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校前身,合併之後,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誌,校園文化,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歷史發展 1937年,北平市立高級商業職業學校設立。
1946年,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設立。
1958年,北京機械學院成立。
1972年,北京機械學院遷往陝西與陝西工業大學合併組建了陝西機械學院,部分以印刷專業為主在北京黃莊成立了
北京印刷學院 。
1986年,陝西機械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和北京機械工業管理專科學校合併成立北京機械工業管理學院。
1998年,學校劃轉北京市管理。
1978年,第四機械工業部1915所舉辦北京大學第二分校。
1985年1月,經國家
教育部 批准,學校更名為北京信息工程學院。
1996年12月,原
電子工業部 所屬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電子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北京成人電子 工業學院三所在京院校合併成立新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
2000年,學校劃轉北京市管理。
合併之後 2003年8月21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決定由原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合併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008年3月26日,教育部批准正式設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學。
2011年9月,學校獲批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6年12月,學校獲評為首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學校首次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 (簡稱“111計畫”)。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機電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等14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體育部、計算中心、機電實習中心、電子信息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和繼續教育學院等教學機構,擁有39個本科專業。
院系名稱
本科專業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工業工程、車輛工程
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自動化學院
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智慧型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
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
信息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安全、電子商務、審計學、管理科學
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
行政管理學、傳播學、網路與新媒體
外國語學院
英語
理學院
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統計學、數理實驗班
其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交流學院
參考資料:
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專任教師916人,其中58.95%具有博士學位,54.59%具有高級職稱;雙聘院士11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個;全國優秀教師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北京學者2人,長城學者6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1人,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8個,北京市教學名師14人,北京市屬市管高校創新團隊27個、創新人才15人,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人才強教深化計畫骨幹教師107人;北京市海外高層次人才4人,北京市屬高校人才強教計畫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3人。兼職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346人。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高等數學教學團隊(許曉革)
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 電子信息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教學團隊(李鄧化)、工商管理專業教學團隊(曲立)、工程圖學教學團隊(王建華)、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教學團隊(董明利)、機械設計教學團隊(郝靜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周金和)、軟體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劉建賓) 等
教學建設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北京市屬高校首批“一流專業“1個,3個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4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個專業獲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單位1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北京市校外人才培養基地5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 :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子信息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中興通訊有限公司實踐教育中心(通信工程學院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合建)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 :自動化、通信工程、網路工程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自動化、通信工程
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京市特色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文管綜合實踐教學中心
北京市屬高校一流專業 :測控技術與儀器
北京市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以信息類為主的特色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北京市精品課程: 機械原理、工程製圖、資料庫系統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等數學、運營管理
2009年-2014年,學校取得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一等獎4項、二等獎9項、列入國家級規劃教材選題17本、市級精品教材16本、出版教材113部。學生在全國及北京市各類學科競賽中獲獎達935人次。
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我國高等教育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新問題與對策研究及實踐
2011年學校獲批“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項目,這個項目成為擁有北京高等學校產學研聯合研究生培養基地的市屬高校之一。2007年、2008年、 2009年連續三年榮獲“首都文明單位”稱號。
學校積極開展各類學科競賽和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每年參與學生達8千多人次,學生在全國和北京市各類學科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學生連續兩年獲得中型機器人足球世界盃賽冠軍、連續三年獲得Honda節能競技大賽唯一的最佳技術獎。同時學校的無人機團隊,榮獲第二屆中航工業杯無人機大獎賽創意優秀獎,並已連續兩年與各省專業省隊同台競技,摘得2v2空戰金牌和F3A特技項目一等獎。此外,成功舉辦“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杯”第十屆全國機器人大賽暨2010年FIRA世界盃機器人大賽中國隊選拔賽。2012年被北京市教委指定為北京市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常設承辦單位,2012年9月成功舉辦首屆北京市大學生機器人大賽;2013年10月成功舉辦華北五省機器人大賽。
第17屆Robocup機器人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 2013年6月24—6月30日在荷蘭埃因霍溫舉行的第17屆Robocup機器人RoboCup機器人世界盃中型組比賽中,由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戈新生率領的該校機器人足球隊“Water”,經過三輪小組循環賽和四強淘汰賽共13場比賽的激烈角逐,決賽中通過加時以3:2的比分戰勝衛冕冠軍、東道主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隊,重新奪回2012年曾失去的‘世界盃’冠軍,實現了四屆比賽三奪桂冠的壯舉。
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一級學科碩士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43個,4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種類、8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有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重點建設學科9個,北京高精尖學科1個。
北京市重點學科: 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與機械、技術經濟與管理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 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 套用數學、測試計量與儀器、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套用技術、企業管理
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 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套用技術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個)
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1個) 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
導航制導與控制
網路信息檢索與內容理解
金融學
會計學
企業管理
套用數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安全
智慧型感測與信息處理
生物感測與醫學儀器
數字文化傳播
機械設計理論
先進裝備動力學及控制
先進制造設備 工業設計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機械工程
計算機技術
控制工程
物流工程
工商管理(MBA)
截至2019年6月,學校已與近80所國(境)外高校建立校際合作關係,是“一帶一路”中波大學聯盟首批成員。聘請11位國外大學校長擔任校學術委員會榮譽委員,聘請蒙代爾等46位世界知名學者擔任榮譽教授,聯合清華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牽頭成立先進光電子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國家“111計畫”。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9年4月,學校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1個,其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6個、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高校工程中心1個,參與建設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參與建設北京高精尖中心1個,參與建設北京實驗室3個,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原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
國家“111計畫”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先進光電子器件與系統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現代測控技術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光電測試技術實驗室
感測器實驗室
機電系統測控實驗室
網路文化與數字傳播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光電信息與儀器工程研究中心
機械工業重點建設實驗室
多軸複合工具機關鍵部件研究套用技術實驗室
現代測試技術實驗室
財政部與北京市共建開放實驗室
TRS軟體開放實驗室
計算機系統開放實驗室
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
信息與通信系統實驗室
信息獲取與檢測實驗室
參考資料:
科研成果 2007至2009年,連續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2017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項。2018年,發明專利授權數96項,近兩年新增省部級獎項10項。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 :現代儀器製造柔性研發平台的創建及系列產品開發(2007年、第一完成單位)、消費類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評價技術平台(2008年、第一完成單位)、非牛頓流體流變學特性測試技術研究及套用(2009年、第一完成單位)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國防軍工項目(涉密)(2008年、第一完成單位)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 複雜幾點裝備運行安全保障及故障預報技術(2012年)、動物源性食品檢測方法和可追溯技術研究與集成示範(2012年)
學術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圖書館收藏紙質圖書109萬餘冊,電子圖書、電子期刊總計274萬餘冊,中外文紙質現刊1343種;有中國知網、萬方、維普、超星電子圖書、新東方多媒體英語學習庫、軟體通、IT技能線上學習平台、經濟信息類資料庫、創業就業資料庫等中文資料庫和SCIE、CPCI、EI、ScienceDirect、Springer、Emerald、EBSCO、IEL、ACM、ASME、SPIE等外文資料庫總計65個;建有數字圖書館,有伺服器20台,存儲設備可用容量157TB。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是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資料庫、俄羅斯“文摘雜誌”、“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知網”、“萬方”等多家資料庫來源期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主要刊登信息技術、現代製造技術、光機電一體化、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技術,基礎科學研究、知識管理與技術經濟等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學術論文。
文化傳統 學校標誌 校徽 學校的校標基本構圖由“信息科大”漢語拼音的聲母組成,標誌外圈的四個線條組成的圖案代表宇宙的巨觀世界,標誌的中心圖案代表宇宙的微觀世界,圖案以冷、暖兩色調組成,暖色代表活力創新,冷色調代表智慧科技。整個圖案寓意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探索、追求宇宙巨觀與微觀世界的真理。
校園文化 勤以為學,信以立身
“勤以為學”是要求師生養成勤勞、勤奮、勤儉、勤懇的美德,並把它內化為每一個體的性格和品格,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勤是眾德之首,萬善之源,是興家的法寶,立世的本源,也是一切事業成功的保證。“勤以為學”是廣大師生學習與工作、成人與成才的先決條件和行為法則。
“信以立身”是要求廣大師生要養成誠信、忠信、守信、篤信的美德,具有堅定的信念、信仰、信心,養成信用、信實、踐諾的個體品格和行為習慣,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信是五常之一,是一切道德或美德養成必須具備的條件,既可指個體單純外的守諾行為,也可指個體由內而外顯的誠信之實、守信之道。“信以立身”所揭示的做人做事要訣在於“信”,即誠信、忠信、守信、踐諾,既要身心和諧,表里如一;又要言行一致、踐諾履約。
勤以為學,信以立身體現了高校德育“會做人與善做事”的價值指向,彰顯出“勤奮治學,誠信做人”的德育願景。
學校校慶日為5月18日。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