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比較優勢論

動態比較優勢論,提倡後起國應通過扶植和保護本國幼稚產業,發掘本國潛在的比較優勢,以實現自己產業結構高度化的趕超戰略的一種國際貿易理論。是日本經濟學家筱原三代平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根據日本當時的經濟在國際經濟中所處的相對地位而提出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態比較優勢論
  • 提出者:筱原三代平
主要觀點
筱原三代平針對大衛·李嘉圖的靜態比較優勢理論中沒有考慮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局限性,指出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改變國與國之間原先的比較優勢或者比較成本,進而改變國際分工和貿易格局。他的這一經濟思想來源於德國經濟學家F.李斯特的“幼稚產業保護論”。
根據動態比較優勢論和日本當時的經濟現狀,筱原三代平提出了日本規劃產業結構的兩項基本標準,即“收入彈性基準”和“生產率上升基準”,引導產業結構向重工業化、高加工度的方向發展。他認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暫處於劣勢的產業,可能會在動態的發展中轉化為優勢產業。
對這些產業,不但不應該放棄發展,反而應當加以扶植。若已開發國家著重發展收入彈性較高的產業,而開發中國家只發展收入彈性低且技術進步率低的產業,雙方經濟發展的差距必然會拉大。開發中國家如果只講靜態比較優勢,固守舊式分工格局,其產業結構就不會演進和提升,就會永久落伍、喪失前途。
倘若日本原封不動地照搬傳統經濟理論中的靜態“比較成本學說”,就不可能實現工業結構的最佳化乃至高速經濟成長。實際上,該理論主要是強調在戰略上要重視潛在的將來的比較利益,而在戰術上要重視近期的現實的比較利益,把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發展戰略與未來世界經濟市場聯繫起來,而不是單純地只考慮當前的世界市場的短期利益。見筱原基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