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塔格螺

加勒比海塔格螺

加勒比海塔格螺(學名:Cittarium pica):是百慕達岩石海岸線上最大的物種。有些貝殼的直徑可達15厘米。貝殼又厚又重,輪廓介於旋形和渦輪形之間,肩部圓潤,圓錐形略低,尖頂是圓錐形的。螺體包含大約6個凸螺紋,大體螺紋呈凹球形。這種海螺在西印度群島講英語的加勒比島嶼上被稱為“wilk”或“wilks”(或有時稱為“whelks”),有時也被稱為喜鵲殼螺,因為它的外表是黑白的。

棲息於潮間帶和淺潮下帶的裸露和適度遮蔽的海岸上或岩石下,通常不會生活在海里很深的地方。是一種食草動物,以多種藻類為食。主要分布於中美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加勒比海塔格螺
  • 拉丁學名:Cittarium pica
  • 別名:西印度鐘螺、加勒比海鐘螺、加勒比海鐘螺
  • 動物界
  • 軟體動物門
  • 腹足綱
  • :鐘螺目
  • :瓦螺科
  • :Cittarium
  • :加勒比海塔格螺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1:Turbo pica 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2:Trochus picoides Gould, 1853
  • 同義學名3:Meleagris pica (Linnaeus, 1758)
  • 同義學名4:Livona picoides (Gould, 1853)
  • 同義學名5:Livona pica (Linnaeus, 1758)  
  • 外文名:West Indian Topshell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保護現狀,

動物學史

加勒比海塔格螺俗稱西印度鐘螺或喜鵲殼螺 ,是一種大型食用海螺,一種海洋腹足類軟體動物,屬於瓦螺科(Tegulidae)。 這個物種有一個黑色和白色的大殼。它們在西印度群島講英語的加勒比島嶼被稱為“wilk”或“wilks”,這是一種受歡迎的食物。 “will”或“wilks”這個詞既可以用作單數形式,也可以用作複數形式。然而,這個物種與在美國和歐洲被稱為海螺的物種根本沒有密切關係。在加勒比地區的一些西班牙語地區,當用作食物來源時,加勒比海塔格螺被稱為bulgao,或簡稱為caracoles。 在委內瑞拉,它被稱為quigua; 在古巴,它被稱為雪瓜。

形態特徵

加勒比海塔格螺是百慕達岩石海岸線上最大的物種。貝殼的最大尺寸可達137毫米,又厚又重,輪廓介於旋形和渦輪形之間,肩部圓潤,圓錐形略低,尖頂是圓錐形的。螺體包含大約6個凸螺紋,大體螺紋呈凹球形。外唇很簡單,唇緣內側為黑色或黑白相間。小柱是弓形的,上面有一層厚重的瓷狀胼胝質沉積物產生,半包圍著臍部,中間有很深的缺口。
外殼呈現出相當寬的臍,臍深沒有雕刻,但內部呈螺旋狀,具圓形的珍珠質孔。頂部組織光滑細膩,有一個向臍突的結節。無光澤的顏色圖案相當明顯,整體為白色,每個螺紋上都有黑色的鋸齒狀火焰紋。在年齡較大的個體中,這些斑點有成為軸心線的趨勢。上表面通常全黑。孔徑通常為白色,由於珍珠層的緣故,內部呈現彩虹色。
與成熟標本近乎光滑、均勻的表面相比,幼年個體擁有由螺旋線和結實的紋路裝飾的貝殼。年幼的貝殼或保存完好的成體,其尖頂螺紋由斜褶皺雕刻而成,並由一些螺旋溝切割而成。半生長貝殼的邊緣和底部呈螺旋狀。

生活習性

該物種在潮間帶和淺潮下帶的裸露和適度遮蔽的海岸上或岩石下被發現。通常不會生活在海里很深的地方,儘管偶爾會有報導。大多數都在水邊發現,並且幾乎沒有分散的趨勢。 最淺記錄深度為0米。最深記錄深度為7米。
加勒比海塔格螺是一種食草動物,以多種藻類為食。它們積極地從岩石上刮下生長的藻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往往會導致侵蝕。取食通常發生在夜間,此時最活躍。

分布範圍

該物種很少生活在佛羅里達群島、墨西哥加勒比海岸、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它也發生在巴哈馬、古巴、開曼群島、牙買加、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南至巴貝多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小安的列斯群島。 該物種已被重新引入百慕達。
加勒比海塔格螺
加勒比海塔格螺分布圖

保護現狀

加勒比海塔格螺被認為是加勒比地區經濟上第三重要的無脊椎動物物種,僅次於眼斑龍蝦(Spiny lobster)和女王鳳凰螺。由於過度捕撈和過度開發,它在一些棲息地已經局部滅絕。百慕達是唯一一個100%可以收集加勒比海塔格螺的國家,因為該物種在百慕達搞復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