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穀垴鄉

包穀垴鄉

包穀垴鄉地處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城東邊,距縣城145公里,到鄉道路為油路,交通方便,東鄰曲靖市會澤縣紙廠鄉,南鄰巧家縣老店鎮,西鄰巧家縣老店鎮,北鄰魯甸縣龍頭山鎮。轄8個村委會,現有農戶5156戶,常住人口27302人(2017年)。該鄉海拔1200米,適合種植馬鈴薯、玉米等農作物。行政區域面積125.6平方千米,全鄉農民收入以養殖業收入為主,2008年全鄉經濟總收入34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4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包穀垴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
  • 面積:125.6平方千米 
  • 人口:27302人(2017年) 
  • 氣候條件:年平均氣溫18℃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政務公開,人口衛生,文化教育,特色產業,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包穀垴鄉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有水利設施:小水窖、排灌溝渠等。

農村經濟

2008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344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985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2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814頭,肉牛657頭,肉羊1724頭);林業收入319萬元,占總收入的9%;第二、三產業收入256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323萬元,占總收入的9%。農民人均純收入1144元。
支柱產業支柱產業
該鄉的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居住為主,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已有31戶居住磚(鋼)混結構住房,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的農戶5100戶,還有25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2008年底全鄉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2輛,機車94輛。

政務公開

包穀垴鄉所屬機構13 個,其中:行政8個,事業5 個。所屬機構基本情況,即:八個行政村,共有村幹部27人。水管站現有職工3人,主要工作職責:水利規劃與管理等,單位負責人:楊貴英。林業站現有職工4人,主要工作職責:保護森林資源等。單位負責人:彭正康。農業綜合服務站,現有職工6人,主要工作職責:承擔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示範,農技培訓與推廣等。單位負責人:陳正勇。文化站(所)現有職工1人,主要工作職責:文化廣播宣傳等 ,單位負責人:李華敏。計生服務站(所)現有職工5人,主要工作職責:宣傳並執行人口與計生政策等,單位負責人:段啟貴.

人口衛生

包穀垴鄉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全鄉現有農戶5156戶,共27302人(2017年)。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增長,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及衛生環境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農村居民也積極參與農村社會保障,有更多的農民開始加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及農村合作醫療。至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數0人,享受低保人數92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384人,參合率83%。鄉鎮醫療主要依靠村委會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3平方米,該鄉距離鄉衛生院0.5公里。該鄉建有公廁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

文化教育

包穀垴鄉共有國小16所,校舍建築面積40678平方米,擁有教師131人,在校學生3338人,目前整個鄉鎮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人數3338人,其中小學生人數2500 人,中學生人數838人。該鄉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 3個,極大地豐富了鄉鎮業餘文化生活。
興建中的學校興建中的學校

特色產業

包穀垴鄉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於省內,2008年種植業收入1259萬元,占總收入的37%;畜牧業收入98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9%。 該鄉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今後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生豬產業。

基層組織

包穀垴鄉建有黨支部12個,共有黨員458人,其中男性408人、女性50人,年齡在60歲以下的311 人,60歲以上的147人。全鄉鎮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9個,共有團員384人。
該鄉2005年獲禁毒工作先進集體獎,2006年獲"十五"期間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集體一等獎,2007年元月榮獲2006年度人口與計畫生育先進集體一等獎。

發展重點

一是把握重點,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著力培育優勢產業,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扶持力度。結合鄉特色產業發展,重點發展蠶桑、核桃、花椒等農業特色產業,壯大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強特色農業產業。
二是攻克難點,著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緊抓國家政策向“三農”傾斜、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重點轉向農村的機遇,用好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村飲水、能源、電網、農田水利等建設。進一步完善特困戶生活救助、農村低保等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改善和提高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三是抓住關鍵點,大力提高農民素質。搭建學習平台,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培訓培養種養殖專業大戶和致富帶頭人等農村實用人才。推進農村勞動技能培訓以及農村科技、法律、衛生等綜合知識培訓。不斷提高農民技能水平,推動農村勞動力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
四是抓好試點,培育新農村示範戶。堅持“試點示範、基礎突破”的原則,精心選擇基礎條件好、民眾積極性高的村莊作為試點,捆綁扶貧、農業、交通、水利、文教衛生等相關涉農資金,高標準建設一批新農村示範點,通過示範,帶動廣大農民積極主動地投身新農村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