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80.00畝(其中:地3180.00畝),人均耕地0.88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14234.1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3331.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1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 、通電視、通電話、通路,無路燈。全村有129戶通自來水,有341戶飲用井水,有28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8%)。有74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2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29.4%);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79戶(分別占總數的12.4 %和10.6 %)。
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拖拉機3 輛,機車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169畝,有效灌溉率為 67.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5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8戶;建有小水窖225口。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74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98.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4.98萬元,畜牧業收入1004.85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462頭,肉牛151頭,肉羊691頭); 林業收入155.97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142.12萬元, 工資性收入6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33.6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9.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60人,在省內務工500人,到省外務工60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核桃,主要銷售往省內。2014年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農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984戶,共鄉村人口3767人,其中男性2129人,女性1638人。其中農業人口3441人,勞動力2105人。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2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4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0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紅箐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包穀垴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00公里,距離中學1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284人,中學生14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21.00畝,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17.81萬元,有固定資產3.98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黨員總數51人,黨員中男黨員45人,女黨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各自然村民眾發出強烈胡呼聲,都需要解決飲水和交通困難,特盼儘快能夠解決。需修村的公路、飲水問題。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需要發展種植和養殖,需修村社公路12公里,先解決交通困難,引進各地有經濟實力的人進村發展經濟、實現交通是發展經濟必經之路,便有改變以前的貧困面貌。
地圖信息
地址:昭通市巧家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