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人物經歷
1923年
聖誕節,基拉爾在法國
阿維尼翁出生。他的父親是阿維尼翁考維博物館館長,後來還照看過教皇堡,這個法國最大的中世紀城堡。青年基拉爾進入文獻學校學習
中世紀歷史。此時,現代世界的歷史也在他身邊展開,
納粹德國占領了法國。
1947年,基拉爾去了美國
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分校,這或許是他作出的最重要的人生決定,開啟了他的學術生涯。他於1950年獲得了
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1940-1943年美國人對法國的看法》。
2015年11月4日,基拉爾在家中逝世,終年91歲。
個人生活
基拉爾是虔誠的
天主教徒,他曾取消一次講座,因為教皇
若望·保祿二世到訪美國,想見見這位他喜愛的思想家。每個
禮拜日,基拉爾和妻子都會參加帕羅奧圖的聖托馬斯·阿奎那
彌撒,這是北加州唱格里高利聖詠的彌撒。
研究方向
基拉爾的學術生涯約略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欲望結構研究、社會暴力研究、
基督教研究,看似零散,實則一以貫之。
在基拉爾看來,人的自由只有兩種模式:神的模式和人的模式,前者是宗教的模式,後者則是“他者”的模式。當現代社會宣布“上帝死了”,“他者”便接替了上帝的位置、接受主體的崇拜。更致命的是,“人人互為上帝”,因此促成“摹仿競爭”。競爭固然是可觀的物質利益的源泉,卻也是更為可觀的精神痛苦的源泉。世界越是變得民主,個人自由越是擴散,競爭也就越來越多,個人也就越是感到不適。
主要成就
提出著名“模仿”理論
基拉爾最有名的理論是關於“模仿”,他說,模仿不僅是人類學習的方式,也是人類衝突的根源。欲望是模仿而來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競爭——為了得到我們姊妹兄弟也有的東西。結果,這雷同的欲望造成不可避免、無休無止的衝突,直至墜入混亂。要重新恢復穩定狀態,往往是通過犧牲一個“替罪羊”來完成的。人們群起抱團,指責一個他們之外的人,如背負了忒拜城瘟疫根源、被迫流亡的
俄狄浦斯,如在十字架上受難的
猶太人的王、
耶穌。
介紹結構主義等至美
人物評價
同為
法蘭西學院院士和
史丹福大學教授的
米歇爾·塞爾(Michel Serres)曾打趣稱吉拉爾為“人類認知領域的新達爾文”——他對所有東西都著迷,他的著作提供了對人的本性、人類歷史和命運的顛覆性視角。
吉拉爾是斯坦福校園裡一個非常容易辨認的超級巨星——一頭極具衝擊力的銀髮,眼眶深陷。他對別人的影響差不多是電擊式的。密西根州立大學出版社的編輯威廉·約翰森曾經這么描繪自己和吉拉爾的第一次相遇:就像“110伏的設備被插入220伏的電源插座”。他在學生和年輕教師中激起敬畏又驚奇的情感:“他獅子般的頭顱,讓我們感覺面對的是一位先知,而不是一個大學教授。”但吉拉爾實際上十分溫和謙遜,和人交談時,對方總能感到他真誠的鼓勵。他不像同時代的其他法國理論家那樣風行、時興,“他出類拔萃,好像一座高塔,卻一點都不讓人覺得突兀”,一位同事評價說。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勒內·基拉爾
作者類型:專著
作者時間:200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