽頭都要油漆彩畫,雖然沒有宮廷苑囿那樣金碧輝煌,但也是色彩繽紛。牆習慣用磨磚、碎磚壘砌,所謂“北京城有三寶……爛磚頭壘牆牆不倒”。屋瓦大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檐前裝滴水,或者不鋪瓦,全用青灰抹頂,稱“灰棚”。
工藝流程
四合院的正房、耳房、廂房、倒座房等牆體按部位主要有前檐檻牆、山牆、後檐牆、腿子等部位,其中山牆、後檐牆、腿子又分為上身牆和下鹼,下鹼或檻牆多採用(大亭泥)乾擺牆,上身部分採用(小亭泥)絲縫做法;襯裡牆採用的材料比較多,有加氣混凝土磚、頁岩磚、灰沙磚、混凝土空心砌塊等,牆體外觀一般採用古建傳統工藝技術和古建傳統材料,基本保持著傳統的做法。
四合院牆體的厚度通常在500mm左右,其中建築的山牆最厚,厚度可達到600—700mm,四合院建築牆體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外側乾擺或絲縫部分是由古建傳統材料砌築,里側的背里牆體採用操磚砌築,背里牆體與乾擺或絲縫牆要留有20mm左右的灌漿口,來灌注水泥漿,外飾牆體與背里牆體要求有可靠地連線,通常採用拉結筋來滿足。牆體中部,可放置保溫材料,通常採用EPS板或XPS板。
通常採用將保溫材料設定在古建牆體與襯裡牆體之間的做法,保溫板與背里牆體可採用聚合物砂漿粘接也可採用固定釘固定法,並與背里牆體用S型拉接鋼筋固定,拉接鋼筋@500—600mm;保溫板外側設定φ4— 6mm@400—600mm的鋼筋網,同時用S型鋼筋@500—600mm連線外側古建傳統材料——亭泥磚(大亭泥磚、小亭泥磚),磚體的內表面切割成溝槽,其餘五面按傳統工藝磨磚(俗稱五扒皮),拉接鋼筋插入磚的上下縫隙之間,然後按@500——600mm灌注1:1水泥漿,施工時要保證水泥漿灌注飽滿為止,灌漿施工時要注意保證外牆的整潔不要污染牆面。
在北京,四合院建築的屋面結構主要有木基層和鋼筋混凝土屋面兩種。
木基層屋面
在木望板鋪完後,採用麻刀灰勾抹望板縫,如果縫隙過大,需要採用木條進行補齊,然後開始做護板灰。傳統屋面的苫背層主要包括:護板灰、屋面泥背、青灰背。望板用麻刀灰勾縫,護板灰通常為大麻刀灰,平均厚度15—20mm,七八成乾後,可以繼續做下道工序。泥背通常採用摻灰泥,配比為黃土:白灰=5:5,平均厚度50—100mm,分2次完成並壓實。泥背完成後約七八成乾,開始做青灰背,平均厚度30mm,配比為白灰:青灰:麻刀=100:8:3,麻刀應選用優質材料,壓光壓實,表面無裂紋。最後摻灰泥宜(合瓦或筒瓦)青灰背的施工質量非常重要。
鋼筋混凝土屋面
鋼筋混凝土屋面苫背層的基礎底板為鋼筋混凝土現澆屋面板,為了減輕屋面荷載,多數屋面做法取消了泥背及青灰背層,相應增加了屋面防水層和保溫層,這是為了確保屋面的防水效果,也是對傳統屋面做法及工藝的改進措施。
屋面鋪設
四合院的瓦面一般有合瓦屋面和筒瓦屋面,合瓦屋面的屋脊為清水脊形式,筒瓦屋面多採用過龍脊形式,雖然屋面工程在苫背層做法方面有了一定的改進,但是屋面宜還是遵守傳統的施工工藝做法,採用摻灰泥宜(合瓦或筒瓦),瓦面的整體外觀依然為古建傳統式樣。當屋面坡度陡而且長度大於5m 時,為了防止屋面瓦件的下滑,必須採取一定的防滑措施,通常採用在屋面設定鋼筋網,將瓦件與鋼筋網用銅絲栓牢。
四合院單體建築的台明及台階一般採用青白石,包括台明石、陡板石、埋頭石、垂帶、台階踏步、硯窩石等石活。
台明、陡板的背里牆一般是由基礎牆直接砌築上來的,但是,基礎牆砌到室外地面的標高時,應考慮陡板的尺寸及陡板所用的材料的尺寸留出面層的位置,這時基礎牆起到了古建牆體背里牆的作用,因此在砌築基礎牆的時候高出地面的部分應考慮石材的安裝尺寸。另外,還應考慮在台明的轉角處預留出埋頭石的位置,依據設計圖紙埋頭的厚度,常規的埋頭尺寸為130—150mm厚,上面的階條石和金邊石壓在上面,比埋頭石寬出5—8mm。石材的安裝及與磚牆之間多採用1:1水泥漿灌注,從而保證石材與牆體連線的牢固性。
傳統古建四合院的門窗多為木製門窗,四合院各建築的門窗多為支摘窗形式,上邊為支摘窗、下面為固定窗。房門多為四抹隔扇門或者四抹單扇門。門窗玻璃為3mm,支摘窗為一玻一紗,固定的部分為單層玻璃窗。紗扇一般為古建傳統欞條形式,明間的門一般為隔扇門形式。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北京四合院雖為居住建築,卻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載體。
首先,北京四合院的營建是極講究風水的,從擇地、定位到確定每幢建築的具體尺度,都要按風水理論來進行。風水學說,實際是中國古代的建築環境學,是中國傳統建築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百年來一直指導著中國古代的營造活動。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裝修、雕飾、彩繪等,處處體現著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一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壽字組成的雕飾圖案,寓意“福壽雙全”;以花瓶內安插月季花的圖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於門管、門頭上的吉辭祥語,附在檐柱上的抱柱楹聯,以及懸掛在室內的書畫佳作,更是集賢哲之古訓,采古今之名句,或頌山川之美,或銘處世之學,或詠鴻鵠之志,風雅備至,充滿了濃郁的文化氣息,登斯庭院,猶如步入一座中國傳統文化的殿堂。
再次,北京四合院的文化內涵豐富,全面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居住觀念。僅以小四合院為例,這種院落非常適合有兩三輩人的家庭居住,通常是長輩住正房,晚輩住廂房,南房作客廳、書房。院內,四面房子都向院子中間開門,一家人在裡面和親和美,其樂融融。
最後,北京四合院能在歷史上存在數百年,是因為它具有其他住宅建築難以並論的優點。
傳承現狀
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北京四合院遭到很大破壞,其營造技藝因現代建築方式的衝擊也日漸失傳,保護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已成為當務之急。
傳統建築的許多做法已經失傳,雖有很多傳統建築類型的營造技術和工藝仍在各地延用,但大多是通過師徒之間的言傳身教的方式來傳承,所以對北京四合院傳統營造技藝的傳承和發揚任重而道遠。
保護措施
20世紀80年代,北京市明確提出對北京舊城整體保護以及歷史文化區的保護問題,關於四合院居民,首次提出成片保護的構想。
1982年,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方案中,把西城西四北1-8條,東城南鑼鼓巷等地區列入四合院成片保護區範圍。
1990 年,城市規劃又提出在舊城區劃分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2000 年把劃定25片保護區的規劃構想上報市政府,市政府於2002年批覆實施,2004 年城市規劃又把舊城歷史文化保護區的數量範圍由25片增加到33片,並被市政府批准實施。
1993年,國務院關於《北京城市總體規劃》( 1991年一2010 年)的批覆確立了“整體保護”理念,建立從單體歷史建築、寺廟、風景區到城市格局、商業區、街區、胡同、傳統四合院居住區及傳統生活場最及京味文化和風土民情等無形文化的整體保護體系。
社會影響
2016年,北京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歷時5年編纂的《北京四合院志》,近日由北京出版集團出版。該書系統梳理了北京四合院的緣起形制、文化理念,記載了北京四合院的保護利用和嬗變,其中記述的形制保存較為完整的923座院落,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民居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