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需求說明書的分析,我們可以使用“功能點”來對軟體產品所提供給用戶的功能加以度量。
規模估算,估算步驟,簡單介紹,估算過程,相關標準介紹,
規模估算
估算步驟
1. 識別功能點的類型。
2. 識別待估算應用程式的邊界和範圍。
3. 計算數據類型功能點所提供的未調整的功能點數量。
4. 計算人機互動功能所提供的未調整的功能點數量。
5. 確定調整因子。
6. 計算調整後的功能點數量。
簡單介紹
通過對需求說明書的分析,我們可以使用“功能點”來對軟體產品所提供給用戶的功能加以度量。程式長度和複雜性都是對程式的事後分析,軟體功能性卻可在軟體開發的初期進行分析,這對我們預測項目規模,規劃項目時間表非常有幫助。
Albrecht的度量方式是先按需求描述對功能點計數,得到未調整功能點,再按系統涉及到的技術功能點對該數值進行修正。
按照軟體表示技術,一項需求可描述為若干外部輸入、外部輸出、外部請求、外部檔案、內部檔案的集合。對集合中每一子項進行計數,並按其複雜性指派相應的權重,可得未調整功能點UFC:
n
UFC = ∑ (項目i的權重*權重i)
i=1
任何需求的實現,總與一定的技術有關。Albrecht定義了14項技術特性,對應每一特性有一個從0到5的關聯值Fi(0說明此項技術特性與功能實現毫無關係,5說明此項技術特性是系統建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一項需求的技術複雜性特性值TCF即由這些評分合成,公式如下:
14
TCF = 0.65 + 0.01 ∑ Fi
i=1
最後,功能點的度量值FP,為以上二者的乘積:
FP = UFC * TCF
估算過程
估算的過程主要包括規模估算、規模調整、估算工作量、估算工期和確定預算。上一部分主要講解了估算規模和規模調整這兩部分。
根據調整後軟體規模,估算工作量,公式如下:AE=(PDR*S)*SWF*RDF
估算工期可根據工作量-工期模型計算,公式如下:D=1.277*(AE/HM 1 )0.404,當期望工期短於估算工期的下限時,應對項目需求進行分析並適當調整。通常,壓縮工期會增加項目工作量,及導致生產效率降低。
在獲得了工作量估算結果後,可採用以下公式估算項目預算:P=AE/HM 2 *F 2 +DNC
審批預算時應考慮以下因素:預算的合理性;可用於本項目的資金情況;概算或年初總預算額;其他預算項目可行性及投資收益率對比和平衡。(以上內容均摘自行標《軟體研發成本度量規範》)
相關標準介紹
一、在編國家標準《軟體度量-軟體研發成本度量規範》
長期以來,如何度量和評估軟體研發項目的成本一直是產業界的難題。在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軟體服務業司領導下,從2010年開始啟動我國軟體成本度量標準體系的研製工作。核心標準《軟體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於2013年正式發布。為軟體項目預算、立項審批、招投標、項目計畫、變更管理等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目前,該標準已在一批單位中得以落地套用。2014年,經推薦,《軟體度量-軟體研發成本度量規範》正式申請升級為國家標準(計畫號20151553-T-469)。
二、在編國家標準《智慧城市軟體服務預算管理規範》
近年來,智慧城市成為我國各城市信息化建設的熱潮,而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各類軟體服務的價值與質量對於智慧城市的“智商”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因此,確定軟體服務的合理預算並據此開展招投標工作對於智慧城市的建設成敗至關重要。
《智慧城市軟體服務預算管理規範》規定了智慧城市的軟體服務成本的構成及評估的基本方法,以及採用該方法確定軟體服務預算的基本過程與原則,適用於城市管理者和建設者對建設智慧城市所需的軟體服務預算進行評估;同時為各城市擴展和建立各自智慧城市預算評估體系提供了統一的框架和指導。
三、在編行業標準《軟體項目測量元》
雖然國際上相關的標準(如ISO15939)中闡述了軟體度量過程,但是缺乏對度量過程所涉及的各類項目測量元的定義說明。由於缺乏一套可供不同軟體組織參考的軟體項目測量元體系,使得各個軟體組織在制定和採集測量元時出現分歧和差異化,不同組織之間無法就量化管理的各個方面數據展開有效地對比和交流。同時,由於缺乏標準的、具有指導意義的測量元體系,許多組織在建設其度量體系時也面臨諸多困惑。
本標準借鑑國外成熟經驗並結合國內產業實際情況,從項目基本信息、規模、進度、資源和工作量、質量、效率等六個方面較為全面地闡述了軟體度量涉及的常用測量元,並對這些測量元進行了規範性的描述,可有效指導軟體組織對其軟體項目和開發過程進行測量、控制及預測。
四、在編聯盟標準《軟體服務成本度量規範》
經報請上級領導機構同意,中關村智聯軟體服務業質量創新聯盟負責標準的創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