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勇營
- 外文名:Yong Ying
- 所屬年代:清代
- 力量組成:臨時招募民間武裝
- 作用:協助政府軍隊作戰
- 組織形式:由清軍官員招募並受清軍管轄
勇營,出現於雍正、乾隆年間。起初並無制度可言,一般為戰時募集,事畢解散,影響有限。曾國藩創建湘軍、制訂勇營制度後,勇營異軍突起,取代八旗、綠營,成為晚清國防...
明代敢勇營、果勇營、效勇營、鼓勇營統稱。為十二團營組成部分。詳“四武營”。四武營...
和勇(?-1474年2月18日),初名脫脫孛羅(托克托博囉)。迤北人。蒙古化伊朗人,屬阿蘇特部。明朝將領,韃靼太師阿魯台之孫、明朝左都督阿卜只俺之子。阿魯台被...
揆諸歷史,八國聯軍侵華時,已有不少中國民眾充當前驅,充當八國聯軍的帶路黨。概括而言,八國聯軍侵華時的“帶路黨”,大致有三類:一般民眾、特殊教民和華勇營。
有清一代的兵制共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八旗和綠營兵制、勇營制度以及近代兵制。八旗兵和綠營兵是清代前期的國家正規軍,稱為經制兵。...
清朝在袁世凱小站練兵以前,有過三種軍制:最早的是“旗兵”和“綠營”,到了曾國藩組織鄉團後,所謂湘軍、淮軍,官式名稱叫做“勇營”。...
英國殖民地也派遣了軍隊,俄國派遣海軍陸戰隊,亦派遣了由華人組成的華勇營參戰; 法國 5 390 3,130 派遣自印度支那; 美國 2 295 3,125 派遣自菲律賓; 德國...
太平天國後,勇營興起,這些地方部隊的將領許多都有綠營軍銜,以表示它們是帝國正規軍的一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太平軍戰爭中有功的一些外國人也被授予綠營軍銜:常勝...
以後鎮壓湘黔苗民起義及嘉慶年間鎮壓川楚白蓮教起義時,朝廷除了命地方舉辦團練外,都招募鄉勇,官給口糧,在綠營之外別自成營,隨軍戰守,時稱“勇營”。從此相沿成...
1863年11月,直隸總督劉長佑開始擬訂用湘軍之制,練直隸綠營兵的大概規制,提出要變分汛散防為“ 合軍駐操” ,用勇營將官來改造綠營。但是,劉長佑的這個計畫未獲...
明代奮武營、耀武營、練武營、顯武營統稱。與四威營、四勇營合為十二團營。成化三年(1467年)置。各設坐營內臣一員,武臣一員,號頭一員,把總二十員。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