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建築

京派建築

京派建築是中國北方建築的典型,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京派建築的歷史地位。京派建築每一處雕飾,每一筆彩繪,在歷經幾百年的滄桑歲月後,仍是北方文化的無價之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派建築
  • 三要素:三要素經濟、適用、美觀
建築簡介,內涵情懷,典型案例,

建築簡介

中國北方建築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而京派建築里最典型的便是北京的四合院了。它歷經700多年演變而來。
歷史上,在老北京四九城里,曾有千餘條胡同,京城內的民居四合院就散布在條條的胡同里。
不論是王公貴戚還是平民百姓,都與四合院有著割捨不斷的聯繫。胡同四合院也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要素之一,是平民百姓生活、勞作的載體,有著深厚的歷史價值。
四合院的選址、裝修、雕飾、彩繪,處處體現著源遠流長的民俗民風和傳統文化,表現特定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幸福、美好、富裕、吉祥的追求。
四合院凝聚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共同的記憶,庭院方闊,尺度合宜,院內親切寧靜,有著古樸濃厚的生活氣息。
除四合院外,宮殿建築也是京派建築的代表作,其中故宮是宮殿建築的問鼎之作,
也代表了傳統建築藝術的最高水平。它可以看做是一個巨大的四合院,功能更廣泛,分工更明確,給人以皇家威嚴之感。
中國宮殿是古代帝王所居的大型建築組群,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建築類型,宮殿建築注重皇權的凸顯,各區域等級劃分明顯。故宮就像一個放大n倍的複雜版四合院,不過在禮制上複雜得多,有“前殿後寢”、“三朝五門”、“左祖右社”等講究,裝飾細節之豪華,代表著當時頂尖的建築藝術水平。

內涵情懷

人文觀念
建築承載的是悠悠歲月的痕跡,是某段特殊歷史期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的映像。京派建築以其特有的語言訴說著泱泱大國的思想理念。
天人合一
春秋時代的老子就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觀點。這正是中國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者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的看法,指明了人與自然有共同的根源,是對“天人合一”思想的明確表述。中國古代的建築設計者秉承這一思想,在建築中融入人們對自然的認識,使建築成為不只是人們生活活動的空間,還成為了自然的象徵。
天圓地方
中國自古即有“天圓地方”的觀點,人們將這一觀點用在了建築上,就出現了一些方圓套用的建築形式。在北京的國子監中,就有一明顯的建築——國子監辟雍。“乾隆四十八年,皇上始命於國子監營建辟雍,……又北為圜河,中疊石為方基,其上建辟雍殿七楹,周阿重檐,戶牖洞達,翼以崇廊,四出陛,六級”。方形的辟雍殿建在環形河水之中,正是“天圓地方”思想融入建築的一個典型代表。
受這些思想的影響,“人法自然”成為北京傳統建築的一大特色,人們從形形色色的建築中就能感受到自然之所在,這也正是京派建築文化性的體現。
數字暗示
京派的各類傳統建築也是向後人展示中國古代數字成就的最佳場所。中國古人喜用陽數,在各種建築中,都不能缺少陽數的體現。以北京天壇為例,天壇是皇家祭天之所,可謂人與天交流之處。
在這裡,對陽數的運用多且突出。“上成徑九丈,高五尺七寸;二成徑十有五丈,高五尺二寸;三成徑二十一丈,高五尺。上成石面九重,自一九環 ,遷加至九九;二成自九十,遷加至百六十有二;三成自百七十有一,遷加至二百四十有三:合一三五七九陽數”。
除了使用陽數,中國古人還喜歡使用各種數字表示各種寓意,在建築上體現數字的含義,也是京派建築文化的特色之一。除此以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封建倫理綱常以及各種禮制等在建築上的反應。
技術內涵
中國傳統建築中的牆只是用來隔斷內外、劃分內部空間的,並不承重,故而有“牆倒屋不塌”的說法。真正擔負承重角色的卻是木質結構,以木材作立柱和橫樑,成為一付梁架。多付梁架通過橫木相互牽搭,就形成了“間”的主要構架,以承托重量。
在木結構的建築中,斗拱是其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在一付梁架上,在立柱和橫樑交接處,在柱頭上加上一層層逐漸挑出的稱作“拱”的弓形短木,兩層拱之間用稱做“斗”的斗形方木塊墊著。這種用拱和斗綜合構成的單位叫做“斗拱”。
斗拱不僅可以承托梁枋,還可以承托出檐,可以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寬度。這種結構同時也就成為了梁間檐下的裝飾。在傳統京派建築中,斗拱隨處可見,從普通四合院的房頂到故宮太和殿的殿頂,都是不可或缺的建築部分。
藝術內涵
北京是封建都城,有大量的皇家建築,這些皇家建築在各方面都代表了當時全國的最高水平,其藝術表現力也是最強的。北京的建築不論是色彩的使用、建築的布局還是建築裝飾,都充分展示了建築本身的藝術性。
北京城的色彩以灰色為主,在灰色中點綴著紅黃綠三種顏色,這三種顏色則是皇家以及官府才可以用的顏色。紅黃兩種暖色與綠藍兩種冷色放在一起可以相互襯托,顯得分外鮮明、活躍、效果醒目而突出。紫禁城建築正是運用了這種對比規律,在藍天下用一色金黃色琉璃瓦,用青綠彩畫和大紅的柱子、門窗,用白色的石基座和深色的地面形成了藍與黃、綠與紅、白與黑之間的強烈對比,造成了宮殿建築極為富麗堂皇的總體效果。
除色彩和裝飾之外,建築藝術還體現建築形態上。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建築天寧寺塔造型優美,有嚴格的比例法則。十三層塔檐逐 層收減,使密檐部分形成強烈規整的節奏。密檐以下的塔身,自身的門窗與雕塑有一定組合規律,但總的旋律是舒展自由的。上部的塔剎與下部的塔基通過疏密相間的線條組合,構成豐富的韻律,又與整齊的密檐節奏取得平衡。

典型案例

四合院
中國北方建築以京派建築最為典型,而京派建築里最典型的便是四合院了。四合院,就是以正房、倒房、東西廂房圍繞中間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傳統住宅的統稱。
四合院的基本特點是按南北軸線對稱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門一般開在東南角,門內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內的活動。正房位於中軸線上,側面為耳房及左右廂房。正房是長輩的起居室,廂房則供晚輩起居用,這種莊重的布局, 亦體現了華北人民正統、嚴謹的傳統性格。
北京的四合院以它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營建方式,成為中國北方四合式民居建築的代表,是中國民居建築史上的一塊瑰寶。
故宮
作為京派建築的宮廷界代表,故宮是最能體現建築是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持續性藝術的範例。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三大殿、後三宮、御花園都位於這條中軸線上。整個故宮,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故宮建築屋頂滿鋪各色琉璃瓦件。主要殿座以黃色為主,綠色用於皇子居住區的建築。其它藍、紫、黑、翠以及孔雀綠、寶石藍等五色繽紛的琉璃,多用在花園或琉璃壁上。
太和殿屋頂當中正脊的兩端各有琉璃吻獸,穩重有力地吞住大脊。吻獸造型優美,象徵吉祥和威嚴,是構件又是裝飾物。
傳統的京派建築設計意境高遠、內蘊深厚,是傳統中式建築文化的經典傳承。在經歷了數百年的洗禮後形成了自己固有的建築特徵。聚落而居的人們在適應生活的過程形成自己特有的建築風格,了解各流派建築特徵,了解建築的特徵中體現出的中國的文化,也是對古人智慧傑作的最大敬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