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指導教育事宜。1911年改稱勸學員長,1915年改稱勸學所長,均任期三年。1923年廢。
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指導教育事宜。1911年改稱勸學員長,1915年改稱勸學所長,均任期三年。1923年廢。
勸學所總董,亦稱“學董”。清末勸學所行政首長。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始設,各廳、州、縣設勸學所一處,設總董一員,由縣視學充任,經提學使委派。稟承地方長官總理本所事務,領導轄下各學區勸學員,巡視各鄉村市鎮學堂,檢查...
勸學所始設於清光緒32年,為各廳州縣全境學務之總匯。以本地方官為監督;設總董一人,綜核各學區之事務;勸學員每學區一人。其性質為輔佐行政機關之地方自治機關。民國初年被廢除,1915年復設,惟章程有修改。1922年改為教育局。
勸學堂要做大量的宣傳工作。而縣創辦官立學堂一缺經費,二缺師資,困難很多,但他設法克服困難,為以後開辦學堂奠定了基礎。宣統二年(1910年),勸學所總董改稱勸學員長,他繼任勸學員長,年底去 職。中華民國成立後,董任鄒縣公署地方...
1906年10月,莊河建置伊始,同知廷瑞比較重視興學施教,遂敦請劉滋桂回莊河任勸學所總董。劉滋桂就任後,積極倡導擘畫辦學,邀集地方紳士,反覆勸導募籌學款。1907年,他在天后宮兩廊舊房創建莊河第一所新式國小校,聘常英額為校長,...
清宣統二年(1910年)任清崖州勸學所視學兼總董,推行“孝、廉、方、正”教育,獲得嘉獎。民國初年,久居教界,常往來於穗瓊之間,接受新思潮,並極力傳播。民國10年(1921)國民黨開始實行縣長民主選舉,孫毓斌被選為崖縣第一任民...
刁蔭堂(不詳—不詳),一名刁子明。教育家。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朝廷發布《勸學所章程》後,當時的濱江廳(後改濱江縣)成立了勸學所,即哈爾濱最早出現的教育行政機關。刁蔭堂被任命為勸學所總董,負責轄區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不久回鄉致力教育,曾任紹興中西學堂監學、明道女學校校長、紹興中學堂監督、紹興學務公所議員、山陰勸學所總董,籌辦張漊曙光兩等國小及管墅啟林初等國小校。與蔡元培、徐錫麟、章太炎均為故交。1907年因出賣秋瑾,1910年被革命黨人王...
回國後任寶慶勸學所總董、邵陽駐省中學堂監督,秘密參加反對清政府的革命活動。辛亥革命爆發後,率領學生支持焦達峰、陳作新領導的湖南新軍起義。1912年當選為湖南省臨時議會議員兼秘書長。旋任安化縣縣長,大刀闊斧收繳鴉片,焚燒於該縣橋頭...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中秀才,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河內縣(今沁陽縣)知縣苗燮奉令創立勸學所,張受聘參加。當時,勸學所設總董1人,勸學員6人,張任東北路(今博愛縣轄區)勸學員。清宣統二年(1910年)勸學所總董改為...
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4年(1906~1915)任閩清縣“勸學所”總董。民國14~16年任教育局長。任職10餘年時間,縣內各都鄉高等國小和國民學校(初小)由原來5所發展到46所。尤其民國2年,他協力改文泉兩等國小為閩清私立文泉中學。次年,繼...
嚴品端 (1870—1940)景寧人。人物經歷 清光緒十年 (1884)處州府試,名列十縣秀才前茅。三十年任縣勸學所總董提學使,支賞七品銜,籌辦官立務本學堂。主要貢獻 精通詩詞,著“程田八景”五言等詩篇。1933年任《景寧縣續志》編輯。
光緒三十一年,將原貢院改立一州五縣級師範學堂。光緒三十二年,督學處改為“勸學所”,公推廷湘為勸學總董,在其辛勤勸導下,全縣成立初等國小 100餘處。廷湘除擔任勸學所總董外,還兼任冀州巡警局局長、冀州戒菸所所長等職務。從...
不纏足。1915年被選為縣教育會會長,連任4年。鐘吾書院改成學堂,任堂長,後任縣視學及勸學所總董等職。 1912、1918、1921年,他連續被選為江蘇省第一、二、三屆眾議院候補議員、議員。對縣、省教育事業多有建議。
字伯初,又名訪梅,晚年自號寒叟。上海川沙龔路鄉人。青年時期,思想激進。1903年陷入南匯黨獄案,遂與黃炎培等亡命日本,回國後,參與創辦浦東中學。l909年任川沙撫民廳視學員兼勸學所總董。1911年當選為川沙廳議事會議員、參事員。
辛亥革命前,劉顯世在興義任勸學所總董,分赴四鄉,勸導鄉紳籌辦初等國小。當時鄉紳頑固派、老學究堅持八股科舉制度,反對西學。劉顯世以其家庭的權威,到各鄉宣傳科舉制度的弊病;主張創辦新式學堂,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培養人才。經過...
清宣統元年(1909年)正月,由浙江省咨議局議員、山陰勸學所總董杜海生等發起,在紹興府城南街原會稽縣立高等國小堂址(今延安路),創辦山會初級師範學堂,杜海生任監督(校長)。學堂由山陰、會稽兩縣共管,經費由官府撥給,學校以...
民國初,他還擔任吳江縣勸學所總董、縣視學、縣學務課課長、縣第三科科長。11年6月,突染時疫不治而逝。主要著作 編輯 著作有《新編代數學教科書》、《田野區域實地測量法》等5種,譯作3種,另有一些哲學、社會學方面論著未刊行...
劉仁航(1884~1938),又名登瀛,字鏡機,號靈華。邳縣官湖鎮西坊村人。佛學家。9歲應童子試,補廩膳生。後就讀於徐州中學堂、南京高等學堂、上海廣方言館、兩江師範學堂。畢業後,任邳縣勸學所總董兼視學,致力倡導創建文明新村、...
清光緒三十年(1904)被保送到日本宏文學院學習。畢業歸國後,歷任師範傳學所教員、高等國小教員、勸學所總董、縣視學、本省咨議局議員兼任山西提學司省視學員。民國元年(1912),當選為山西省臨時省議會議員。是年,又當選為北京...
姚文楠對上海教育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與張謇、沈恩孚一起組織過江蘇學務總會,任常務董事,後任勸學所總董,主持創建東區學堂,與人合辦煙膏實驗學校。1903年,他與李曾珂在南市捐資創辦二十二鋪國小,並出任校董,該校後改為龍門...
宣統元年(1909年)9月,江蘇咨議局成立,林與邑人馬良(相伯)、趙瑞豫、姜光輔當選為江蘇咨議局議員,林任勸學所總董兼縣視學。同年11月,加入柳亞子等人發起成立的南社。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丹陽光復,林被推為丹陽軍政長。此...
歷任安東縣團董總監、勸學所總董、漣水縣視學、參議員、清鄉副辦、省二屆議員、漣水縣團防保衛主任、淮漣泗清鄉總辦、漣水縣事務所所長。在地方頗具勢力,人呼“二知事”、“二縣長”、“朱老太爺”。在辦學和剿匪方面有建樹。...
1908年(清光緒34年)春,鬰林知州彭言孝召集鬰林五屬士紳及勸學所總董,籌議創立五屬中學堂。 11月14日學堂宣告成立,定名為廣西省鬰林州官立五屬中學堂,初址鬰林城內文場、馬王廟、赤帝宮故址(今玉林三中)。首任學堂監督為...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畢節首設勸學所,楊紱章被任為總董。民國伊始,楊紱章卸任,賦閒在家,時有對晚輩的課講。民國二年,出資創辦畢節私立淑範學校於百花山。民國六年(1917年7月28日),這位貴州西部最著名的教育家,畢節學...
張殿邦(1875~1945),字彥忱,黃縣(今龍口市)鄉城鎮窪里村人。中國同盟會員。個人簡介 張殿邦(1875~1945),字彥忱,黃縣(今龍口市)鄉城鎮窪里村人。中國同盟會員。人物經歷 1908年任勸學所學董,對地方教育多有興舉。同年在...
翌年返回興平,任勸學所總董,在全縣勸立初等國小堂180餘處,皆有基金。又同邑紳商量,在縣設立學堂經費處,成立各村學堂基金會,興平教育基礎自此以立。晚年主講愛日堂(宏仁書院)和正誼書院,遠近至者,室不能容。元際先生師承關...
在此期間,謝魯倩曾出任嘉應州勸學所總董。1905年,謝魯倩又與江柏堅、丘燮亭、溫佐才等創辦三堡學堂,江為首任校長,謝為第二任校長。1907年,同盟會策劃武裝起義以推翻清政府。當時,江西、廣東、福建三省同盟會的總部設於鬆口。是...
1905年廢科舉,興學堂之後,熱心興學,先後歷任啟化學堂校董、勸學所總董、教育會副會長等職,因辦學成績突出,當選為省咨議局議員,後任海龍知府。張作霖時期,被薦為大帥府專館塾師,教授張學良。1920年,又受命組建奉天文學專門學校...
革職還鄉後又被定海廳同知委任為勸學所總董(相當於現今的教委主任),丁中立在定海聲望頗高,鄉紳們辦事都喜歡他共同參與,是時的丁家在上海灘暴發,竄升為北門首富。光緒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1907年7月4日),定海西鄉八莊(岑...
周志由 周志由 (1876—1937)又名錦標,字霞岑,號月村。嵊縣人。人物經歷 1904年,與人創辦大同學社,秘密進行反清活動。次年加入光復會、同盟會。曾任嵊縣勸學所總董、嵊縣中學校長、縣教育局局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