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外國來華進行朝貢貿易的一種稱呼,也稱“貢舶貿易”。明初實行海禁後,只允許外國與明朝廷進行有時間、地點規定的朝貢貿易。外國商船載貢品及各自方物土產來華,明朝廷收貢品、購方物後,以“國賜”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國物品。各國貢期或3年,或5年。對日本則規定10年一貢。貢舶必須持有明廷事先所頒“勘合”(執照簽證)。
明代外國來華進行朝貢貿易的一種稱呼,也稱“貢舶貿易”。明初實行海禁後,只允許外國與明朝廷進行有時間、地點規定的朝貢貿易。外國商船載貢品及各自方物土產來華,明朝廷收貢品、購方物後,以“國賜”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國物品。各國貢期或3年,或5年。對日本則規定10年一貢。貢舶必須持有明廷事先所頒“勘合”(執照簽證)。
貢舶必須持有明廷事先所頒“勘合”(執照簽證)。明勘合貿易使明海禁後還有官方主持的海外貿易視窗可以維持,但這種貿易體現了典型的中國在海外貿易中的管理模式,...
在歷史上,通常把攜帶“勘合”到中國進行朝貢貿易的日本船隻稱為“遣明船”。自足利義滿於1401年派出首次遣明船開始,到1547年最後一次為止,在將近一個半的世紀中...
室町幕府 勘合貿易開始 1405年 1405年 明室楚亮 室町幕府 1406年 1407年 源通賢 室町幕府 1408年 1408年 昌宣 室町幕府 1410年 1410年 堅中圭密 室町幕...
大明帝國的朝貢貿易史稱勘合貿易。所謂勘合,是帝國發給海外國家的朝貢許可證。朝貢尚需許可,足顯我大皇帝陛下撫御四夷的中華神威。這種政治掛帥的朝貢貿易,有著...
成化三年,即日本應仁元年(1467年),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足利幕府衰弱,勘合貿易制度遭到破壞,一些守護大名為了爭得與明朝貿易的權力,搶奪勘合,沒有貿易勘合的大名...
明朝與幕府開展勘合貿易,並正式冊封足利義滿為“日本國王”;京都的北山建起“北山殿”,也就是今天的金閣寺。這個時代的文化,將公家、武家、禪宗的特點融合起來,...
實際上,“入貢”其實就是“貢舶貿易”或者“勘合貿易”。倭國使臣帶來的“貢品”,明政府一定得依其價值“回賜”金銀,往往是一棵白菜錢換回一紮人參錢。 2018...
雙方簽訂了《勘合貿易條約》,日本以屬國的名義對明朝進行朝貢貿易。明朝賜足利義滿“日本國王”金印一枚,足利義滿回書自稱“日本國王,臣源義滿”。...
中國明朝政府與日本的室町幕府間進行的“明日貿易”(又稱勘合貿易),開始於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約在明惠帝時)。由於明朝實行海禁政策防範海盜,貿易上為了區別...
明代宗景泰四年(1453年)四月,日本第二期第三次10艘勘合貿易船經雙嶼港抵達普陀山,停泊蓮花洋後,明朝官府派出彩船百餘艘前去歡迎,環繞使船贈送淡水、酒、食糧...
爭貢之役是1523年(明朝嘉靖二年、日本室町時代的大永三年)。事件是起源於日本大名細川氏和大內氏勢力各派遣對明朝貿易使團來華貿易,兩團在抵達浙江寧波後因為勘...
1404 應永十一年 制定《永樂條約》,與明開始勘合貿易( ~1431)。 1419 應永二十六年 稱光天皇 [1412-1428] 朝鮮入侵對馬 (應永外寇)。 1428 正長元年 後...
因國書中非但沒有秀吉所提出的五項條件(明朝公主嫁給日本天皇,恢復勘合貿易,派遣一名朝鮮王子及大臣為人質到日本,朝鮮八道中的南四道割讓給日本,各自歸還俘虜),...
明嘉靖二年(1523),日本西海道大內氏使者宗設謙道與南海道細川氏使者瑞佐、宋素卿兩貿易使團,駕勘合貿易船來寧波,因爭先來後到,互責真偽,發生爭執,宗設謙道殺...
南北朝統一日明勘合貿易戰國大名的崛起民眾起義與農村自治統一基礎的奠定豐臣秀吉向民族文化演變《源氏物語》佛教的創新和復興能樂泰斗世阿彌五山文學金閣與銀閣...
的朝貢,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貿易往來,尤其是明朝中後期的海禁政策,使得朝貢幾乎成為這些國家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的唯一手段,這之中最有名的就是中日之間的勘合貿易。...
1?洪武禁海令和有限制的勘合貿易2?鄭和七次遠航:明代對外貿易的頂峰3?海禁日弛,正德時開始對私舶徵稅4?倭、葡海寇入侵與嘉靖時重新加強海禁...
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年-1424年),中日兩國實行“勘合貿易”, 在此後的大約100年的時間裡,倭患大為減輕。但到了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年-1566年),由於實行嚴厲...
豐臣時期的開放政策,鼓勵海外貿易。1615年發給赴日的廣東、南京商船朱印狀,予以貿易自由,並托明船帶信給福建總督,向明朝提出講和恢復勘合貿易的要求,以謀結束豐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