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視暴雪

動視暴雪

動視暴雪(納斯達克:ATVI)是一家美國遊戲開發商、出版發行商和經銷商,於2008年由美國視頻遊戲發行商動視公司(Activision, Inc.)合併維旺迪遊戲後更名而來。目前,動視暴雪是全世界最大的遊戲開發商和發行商。

動視暴雪的主要業務延續動視的模式。很多中國玩家認識動視是從動視與維旺迪遊戲(維旺迪集團的子公司)合併後的事。實際上,動視在與維旺迪遊戲合併前就是僅次於EA的全世界第二大第三方視頻遊戲製作發行商,如《使命召喚》系列、《吉他英雄》系列等遊戲大作都是這家公司所開發的。

維旺迪遊戲公司的業務在合併前一直未能達到法國巨頭維旺迪集團(Vivendi S.A.)的要求。維旺迪遊戲是維旺迪集團重組旗下的遊戲業務而成的子公司,旗下有如雪樂山娛樂、暴雪娛樂等部門,它們負責各自的業務。不過,雪樂山的業務逐年萎縮,而暴雪本身是一家知名度較高的子公司。

2013年7月26日,動視暴雪宣布公司獨立。

暴雪娛樂在2016年創紀錄的營收與月活主要由魔獸世界的遊戲內容與守望先鋒的節日主題活動所推動。而在2017年,動視暴雪預計營收60億美元,暴雪娛樂預計24.28億,占比39%。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動視暴雪排名第495。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動視暴雪
  • 外文名稱:Activision Blizzard, Inc.
  • 總部地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莫尼卡
  • 成立時間:1979年10月1日
  • 經營範圍:製作、發行和經銷電子遊戲
  • 公司性質:上市公司
  • 年營業額:66.1億美元(2016年) 
  • 執行長:Bobby Kotick(鮑比·科蒂克)
  • 聯席董事長:Brian Kelly
  • 公司前身動視(Activision, Inc.)
  • 子公司IW雪樂山暴雪娛樂
財報數據,歷史,動視,新動視,合併後更名,獨立,近況,品牌排名,旗下品牌,雪樂山娛樂,暴雪娛樂,董事會管理層,企業風波,中國市場業務,代表作品,

財報數據

2月10日訊息,動視暴雪發布了截止12月31日的2016財年Q4財報,財報顯示,Q4季度動視暴雪營收達到20.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3.53億美元增長了49%;動視暴雪2016全年營收達66.1億美元,同比增長42%,受到財報影響,動視暴雪股價上升9.5%。

歷史

動視

動視公司(Activision, Inc.)成立於1979年。在動視成立之前,電子遊戲都是直接通過遊戲設計公司發行的,比如Atari就是Atari 2600的發行商。這樣的銷售方式給遊戲的開發商們帶來了不少麻煩,他們得不到那些賣座遊戲帶來的獎賞。在看到那些銷售商們收入每年數百萬美元到自己腰包里之後,一些程式設計師決定自己成立一家發行遊戲的公司,在這樣背景下,第一個世界第三方的遊戲發行商——動視(Activision)就誕生了。
動視公司位於美國的總部動視公司位於美國的總部
1979年,動視由吉姆·萊維(Jim Levy)和Atari的創立者大衛·克雷恩(David Crane)、拉里·卡普蘭(Larry Kaplan)、阿蘭·米勒(Alan Miller)和鮑勃·懷特海德(Bob Whitehead)所創立。不久,由於四個頂尖程式設計師的離開,Atari的大部分組織和工作都接近崩潰,由此也引起了兩家公司間的長久的訴訟,這場官司直到1982年才結束。從此,動視開始接手家庭遊戲的發行工作。
1982年,動視發布了《Pitfal!》,被認為是第一個平台遊戲,也是2600主機平台上面銷售最好的遊戲。儘管開發小組的技術實力早已體現出來,但是這個遊戲讓他們的成功更上一個台階。這個遊戲和後續版本成為1980年代熱門的遊戲之一。
1985年,動視和文字冒險類遊戲的先驅Infocom公司合併。吉姆從前是Infocom出品的遊戲的忠實愛好者,他希望能讓Infocom發揮更大的力量。但是事與願違,六個月後,布魯斯·戴維斯(Bruce Davis)取代之成為美國動視的CEO。大衛則反對這次合併,並且強迫Infocom改變市場策略,結果導致產品銷量直線下降。為動視十年破產危機打下伏筆。
1988年,動視改名為Mediagenic,後來發行了《Cornerstone》(一個由Infocom開發的關係資料庫程式),但是市場反應平淡。不久,Mediagenic啟動了破產保護程式。

新動視

1989年,Mediagenic的失敗導致其與The Disc公司合併(其公司CEO就是Bobby Kotick,也就是如今動視暴雪的執行總裁)。在經歷破產危機之後,公司改名回動視,在破產保護期間,它仍然在發布遊戲。在多年經營不善之後,動視關閉了Infocom在劍橋的工作室,而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工作室裡面的26個員工只剩下11個。
1991年,動視把原來Infocom開發的20個遊戲做成CD發售,名叫“Infocom失去的寶藏”。這套合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後續版本又發行了11個遊戲。期間,不斷有警察拿走公司東西去抵押債務,鮑比考提克不得不省吃儉用變賣家中財產。 之後,動視逐步走出破產危機,進入全盛時代。
1997年,收購reaven software、cenfresoft和NBG dirstribution。這一年,動視走向頂峰。
1999年,收購neversoft和3d軟體設計公司expert software 。
2000年,入股gray matterlnteractive 。
2001年,收購Treyarch,這家開發商在2010年開發了使命召喚:黑色行動
2002年,收購Z-axis和Lyxoflux。
2003年,動視和其他的一些遊戲發行商被調查是否有“收回保護”行為。同年,收購Infinity Ward和shaba games。
2004年,動視慶祝成立25周年,並連續第12年實現收入增長。
2005年,收購Vicarious visions、beenox和radical entertainment。
2006年,收購redoctane。
2007年,收購Blizzard和多人遊戲技術開發商demonware。

合併後更名

2007年12月2日,動視與維旺迪遊戲宣布合併,合併後更名為動視暴雪公司,並於2008年7月9日完成,總資金運轉約為189億美元。
很多人擔憂合併後暴雪的運行是否會受動視管理層的影響。對此,暴雪娛樂高層曾向玩家保證,合併後暴雪的管理上不會有任何改變,並且不會受到來自動視領導層的任何影響。迄今為止,尚無暴雪受到動視方面影響的確鑿證據。玩家們對此仍持關切態度,儘管對暴雪慢條斯理的開發步伐及頻繁跳票的習性有所不滿,但更難接受的是讓暴雪犧牲質量加快開發速度以滿足開發限期。
合併後,暴雪娛樂仍然作為公司的獨立部門運營。有如下事實:1、動視和暴雪從來沒有以動視暴雪身份出現在E3等國際大展(除科隆遊戲展外)。2、無論是動視公司還是暴雪娛樂,發行任何遊戲都以各自商標為主。3、合併後,動視公司與暴雪娛樂的高層幾乎沒有在公開場合一起出現過。4、暴雪嘉年華在合併後一直只有暴雪娛樂,從來沒有動視(Activision, Inc.)或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 Inc.)字樣。
所以,2010年EA公關副總裁 Jeff Brown 就動視暴雪CEO 鮑比·考提克(Bobby Kotick)在媒體上公然挑釁做出了回應:“他的公司主要靠三個遊戲系列:一個是和他毫無關係的網路幻想世界(指魔獸世界),另一個正在急劇沒落(指吉他英雄),第三個正被鮑比考提克自己的狂妄摧毀(指使命召喚)。”

獨立

2013年7月26日,動視暴雪宣布,包括動視CEO在內的動視管理層與ASAS II LP投資集團一起從維旺迪手中回購大部分股權,投入總價近82億美元,公司獨立。
法國娛樂集團維旺迪之前持有61%動視暴雪的股份,並多次尋求出售,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動視暴雪以58.3億美元自行回購近4.3億股,同時由動視暴雪CEO Bobby Kotick與副主席Brian Kelly領導的ASAS II LP投資集團以23.4億美元從維旺迪購得動視暴雪1.72億股,現占後者24.9%的股份。交易完成後,維旺迪僅持有12%動視暴雪股份,該集團直接退出動視暴雪董事會,Bobby Kotick和Brian Kelly今後分別擔任動視暴雪的總裁和董事會主席職務。
2014年5月,維旺迪集團再次公開拋售自己所持有的4150萬股動視暴雪股票,占其當時在動視暴雪所持股份的一半。以當時的股價計算,這些股票的價值約為8.66億美元。在拋售之後,它所持有的動視暴雪股份減少到少於6%,大概為5.8%。

近況

1、開拍《魔獸爭霸》電影
2014年1月13日,《魔獸世界》電影(其實電影的中文名稱應該是《魔獸爭霸》,因為電影的英文名稱是“Warcraft”。)正式開拍,但未見有動視打算自己籌建電影工作室的訊息傳出。
2014年11月8日(台北時間),在美國安納海姆會議召開的暴雪嘉年華中,暴雪公布了電影《魔獸》的最新情況。其中中國演員吳彥祖將飾演部落的古爾丹。會中宣布的要點包括:
  • 劇組最初嘗試用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製作這部史詩巨製,然而他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卻始終感到不對勁
  • 影片將緊扣《魔獸世界》劇情
  • 影片將平衡兩大陣營的戲份,角色中聯盟與部落各占一半
  • 暴雪肯定了劇組的努力與成果,許多暴雪員工都對本片的製作貢獻了力量
  • 有一幕是營地被大火焚毀,一切化為灰燼,杜隆坦與妻子德拉卡沉鬱地坐在一邊
  • 本片視覺特效將異常真實,劇組使用了最先進的動作捕捉技術,他們與知名影業工作室ILM合作,為了使動作更加真實自然
  • 劇組搭建了大量布景,許多細節都十分考究,例如暴風城的主要街道
  • 攝像師能夠在鏡頭中看到真實裝扮成獸人的演員形象
  • 影片將在2016年3月上映
2、復活雪樂山品牌
2014年8月7日,常年不更新的雪樂山官方網站被動視重新激活,網頁上出現了一個新的雪樂山Logo和一句話:"More to be revealed at Gamescom 2014."
雪樂山的兩款新作已經確定為幾何戰爭3:維度和國王秘使的新作,其中,幾何戰爭3:維度由Lucid Games開發,國王密使的新作品由The Odd Gentlemen開發。
3、籌建電影工作室,籌備《使命召喚》電影
2014年8月,國外媒體稱,全球頂尖遊戲開發商動視暴雪正處於籌建自有電影工作室的早期階段,這也就意味著諸如《使命召喚》(Call of Duty)和《小龍斯派羅》這些知名遊戲系列未來將可能推出電影版,同廣大遊戲愛好者見面。就《使命召喚》而言,該系列作品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全球賣出了接近1.4億份,因此動視暴雪不希望冒著影片質量不符合自己要求的風險而將電影版的製作工作轉交給第三方機構加工。
動視暴雪執行長鮑勃·科提克(Bobby Kotick)表示:“基於遊戲作品翻拍的電影很少能夠真正同狂熱的冬粉產生共鳴,這同時也有可能傷害到我們的品牌聲譽。”

品牌排名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2018世界品牌500強》榜單,動視暴雪排名第495。

旗下品牌

雪樂山娛樂

(詳情請參見雪樂山詞條)
雪樂山(Sierra Entertainment)成立於1979年(一說是1980年),幾乎與動視同年成立。公司成立之初的名字是線上系統公司On-Line Systems),1982年改名為雪樂山線上Sierra On-Line),2002年更名為雪樂山娛樂Sierra Entertainment)。雪樂山是一家美國電子遊戲製作商和發行商,創始人是被玩家稱為“國王”和“王后”的Ken Williams和Roberta Williams夫婦。雪樂山以圖形冒險遊戲著名,雪樂山王后Roberta Williams開創了圖形冒險遊戲。雪樂山發行過著名的遊戲半條命和MOD反恐精英
1997年,威廉士夫婦把雪樂山出售給CUC International。一年後,威廉士夫婦宣布退休,不再從事遊戲創作等遊戲相關工作。1997年12月,CUC International與HPS Incorporated合併為Cendant Software。1998年,雪樂山再次被轉手給法國的出版公司Havas S.A.,這個公司背後的巨人就是維旺迪集團。
2008年,維旺迪遊戲合併入動視後,雪樂山旗下的工作室和遊戲品牌經銷權收歸動視所有,雪樂山自身逐漸被動視停止運營並關閉。雪樂山的忠實玩家一度認為,雪樂山已經巨人謝幕。甚至有傳言說,動視曾一度打算出售雪樂山品牌。
2014年8月,德國科隆遊戲展(Gamescom),動視宣布重啟雪樂山品牌。伴隨而來的是雪樂山官方網站的重新激活,網頁上出現了一段視頻和一個重新設計的雪樂山Logo。

暴雪娛樂

(詳情請參見暴雪娛樂詞條)
暴雪娛樂成立於1991年2月8日,最初名為Silicon & Synapse(中文譯名:矽與神經鍵),1994年正式更名為“Blizzard”。暴雪曾經推出過多款經典系列作品:魔獸爭霸系列、星際爭霸系列、暗黑破壞神系列、魔獸世界。其中,魔獸爭霸3和星際爭霸I、II被多項電子競技比賽列為主要比賽項目,受到PC遊戲玩家的好評。
早在2004年,暴雪推出魔獸世界在全球火熱之後,立刻吸引已是如日中天的動視總裁鮑比·考提克注意,想併購暴雪,沒想到暴雪被維旺迪集團收購了。直到2006年11月,鮑比·考提克接到維旺迪新總裁 Jean Bernard levy 電話。原來,維旺迪新總裁 Jean Bernard levy 想利用《魔獸爭霸》來讓鮑比考提克為自己賣命,就是讓動視與維旺迪遊戲合併,由暴雪的母公司維旺迪控制公司。從05年開始,動視的一些熱賣產品銷量開始下滑,一些廠商更是虎視眈眈想奪走已被動視所占據市場。但是,鮑比·考提克不願意放棄被掌控了18年公司權力。鮑比考提克在億萬富翁朋友 Eil Broad 支持下,於2008年7月正式簽署動視與維旺迪遊戲的合併案。鮑比考提克雖然失去了對公司完全掌權,但至少還保留CEO的位子,讓公司朝著他的規劃前進。

董事會管理層

Robert A. Kotick(1963年出生),又以 Bobby Kotick 著名,是動視暴雪(ATVI.O)現任CEO、總裁和董事會成員。On February 16, 2012 he was elected a director of The Coca-Cola Company, a job he now performs in conjunction with his role at Activision Blizzard.
Bobby Kotick 和聯席董事長 Brian Kelly 都控制了公司超過四分之一有投票權。他們已經完成了以82億美元從法國媒體公司維旺迪(Vivendi)(VIV.PA)買回多數公司股票的交易。Kotick 和 Kelly 牽頭的投資者集團 ASAC II LLP 的支持者包括富達投資和中國入口網站騰訊(0700.HK)等,但他們不擁有任何投票權。Kotick 和 Kelly 共同掌控著 ASAC 的投票權,他們在交易中各拿出了5,000萬美元。動視暴雪在檔案中稱,Kotick的投票權比例為25.5%,Kelly為25.1%。

企業風波

Infinity Ward事件
主要人物
Jason West及Vince Zampella在成立Infinity Ward之前,曾為EA開發過《榮譽勳章》系列。
導火線
在2009年11月,動視公司旗下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以450萬的預售數,4億美元的首日銷售額打破史上首日銷售額最高遊戲的金氏世界紀錄。這個銷量紀錄成了2010年Infinity Ward事件導火線。
事件經過
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
2010年,公司的股價平穩,但公司內部出現了內訌。3月3日,參與創作《使命召喚》的Infinity Ward工作室的兩個主管兼創始人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被炒,原因是行為不端和煽動員工。而 Jason West 和 Vince Zampella 則指著 Activision 扣押獎金不發,並要求得到總計3600萬美元的著作權費和賠償費。兩方對戰法庭。
Activision 的搖錢樹 Infinity Ward 的總裁和遊戲主管已經因為二人不服從管理,並且自作主張與競爭對手進行談判,試圖阻止暴雪向 Infinity Ward 員工支付補助而被公司解僱。因為 Infinity Ward 公司兩名主要員工的“違約和反抗”,Activision已經下令人力資源部門展開調查。這一次,公司的重磅級人物將捲入離職和訴訟的麻煩中。公司不希望這個問題給自己帶來太大的影響。據稱 Jason West 的離職是因為他不服管教。
Jason West 在“LinkedIn”上的顯示是“前任”,並且說明他的任期在2010年3月結束。此外,IW內部人員稱,Activision 正在向 Infinity Ward工作室 “展現力量”。
IW是引領和開創使命召喚走向現代戰爭的先驅者,做出的成績功不可沒,不過一路與 Activision 的氣氛搞得似乎並不緩和,早先的現代戰爭第一部就很不被Activision 看好。而由這次事件,是否也能聯想到使命召喚7沒有使用Infinity Ward的原因呢?
3月4日,Infinity Ward創始人及前任高管Jason West及Vince Zampella向洛杉磯地方法院遞交訴狀,稱自己任職Infinity Ward總裁兼遊戲督導及執行長期間,為Activision締造了兩個極為成功的作品群,即“使命召喚”和“現代戰爭”系列,但Activision距履約支付巨額提成只有數星期之時便終止了他們與公司的僱傭關係。
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控告Activision拒不履行雙方約定,蓄意踐踏加州最基本的僱傭條款,即僱主必須向雇員支付應得的報酬。
“非但沒有謝意,褒獎,連最起碼的支付酬勞都沒做到,這可是Activision史上最成功的娛樂作品。公司上個月還僱傭律師進行所謂的內部調查,然後以含糊不清的‘犯上’及‘不守信’等罪名將他倆掃地出門,這事就發生在3月1號星期一”,West及Zampella的律師Robert Schwartz稱。
“Activision毀約時我們都驚呆了”,West稱,“我們為這家公司傾注了全部心血,不僅一手打造出一流的遊戲工作室,還組建了一支共事近十載,引以為傲的開發團隊,我們的貢獻有目共睹。”
“在為Activision奉獻良多之後,卻要靠訴訟來討薪,這實在不應該”,Zampella補充道。
IW出品的《現代戰爭2》為Activision帶來三十多億美元的銷售收入,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不僅要求對方支付應得的那部分收入,還要求得到Activision事先許諾的——這下精彩了——“現代戰爭”的品牌權益。
還記得《現代戰爭2》曾多次在“使命的召喚”系列裡進進出出的情景嗎?
也許這兩人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把現代戰爭從使命的召喚系列中剝離出來成為IW自行掌控的品牌,Activision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看出苗頭後搶先把這兩人搞掉,再空降領導人試圖讓IW重回到自己帳下,免得現代戰爭品牌落入他人之手。
3月4日後,Infinity Ward陸續有人離職。
到2013年4月14日止,包括設計主管Steve Fukuda and Zied Reike,程式設計師Rayme Vinson,美術主管Chris Cherubini ,撰寫現代戰爭2的劇本獲得了全美編劇工會獎的編劇Fukuda和Rike加上之前離職的人員,從Infinity Ward出走的人員已達到10人之多。
4月,前Infinity Ward領軍人物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成立了新遊戲開發工作室Respawn Entertainment,與EA簽署了遊戲產品發布和分銷協定。
11月,動視公司抗訴EA,故意破壞公司與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之間的關係,旨在破壞《使命召喚》取得成功。動視暴雪將向EA尋求4億美元的索賠。原因是Jason West和Vince Zampella離開 Activision 成立新工作室Respawn Entertainment為EA開發新遊戲並簽署了遊戲產品發布和分銷協定。再加上動視CEO Bobby Kotick自從與暴雪合併後變得很傲慢,口無遮攔,激怒不少遊戲界重量級人物和企業,從而與滑落到世界第二大視頻遊戲商(2007年以前,EA是全球第一大廠商)EA結下恩怨。
2011年1月21日,由於把EA追加為被告並且索賠4億美元,動視針對前Infinity Ward領軍人物Vince Zampella和Jason West的法律行動再次升級。
事後評價
Infinity Ward事件曝露出遊戲界所存在的發行商與工作室之間利益矛盾。Infinity Ward想借《使命召喚:現代戰爭2》的成功,成為公司內部與動視分庭抗禮的獨立王國,試圖做公司內第二個暴雪娛樂。但是,暴雪獨特地位是在動視暴雪合併之前就形成的。暴雪娛樂早在2004年就被維旺迪收購,是維旺迪遊戲的一個部門。而Infinity Ward一成立就因為資金短缺被動視收購,沒有類似暴雪早期獨立開發和發行遊戲的經歷。
子公司工作室過於強盛的現象在遊戲界不是動視特有的。Take-Two Interactive 旗下的2K Games就是為了削弱旗下工作室品牌(除了Rockstar Games)和遊戲品牌而設立的。2005年,為了整合 Take-Two 旗下工作室(Rockstar除外)的品牌資源設立2K Games,其總部位於紐約市。此外,它亦將體育運動遊戲以2K Sports名義發行。2007年,Take-TwoInteractive 收購Cat Daddy Games後以 2K Play 名義發行。
爭權風波
主要人物
Bobby Kotick 在動視擔任CEO已經超過20年,不過去年他險些被公司開除。
事件經過
2013年7月底,動視暴雪82億美元從昔日母公司維旺迪(Vivendi)‘贖身’的訊息不僅震驚了業界,隨後而來的訴訟也鬧的滿城風雨。隨著併購完成,動視暴雪成了一家由 Bobby Kotick 和 Brian Kelly 領導的獨立公司,這兩人的主要投資者包括 Davis Advisors 和 Leonard Green & Partners。
據 Bloomberg 透露的訊息顯示,股東訴訟郵件的部分內容表明,法國娛樂集團維旺迪曾考慮炒 Booby Kotick 的魷魚,而不是讓他代表投資集團用82億美元從母公司維旺迪回購動視暴雪。
據檔案記錄顯示,Kotick曾發出過最後通牒,稱他不會在任何維旺迪試圖通過動視籌資的計畫方面合作。當然,這並不包括向他和聯合主席 Brian Kelly 在內的領導集團銷售動視股份。Kotick補充說,如果這一切進行得不順利的話,他將被董事會開除。
當時,維旺迪的CEO Jean-Francois Dubos 在一封郵件中說,“我真的想知道誰會開除他”。維旺迪CFO(當時的動視董事會主席)Philippe Capron曾說,“很高興地告訴你,我會開除他。如果你願意,我明天就可以開除他。”
至於Kotick為什麼沒有被開除,Capron在一封郵件中解釋,Kotick的公共地位比較高,當時,維旺迪法律總顧問Frederic Crepin懷疑Kotick在賭維旺迪不敢開除他,很可能是因為當時如果沒有他在的話,動視暴雪的市場表現會出現消極反應。
一名動視暴雪發言人表示,公司現在的董事會對Kotick和Kelly以及他們的目標非常支持。
此前,Kotick和Kelly與維旺迪高管們一起被起訴,指控他們在共同擔任動視董事會成員的時候沒有能夠保護少數股東的利益。此次訴訟稱,他們最關心的是維旺迪提供了動視的流動資金,而且讓Kotick和Kelly獲得了動視公司的控制權,而他們的投資集團則以低於市場的價格收購了股份,滿足了個人利益的同時損害了股東利益。
結果
這場爭權的結果是,在動視做了20年CEO的 Bobby Kotick 成功聯合投資機構從維旺迪集團回購公司股權,得以繼續執掌公司大權。

中國市場業務

2011年,動視宣布將在中國推出《使命召喚》網遊版,採用免費模式。2012年7月3日,動視暴雪與騰訊宣布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合作推出使命召喚Online。
2008年1月,網易CEO丁磊出資成立的網易關聯公司上海網之易網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之易)正式成立。同年4月18日,暴雪注資網之易,網之易成為中外合資公司。2008年8月13日,網易宣布同暴雪娛樂公司達成合作,將暴雪娛樂旗下《星際爭霸2》和戰網系統引入國內。暴雪娛樂在中國大陸的獨家運營權將交由網之易公司負責。2009年,暴雪娛樂宣布,結束同第九城市的合作,中國大陸地區《魔獸世界》現有的運營權協定到期後,將其獨家運營權授予網易旗下關聯公司網之易,為期三年。此後,網易先後引進《爐石傳說》、《風暴英雄》、《暗黑破壞神3》、《守望先鋒》等暴雪遊戲。

代表作品

Activision:
托尼霍克職業滑板系列
蜘蛛俠系列
Blizzar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