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是由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 19800034[00034] |
成果名稱 | 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 | 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 |
主題詞 | 地球化學勘查;化學分析;廣東 |
《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是由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成果登記號 | 19800034[00034] |
成果名稱 | 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 | 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 | 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 |
主題詞 | 地球化學勘查;化學分析;廣東 |
《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是由廣東省地質局中心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長溪、楊遠安、陳憲章、陳淑貞、林紹軍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成果登記號19800034[00034]成果名稱化探掃面分析方法研究第一完成單位...
《化探掃面樣品分析方法研究十個元素部分的成果報告》是由河南省地質礦產局岩礦測試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陳方倫、張光明、杜國祥、高菊英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該報告系全國區域化探掃面三十三個元素測試方法研究中的一部分,其中二十三個八二年前完成(已評審)。此十個元素為Fe、Mn、Li...
區域化探掃面岩石樣品的基質成份變化大、大部分微量元素低,原有的水系沉積物法已不適用。該課題採用改進的X 螢光光譜熔片法測試主次量元素準確分析方法標準(總和達到99.3-100.7%),並改進了AAG50B熔樣機驗,提出了在測金的溶液中加入氧化劑的方法,提高了泡塑對金的吸附石樣品痕量金和常量金交替出現的問題,...
《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樣品測試方法研究》是由安徽省地礦局測試中心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錢德孫、孫乃坤、鐘展環、劉宏遠、肖清豐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在沒有大型儀器的情況下,採用發射光譜分析等11種分析方法配套方案,承擔了該面樣品的測試工作。在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和測試效率等方面...
提出了在森林沼澤區以圈定礦床為主要目標的區域化探掃面工作方法。確定以河床底部或漫灘水系介質,以一0. 9mm粒級為採樣粒級;採樣密度:中低山區每3一6km2 一陵區4一8km2 一個點。研究了樣品中有機質對分析結果的影響,指出樣一些分析方法特別是原子螢光的分析結果會產生嚴重干擾,故對有機質發性元素Hg外,...
《化探掃面樣品中二十三個元素測試方法匯集》是由河南省地質局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田錫超、劉式謙、陳方倫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化探掃面工作,不僅為地質找礦、資源預測、基礎地質研究,提供重要的資料依據保護、地方病的防治,亦可提供重要的信息。河南省為試點省份之一。室結合當前實際...
《區域化探樣品定量分析方法試驗》是由江西省地礦局物化探大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丁任家、王永烈、周岩、吳英才、吳美芳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該項目通過對現有分析方法進行適應性試驗和改進試驗,提出了一套以加罩電極光,輔以其他分析方法的適用區域化探掃面樣品分析的配套方案。 1.:(1...
《我國東北部森林沼澤景觀區域化探工作方法技術研究》是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為主要研究單位,楊少平、孔牧、張華、任天祥、孫忠軍、王碩、劉書金、梁金全、宋延山、李旭君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基礎信息 項目摘要 一、立項背景 我國東北森林沼澤景觀區面積約70萬km2。該區1∶20萬區域化探掃面...
《化探圖幅誤差統計分析及其1:50萬(1:100萬)拼圖研究》是由浙江省地質礦產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俞宜生、吳德明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該課題採用數學地質統計分析理論,對相鄰圖幅實測數據進行分析,利用假設檢查鄰圖幅相對誤差水平,對1:20萬化探掃面資料中存在的誤差進行調整台階”...
《1/20萬萊陽幅區域化探分析開發性試驗研究》是由山東省地礦局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喬恩光、馬若榜、桂偉庭、徐元敬、王九菊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為在省內開展1/20萬區域化探,選定萊陽幅作為開發性實驗圖幅。確定水系沉積物0萬化探掃面的主要方法。採用以ICP光譜分析為主的分析配套...
本專題是繼:20萬區域化探分析方法專題研究之後,為適應1:5萬區調工作中對某和地質單元在分析測試項目上的特殊要求而開展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對0萬區域化探掃面第一批要求測試的39個元素之外的具有特殊意義的某些果中所涉及的元素已基本復蓋了元素周期表中除氣體和人工放射性元素(其中Os、Ir、Ru、Rh、Cs、Re六個...
1.通過試驗對贛西北地區18000平方公裡面積,按4平方公里一個組合樣品選用方法所做的測試28個元素,從檢出限、檢出率、精密度、準確度全面衡個元素滿足區域化探掃面要求,另6個元素基本滿足掃面要求。 2.在,實驗研究證明,只要改善分析方法,肛有二級標樣監控,採用半定量可基本滿足區域化探掃面要求。 3.組...
7、到2005年底,全國已完成地球化學填圖(或稱掃面)面積673萬平方公里。 特點:研究工作與各省的部署、採樣、分析、製圖等生產性工作密切結合,用研究指導生產性工作的進行。 套用推廣情況: 過去各省80%以上礦產地的新發現都與區域化探掃面計畫提供的線索有關。 中國有關地球化學填圖的新理論、新戰略、新方法技術...
《1:20萬區域化探樣品測定誤差範圍和質量控制問題的探討》是由湖南省地礦局實驗室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卜國斌、王朝楷、林建蒲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成果信息 成果摘要 1:20萬區化掃面工作目前正在全國各省(區) 逐步開展,但區化掃面樣品的測試試質量的監控和圖幅的統計評價方法有待進一步完善。本課...
此項成果是對自1973年以來,圍繞我國地球化學填圖的戰略、方法、技術與應總結。它是在“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計畫”戰略思想指導下,在廣泛研究地球化學勘查與地球化學填圖文獻與圖集基礎上,汲取國外經驗,結合特點,制定了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規劃內地及沿海重新掃面工作方法暫用多元素分析方法測試系統進行多元素分析、製備了...
證明在研究程度很高的地區,通過化探面掃仍可取得較多的新異常,使該項工作得到肯定。在技術上,無論是採樣密度,成圖方法,異常評述,圖件色階劃分均做了對比研究。除完成了原定任務外,其經驗還充實了“若干規定”的內容,從而推動了區域化探掃面工作在全國開展。故具有明顯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專題綜述中有23個專題,分別介紹區域化探掃面、地化標準物質研製、成礦區帶地化普查、礦區化探、金礦化探、隱伏礦地球化學勘查新探索、水地球化學、環境地球化學、氣體地球化學、地熱化探、勘查地球化學與基礎地質、化探的測試分析技術等在20世紀所取得的成果,技術回顧和總結;史料彙編部分以編年史形式敘述50年勘查地球...
該課題共完成了21篇涉及硼、鎵、銦、鉈、鈮、硒、碲、鈾、釷、氯、鍺、錸、金、銫等17種元素分析方法的研究報告。所提出的方法大都經化探標樣進驗,證明其檢出限、分析的精確度以及選擇性等方面一般均優於以往使用於岩石、礦物及化探樣品中痕量元素的測定,可滿足1/20萬化探掃面求。如:在分光光度法中硼的...
區域地球化學勘查(regional geochemical exploration)簡稱區域化探,俗稱化探掃面。目標意義 這一術語的提出表明勘查不是在局部礦化區而是在很大範圍內進行的,例如數百、數千平方千米甚至數萬平方千米。在區域地球化學勘查中,多元素分析得到強調,而勘查的多目標傾向也往往更明顯。區域地球化學勘查的發展導致了區域性、...
與時俱進的30年——回眸北京地質儀器廠研製生產光學分析儀器30年 不斷探索永不停步——河南省岩礦測試中心創建特色實驗室的歷程 蘭州實驗室火試金分析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努力提高地質實驗室的綜合實力——山東省中心實 驗室的發展歷程與展望 岩礦鑑定及其50年之回顧與展望 1:20萬區域化探掃面樣品分析方法研究...
在東海、贛榆縣用能譜法找到10多個金礦化點,縮小找礦靶區;主持1:20萬化探掃面分析,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圈定金、銅特大異常靶區、經詳查,儲量達大型斑岩銅礦且伴生金,該成果獲自治區科技成果二等獎。1997年一1999年負責地礦部科研項目“從銅陽極泥中提取金銀的方法,其金的直收率達92.77%,銀的直收率達95....
2015年有色金屬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張遠飛研究員團隊提出了地球化學元素序結構的概念,進而於2016年將其明確為地球化學元素基因譜曲線,即對區域化探掃面計畫所分析的39項元素的含量數據進行預處理、模式識別分類與排序而得到的蛛網圖。這一認識借鑑了元素排序蛛網圖的思路,但尚未提出基因編碼及其屬性的相關概念,因此可將...
305項目辦公室聘請熊光楚為該項目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物探組組長。在項目立項論證時,他建議新疆找礦科研應從尋找與礦產有關的地質信息開始,重點是金礦,並積極支持謝學錦院士提出的化探掃面,席捲全疆的策略。這些建議經實踐證明,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查明了一批可供勘查、開發的大中型金礦和銅鉛鋅等有色金屬礦產基地。
早期的化探分析著重於從背景的起伏中去辨認異常,不一定要求測得樣品中元素含量的真實數值,只需獲得相對數值即可。因而在50年代研製的快速半定量光譜方法及比色方法,其效率極高,但精密度不高,而準確度則更少加以考慮。70年代以來由於全國性地球化學填圖的需要及地球化學勘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對分析靈敏度、準確度和...
2.組織開展了物化探掃面及原始數據二次開發,圈定金異常452個。3.積極開展軍民融合,主編《武警黃金部隊多金屬勘查管理制度》,參與組織陝西山陽8.12特大山體滑坡地質災害救援,主持、參與100餘項民生地質工程。4.創新和完善秦嶺地區Ⅳ、Ⅴ級金成礦區(帶)的劃分,圈定的8個成礦預測區和7個找礦靶區,找礦均有...
地球化學勘探簡稱“化探”。是利用地球化學的原理研究某地域內地表和地下的元素分布情況,找出它們的地球化學規律,進一步用來指導找礦的勘察方法。發展歷史 化探方法是在近代地球化學與微跡分析技術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20 世紀30年代首先在蘇聯與北歐國家 (瑞典、挪威)使用,40年代中期至50 年代才在全世界引起廣泛的...
謝學錦於1979年提出“區域化探全國掃面計畫”,1988年開始推動國際地球化學填圖的標準化,他還致力於研究找尋中國隱伏巨型礦床的新理論、新方法、新戰略及全球大陸環境地球化學的監控。人物生平 1923年5月21日,謝學錦出生於北平(現北京),原籍上海市。1928年—1933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一附屬國小。1934年—1937...
通過區域化探掃面取得了以下成果: 1、查明了測區金等35種元素的分布富集特徵,編制了單元素地球化學圖等一系列圖件,圈定金等元素異常519處,綜合異常134處。在分析研究主要成礦元素富集規律和異常特徵的基礎上,將測區劃分為5個地球化學區、3個地球化學蘊礦帶,11個成礦遠景預測區,指出了找礦靶區,推動了測區...
為了能較全面地反映我國元素地球化學分布特徵,還利用了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和全國環境監總站的土壤資料,以填補部分空白。儘管介質不同,但都反映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環境狀況。通過區域化探掃面所獲的水系沉積物數據,以1:200000的國際分幅為基本單元,在1km2內取一個樣,4km2合成一組合分析樣,再按每個圖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