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錫蕃

董錫蕃(1858年—1928年),字畫卿,號椒生,清末民初教育家,鄒縣城裡北關人。

基本介紹

  • 本名:董錫蕃
  • :畫卿
  • :椒生
  • 出生日期:1858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國籍中國
人物經歷,

人物經歷

董錫蕃出身於詩書門第,讀書認真。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僅16歲就考中庠生。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拔貢。光緒十九年(1893年)癸巳科鄉試中舉人。他中舉後一直沒出仕,目睹當時科舉制度的弊端,接受了改革科舉制度、建立新學堂的主張,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著手籌建鄒縣高等國小堂,此為鄒縣設學堂之始。在籌建學堂中他竭力經營,並被委任學堂監督兼堂長。為了適應發展學堂的需要,他第二年又籌辦了鄒縣師範傳習所,附設在高等國小堂內。清末政治腐敗,財政困難,教育經費特別短缺,他以每年200兩白銀的高薪聘請知名教師,自己卻不領堂長的薪俸。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八月,廢除了科舉取士的制度。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鄒縣設勸學所領導勸辦新學堂。勸學所設視學兼總董1人。總董官階為正七品虛銜。董錫蕃被任命為鄒縣勸學所視學兼總董。任職後2年內,全縣城鄉官立高、初等國小堂發展到71處,城內還設立了農業初等學堂和半日學堂各1處。並把部分農村私塾改造成為私立學堂。當時,因科舉制度的影響很深,不少民眾仍認為讀四書五經是根本,不願意讀“洋書”。勸學堂要做大量的宣傳工作。而縣創辦官立學堂一缺經費,二缺師資,困難很多,但他設法克服困難,為以後開辦學堂奠定了基礎。宣統二年(1910年),勸學所總董改稱勸學員長,他繼任勸學員長,年底去職。
中華民國成立後,董任鄒縣公署地方財政管理員,年薪大洋300元。他把從民國七年(1918年)至十三年(1924年)7年的年薪2100元,全部捐作教育經費。因此,縣教育局局長張成漢為董錫蕃請求褒獎,縣知事尹祚章轉報省教育廳,稱董錫蕃“潔己奉公,洵屬不可多得”,“若不公請褒獎,無以酬勞績而昭徼功”。教育廳將原呈文和表冊報山東省長公署,省長公署報請教育部,教育部獎給董錫蕃金質三等褒章一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