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器

劍器

出自唐代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出現的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劍器
  • 外文名:jiàn qì ㄐㄧㄢˋ ㄑㄧˋ
  • 釋義:古武舞曲名
  • 出自:《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 作者:杜甫
  • 朝代:唐
基本信息,釋義,

基本信息

jiàn qì ㄐㄧㄢˋ ㄑㄧˋ
劍器(劍器)

釋義

古武舞曲名。 唐 杜甫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唐 沉亞之 《敘草書送山人王傳乂》序:“昔張旭善草書,出見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鼓吹既作,言能使孤蓬自振,驚砂坐飛;而旭歸為之書,則非常矣。”《敦煌曲子詞·劍器詞三》:“《劍器》呈多少,《渾脫》向前來。” 清 胡鳴玉 《訂訛雜錄·劍器渾脫》:“《文獻通考·舞部》謂劍器,古武舞之曲名,其舞用女妓,雄裝空手而舞。案此,今人意以劍器為刀劍之器,非是。”
新考:《劍器即儀仗木劍考》
劍器是唐樂坊組舞,劍器行屬於健舞,與軟舞相對,應該是有剛烈之氣的。
《宋史》:“隊舞之制其名各十……二曰‘劒器隊’,衣五色繡羅襦,裹交腳幞,頭紅羅繡抺額,帶器仗。”《樂書》:“劒器,劒器之舞,衣五色繡羅襦,折上巾交,腳綘繡靴,仗劒執械,唐開元中有公孫大娘善舞劒器,能為鄰里感激。懐素見之(按:應當是張旭見之),草書遂長,蓋狀其頓挫勢也。老杜有舞劒器行辭,亦其事歟?今教坊中呂宮有焉。”
這么看來,劍器組舞的舞蹈者是要器械上殿的,帶的什麼器械呢?宋史只說是帶著器仗,樂書明確說是仗劍執械,樂書雖描述詳細,但卻把張旭的本事錯加於懷素頭上,其嚴謹程度讓人並不放心。
記錄唐末十國的史書《十國春秋》說:“文武堅,善舞劒器,時號為文大劒。”既然稱善舞劍器的人為大劍,劍器跟劍恐怕還是有很密切關係的。
歷代正史里,對劍器沒有做詳細注說,而宋以前,也沒有在正式場合提到過劍器。宋以後卻有兩則記載:
《遼史》:“封悊郡開國公,賜璽書、劒器。”
《明史》:“啟視,則上賜蟒衣、劒噐也。”
從引文分析,劍器顯是一種儀仗禮器,劍器被用於君主對臣子的頒贈,與蟒衣、璽書並列,應該是宋遼以後的事。但宮廷儀禮變遷不大,給王侯大臣頒發的重要禮器,應當有歷史淵源。
宋以前頒賜的禮器,沒有劍器,但是卻另一種名稱的賜禮,與劍器接近。晉朝開始,一種叫班劍的儀仗,成為格外加恩的賜禮。如:
晉書:“加元顯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征討大都督,十八州諸軍事,儀同三司,加黃鉞、班劒二十人以伐桓玄。”
晉書:“上殿給羽葆、鼓吹、班劒六十人。”
晉書:“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及石勒侵阜陵詔加導大司馬,假黃鉞出討之。”
宋書:“給鼔吹一部、加班劒二十人。”
南齊書:“加侍中南豫州刺史,給油絡車、羽葆、鼓吹、増班劍為四十人。”
梁書:“封長沙郡王,諡曰宣武。給九旒鸞輅輼輬車,黃屋左纛,前後部羽葆、鼓吹、輓歌二部,虎賁、班劍百人,葬禮一依晉安平王故事。”
舊唐書:“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劒四十人。”
班劍、羽葆、鼓吹、黃鉞、絡車,是顯示恩寵重臣的特殊儀仗,班劍一項往往需要眾多隨從執持。
資治通鑑引“劉良《文選》注曰:班劒,請執劒而從行者也。呂向曰:班,列也,言使勇士行列持劒,以為儀仗也。李周翰曰:班劒,木劒無刃,假作劒形,畫之以文,故曰:班也。晉志:文武官公給虎賁二十人,持班劒。”
劉良、呂向等五臣是唐人,唐初班劍儀仗尚存,他們對班劍的描述是基本可信的。看來班劍是一種儀仗式的彩繪木劍,由眾多勇士排成行列持劍護行,君主賜班劍,一般是日常上殿朝拜時的儀式。臣子上殿面見皇帝,被允許由眾多武士持木劍護送,這真是莫大的殊榮和恩寵。劉宋時,由於朝廷不安定,一度禁止帶班劍的大臣進入宮門內。宋書:“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劍者不得入宮城門。”說明此時皇帝對臣屬猜疑漸增,不敢讓班劍入宮。
班劍與鼓吹同為儀仗,究竟誰在隊前,誰在隊後呢?
查宋書有:“自昔力安社稷,功濟蒼生,班劒引前,笳鼓陪後。”《文選》劉良註解說班劍是從行,宋書說在引前,劉宋時代在唐前,班劍風氣極勝,當以《宋書》為準。
可見班劍是前導,笳鼓是尾隨。
班劍與鼓吹既然同時頒賜,恐怕班劍與鼓吹是有一定的搭配關係。
班劍大約是需要跟著鼓吹做出一定的儀式動作,猶如後世的軍儀仗,恩賜班劍人數越多,權勢越高,數十人的班劍隊,加上鼓吹的配合,形成了組曲組舞的雛形。
公孫大娘的劍器舞,應該參照班劍鼓吹儀仗動作設計的宮廷組舞,伴舞者持木劍扈從,領舞者持劍與否,尚無法確鑿證據。
不過可以肯定,劍器確實不是劍,是用彩繪木製的一種型劍,器,物也,劍器,是劍的象形物。皇帝賜儀仗劍的,歷代只有這一種。幾乎可以肯定,遼明時期賜的劍器就是班劍,兩者沒有區別。疑俗稱劍器,頒賜時則叫班劍。
清人考證認為,劍器舞者是空手舞蹈,可能沒有錯,但是他們沒有注意到伴舞者無疑是持木劍器儀仗的。
賜班劍(劍器)儀仗,盛行於六朝至唐,宋以後銳減,是與宋朝尚文抑武的風氣有關,明代皇帝猜忌極重,更不可能允許臣子帶著劍隊儀仗入宮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