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逍遙散

加味逍遙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內科摘要》卷下。具有疏肝清熱,解郁和營之功效。主治肝脾血虛,內有鬱熱,潮熱哺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暗,怔忡不寧,頰赤口乾;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口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搔癢,或虛熱生瘡。

基本介紹

  • 名稱:加味逍遙散
  • 別名:八味逍遙散(《醫學入門》卷八)、加味逍遙飲(《審視瑤函》卷五)、丹梔逍遙散(《方劑學》)
  • 出處:《內科摘要》卷下
  • 組成:當歸、芍藥、茯苓、白朮、柴胡、牡丹皮、山梔、甘草
  • 功用:疏肝清熱,解郁和營
  • 主治:肝脾血虛,內有鬱熱,潮熱哺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暗,怔忡不寧,頰赤口乾;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口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搔癢,或虛熱生瘡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當歸、芍藥、茯苓、白朮(炒)、柴胡各一錢,牡丹皮、山梔(炒)、甘草(炙)各五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疏肝清熱,解郁和營。

主治

肝脾血虛,內有鬱熱,潮熱哺熱,自汗盜汗,腹脅作痛,頭昏目暗,怔忡不寧,頰赤口乾;婦人月經不調,發熱咳嗽;或陰中作痛,或陰門腫脹;小兒口舌生瘡,胸乳膨脹;外證遍身搔癢,或虛熱生瘡。

方義

本方即逍遙散加丹皮、山梔而成,故在逍遙散的基礎上加重了清解鬱熱功能。方中逍遙散疏肝解郁,加丹皮,能入肝膽血分者,清泄肝膽之熱邪;加山梔,亦入營分,能引上焦心肺之熱下行;二味配合逍遙散,自能解郁散火,火退則諸症皆愈。

使用注意

服藥期間忌氣惱、勞碌。

附方

名稱:加味逍遙散
組成:白芍、白朮、白茯苓、麥門冬、生地、甘草、桔梗、地骨皮、當歸、山梔仁、黃柏
用法:水煎,溫服
主治:潮熱咳嗽,外感風寒濕邪,頸項強痛,濕氣勝者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名稱:加味逍遙散
組成:軟柴胡、白芍藥、冬白朮、當歸身、白茯苓、粉甘草、鉤藤鉤、忍冬藤、山梔、丹皮
用法:水煎,去滓溫服
主治:女子血虛火旺,經閉潮熱;男子陰虛木旺,脈弦虛數者
出處:《醫略六書》卷十八
名稱:加味逍遙散
組成:柴胡、白芍、當歸、陳皮、甘草、白朮、茯神、人參、川芎、瓜蔞、半夏
用法:水煎服
主治:乳懸。肝氣不舒,痰氣鬱結,乳內忽大如桃,不覺痛癢,色亦不赤,身體發熱,形漸瘦損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三
名稱:加味逍遙散
組成:白朮、白芍、薄荷、陳皮、甘草、柴胡、白茯苓、當歸、白扁豆、砂仁、木香、黃芩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兒痢疾體虛,不便行利導滯者
出處:《幼科直言》卷四
名稱:加味道遙散
組成:當歸、白芍、茯苓、白朮、柴胡、香附、甘草、丹皮、山梔、薄荷
主治:因郁怒傷肝所致白濁白淫,往來寒熱,脅痛心煩,面帶青,口苦,脈弦,小便數
出處:《女科指掌》卷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