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功甫帖
- 作者:蘇軾
- 年代:宋代
- 書體:行書
- 材料:宣紙
- 真偽:雙鉤廓填
內容考證,創作背景,真偽之爭,事件過程,偽本考證,劉益謙聲明,鑑定方法,鑑定設備,顯微鏡參數,可支持USB,豐富套用領域,
內容考證
帖二行九字,為蘇東坡奉別友人郭功甫時所寫手札。歷代藏家對其評價甚高,見著於安岐《墨緣匯觀》、翁方綱《復初齋文集》、李佐賢《書畫鑒影》、張珩《張蔥玉日記·書稿》及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等著作。李佐賢在《書畫鑒影》中記載,這幅作品被錄在蘇軾、米芾的四幅手札合冊中,四件作品中,“蘇書尚完好,第二幅猶佳。”指的就是《功甫帖》。據馬成名先生考證,這個合冊被天津的銀行收藏家許漢卿收藏,後經過裝裱,四幅作品已經改裝,這幅作品何時從許漢卿手中流傳就不得而知了。2013年9月由上海藏家劉益謙購回。
創作背景
據張榮德先生考證,《功甫帖》為蘇東坡奉別友人郭功甫時所作,郭功甫長蘇軾一歲,二人政見不同,卻常互贈詩畫,唱和頻繁。據翁方綱考《宋史》,認為這幅手札應該是蘇軾三十六、七歲時所作,熙寧初,王安石執政,幾年後,郭功甫被擢升為殿中丞,後在奉議郎致仕,路過杭州,期間(熙寧四年至七年)蘇東坡正在杭州任通判,據推測這幅手札就在這段時間完成。
真偽之爭
事件過程
劉益謙稱,在競拍該作品之前曾請專家做過鑑定,並無真偽之疑,稱蘇富比將成立特別小組,邀請全球博物館的專家對《功甫帖》的真偽進行研究討論。他質疑鐘銀蘭、單國霖、凌利中的研究方式,呼籲三位專家的研究文章儘快面世,以解困惑。
賣方蘇富比方面也發表聲明,堅持《功甫帖》為宋代詩人蘇軾的作品,並稱“我方至今沒有接到近日媒體上所提到聲稱此件作品為偽作的所謂報告”。
2014年1月1日,單國霖、鐘銀蘭、凌利中三位研究館員署名的兩篇長達14000餘字的研究文章正式在專業媒體《中國文物報·收藏鑑賞周刊》刊出,報告詳解為何5000萬藏品系偽作。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經過鑑定與考證,這件《功甫帖》是“雙鉤廓填”的偽本。“雙鉤廓填”又稱“雙鉤填墨”,在唐宋時主要用來保護原跡,臨摹學習,此法易於傳潘流行、到了刻帖成風的晚清,成了坊間作偽、製造書法贗品、欺世牟利的主要手段之一。
2014年2月18日,蘇軾《功甫帖》現身北京。主辦方希望藉由當日公布的高清影像資料和技術鑑定結果,廓清此前“真假”爭論的迷霧。
偽本考證
書寫
通過考證發現露面的《功甫帖》偽本鉤摹自晚清鮑漱芳(約1763-1807)輯刻的《安素軒石刻》,其製作時間,亦可定於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凌利中展示了《安素軒石刻》所收的蘇軾《功甫帖》拓本。對比可見,其書藝水平遠遠勝於蘇富比的《功甫帖》拍品。
單國霖在《蘇軾<功甫帖>辨析》中認為,《功甫帖》從字的形體上看,與蘇軾的書體相符,尤其接近於《北游帖》,大部分筆法較為豐潤流暢,然而有些地方卻顯得彆扭,他認為可能是摹寫所造成的失誤;對翁方綱題跋,單國霖從印鑑和書法兩方面入手,判斷亦為偽造。
印章
上博研究員指出了若干《功甫帖》鉤摹作偽的旁證,《功甫帖》鉤摹本右下有“世家”一印,翻刻自《安素軒石刻》所收的蘇軾《功甫帖》拓本。這本是一枚騎縫章,應與邊封接連。
這件拍品是一件立軸,在翁方綱的題跋之下,可見明代著名鑑藏家項元汴的鑑藏印。按照項元汴的收藏習慣,會在《功甫帖》上留印。這件拍品“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九字之下,留有六方朱印,色澤相同。跨越百年、經手《功甫帖》的幾位藏家使用的印泥是一樣的,引起爭議。
先例
鉤摹蘇東坡的書法早有先例,就在上博館藏藏品中,研究員找到了蘇軾《劉錫敕》偽本,作偽時間、作偽手法毫無二致。上博三位研究員經過考證,發現《劉錫敕》偽本鉤摹自乾隆十一子成親王永惺(1752-1823)的《詒晉齋摹古帖》,其鉤摹製作時間為嘉慶十年(1805)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並非“明人偽本”。經過研究,發現此偽本的鉤摹手法與《功甫帖》偽本如出一轍。晚清文人王端履(1814年進士)在當時已有指出:“近來市賈所售墨跡,多從法帖中雙鉤。”
劉益謙聲明
《功甫帖》真偽之爭還在繼續,2014年2月14日,劉益謙又特別向媒體發布聲明稱,他將2014年2月18日下午2時,在北京四季酒店,攜帶《功甫帖》與廣大媒體朋友見面。現場將以高倍掃描影像等現代科技手段對《功甫帖》進行全面“體檢”,同時也將公布相關的最新研究成果。
鑑定方法
鑑定還是以傳統的方法為主,與個人的藝術修為及實踐經驗也有密切聯繫,其中,看筆墨是基礎。
首先看"用筆"。這是關鍵。從用筆的功力就可看出水平幾何。幾十年的藝術修為與幾年藝術修為的功力是大不相同的,能從用筆中體現出來。鑑別中須將每一筆拆開,看其是否到位。
其次看"用墨"。看墨的層次,前筆和後筆能分開,該重則重,該淡則淡。而且有韻味,如同"餘音繞樑三日"黑白分明,前後層次分明。
第三看"用水"。要會用水,如"潑水法"。第四看"用色"。礦物質顏料,歷史愈久越漂亮,不會褪色,而植物質顏料則會隨時間而逐漸褪色。其中,筆墨不可造假,這是最重要的鑑別依據。因為仿造筆墨達不到原本的境界。所以對筆墨有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往往會在書畫鑑定上掌握主動權。同時,書畫的時代風格不可忽略。如北宋以全景山水為主,而南宋則以局部畫為主,主題更易突出表現。所以若看到全景山水多為北宋年間的,局部畫則是南宋年間的作品。掌握了時代風格,就可大致判定時期。
另外,還須從題款、圖章、紙等方面進行鑑別。例如,題款分上、下款,上款若題"大人""先生"的屬清代。而圖章多在名字的下方,從風格可鑑別時代。若是複製的就比較模糊,刀法粗糙,無神韻。書畫用紙在唐代多是麻料紙(含麻的纖維),宋則用皮料紙(纖維很細)。
鑑定設備
收藏界不缺智慧與金錢,卻缺實在工具,這裡揭秘鑑定《功甫帖》所用攜帶型WIFI顯微鏡!
顯微鏡參數
◆ 可調倍率範圍:5倍~200倍
◆ 物距範圍:8~300毫米
◆ 調焦範圍:8~300毫米
◆ 照明:8個亮度可調暖白LED
◆ 鏡頭:高清顯微鏡頭
◆ 尺寸:3毫米(直徑)x142毫米(長度)
◆ 重量:約88克
可支持USB
◆ 照片和視頻象素:130萬象素解析度-1280x1024,640x480,320x240
◆ 電腦接口:USB2.0
◆ MiniUSB線:1.2米
豐富套用領域
(一)鑑定陶瓷的胎質、器形、裝飾、成型工藝、裝燒、釉彩、紋片、紋樣、銘款等;
(二)字畫鑑別宣紙的材質、墨跡的深淺、印章的細節、力度等;
(三)郵票、貨幣;
(四)鑽石、金銀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