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謙初
- 別名:劉德元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平度縣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31年4月5日
- 畢業院校:北京燕京大學
- 主要成就:成立“燕大滬案後援會”
《燕大周刊》副主編 - 入黨:1927年1月
人物經歷,個人事跡,人物故事,
人物經歷
劉謙初8歲開始,先後在私塾和高等國小念書。
1913年春天,16歲的劉謙初考入平度知務中學,任學校青年會幹事。
1916年春,袁世凱復辟帝制。劉謙初聯合13名同學投筆從戎,參加了中華革命軍東北軍第三支隊炮兵團。後因作戰英勇,被授予“山東三支隊義勇獎牌”。
1918年,劉謙初又以優異成績考入齊魯大學預科。在大學裡,劉謙初繼續保持昂揚的學習熱情,對所學功課無不細心研讀,他的作文時常成為範文被當眾朗讀。五四運動爆發後,濟南多所學校的學生聯合組織遊行示威,劉謙初積極參與街頭演講、分發傳單,後因積極宣傳愛國思想被反動當局勒令退學。
1922年,劉謙初考入北京燕京大學。在這個新文化、新思想的高地,劉謙初收穫了新友、新知。他發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組織撰寫《中國國民性的觀察》《武力不能統一今日的中國》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文章。頗具才華的劉謙初在同學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在北京求學期間,劉謙初與李大釗領導的學生組織建立了秘密聯繫,接受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領導。
1923年,參與組織燕大文學會,任《燕大周刊》副主編。
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首倡成立“燕大滬案後援會”,被選為燕大學生運動負責人之一。
1926年,劉謙初再度投筆從戎來到武漢參加北伐軍,在第十一軍政治部宣傳科社會股任股長,併兼任政治部理論刊物《血路》的副主編。
1927年1月,30歲的劉謙初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劉謙初遇到了自己的革命伴侶——時任中共京山縣委副書記、24歲的張文秋。
1927年7月,被分配到中共江蘇省委工作。
1928年夏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1929年初,黨中央調他到山東工作,以齊魯大學助教身份作掩護。
1929年4月,重新組建中共山東省委,任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
1929年7月,他按黨中央的指示,和青島市委的同志一起,領導和發動了持續40多天的青島大康、隆興和富士等七大紗廠的總同盟大罷工,給反動當局和日本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
1929年8月6日,劉謙初經青島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時,不幸被捕入獄。在獄中,堅貞不屈,同敵人進行頑強的鬥爭。並以驚人的毅力,在陰暗的光線下,翻譯了《反杜林論》。組織獄中同志學習馬列著作,把“監獄當學校,法庭變講壇”。參與領導絕食、越獄鬥爭,並運用巧妙秘密的方式寫信給黨中央和省委,匯報獄中鬥爭情況。
1931年4月5日,在刑場上,劉謙初戴著沉重鐐銬,高唱《國際歌》,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等口號,慨然就義。
個人事跡
燕大的高才生
青少年時代的劉謙初,先後在家鄉的私塾、平度知務中學、平度師範學校讀書。他喜讀歷史上治國明君和改革家的論著,喜讀岳飛、文天祥等人的愛國詩詞,而且喜歡寫詩詞。如袁世凱稱帝時,他曾仿照岳飛的《滿江紅》,填寫一首討袁詞:“心潮起伏,莽原上,玉龍翻飛。舉目望,放喉高歌,情懷激越。千年帝制已歸去,四億神州向共和。須警覺,有人開倒車,蹈覆轍。袁世凱,復帝制,新青年,舉干戈,跨駿馬直搗袁氏巢穴。壯志飢餐國賊肉,笑談渴飲袁凶血,待到國體重光日,奏凱歌。"在同學中廣為傳誦。
1918年至1920年,劉謙初在齊魯大學預科班學習。畢業後,因家境不好,不能繼續深造,便到黃縣崇實中學任教。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基督教上海聖教書報公會以《我的二十世紀宗教觀》為題舉辦的徵文活動,他的文章被評為第一名,因此被保送到燕京大學學習。在燕大,他接受並積極宣傳新文化新思想,並發起成立了《燕大周刊》,組織撰寫了《中國國民性的觀察》、《武力不能統一今日的中國》等一批膾炙人口的文章,把周刊辦得紅紅火火,才華橫溢的劉謙初被稱為燕大才子,在同學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
任教及任命
燕大畢業後,劉謙初先後在鎮江潤州中學、嶺南大學任教。其間,他閱讀了《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ABC》、《新社會觀》、《嚮導》等革命書刊,創辦了《木瓜》、《流螢》、《傾益周刊》等刊物,熱切地嚮往革命。1926年12月15日,他終於來到革命中心武昌,參加了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被任命為政治部宣傳科科長。為軍部起草各種宣言、告民眾書、宣傳大綱等,在宣傳北伐軍的宗旨、主張、紀律、作戰方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很受器重。
演講贏得了一顆芳心
1927年2月的一天,劉謙初被邀到黃埔軍校武漢分校作一場關於政治形勢的演講,他從蘇聯的十月革命講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賀勝橋、汀泗橋戰役的勝利講到北伐戰爭的偉大意義。可謂口若懸河、辯才滔滔。坐在台下的一位姑娘,被這位氣度非凡的年輕軍官深深吸引。她就是時任中共京山縣委副書記、24歲的張文秋。她這次是專程到武漢購買槍枝的,抽空來校內看望惲代英,碰巧聽到劉謙初的演講。
聽完演講,張文秋來到惲代英的住處。令她吃驚的是,那位演講者也在。惲代英介紹他們認識,並從食堂打來飯菜,留二人共進午餐。劉謙初也被眼前這位端莊秀麗、英姿颯爽的姑娘吸引住了。之後,他們像久別的朋友一樣交談,相約一起去聽演講,結伴前往參加“二七”大罷工四周年紀念碑的落成典禮。惲代英見他們彼此有意,就鼓勵劉謙初:“人生三十而立,你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可謂俯仰無愧事業,該關心一下婚姻大事了。”劉謙初接受了好友的建議,用書信向心儀的姑娘表達愛慕之情:“蓋自晤芳顏,神魂迷離,舉止動定,往往若有所失,雖一飲一食之間,亦恍若倩影在我眼中。每一成寐,則魂夢縈繞於左右。”張文秋含羞應允。不久,他們在武昌漢陽門大街致和里12號劉謙初的表姐家,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任省委書記
大革命失敗後,白色恐怖籠罩全國。劉謙初根據黨的指示,先到江蘇省委工作,後經上海去福建。1928年6月福建臨時省委書記,組織部長陳祖康經不起敵人的誘惑,投靠張貞,叛變了革命。1928年7月24日,福建省臨委先後召開黨的緊急會議和擴大會議,改選劉謙初為代省臨委代理書記,開除陳祖康,張餘生黨籍,選舉周肅清為代表向黨中央報告。1928年9月,在福建省第一次黨代會上,劉謙初被選為中共福建省委書記。1929年初,黨中央調他到山東工作,以齊魯大學助教身份作掩護。面對險惡環境,他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常常冒著危險,來往於濟南、青島等地,夜以繼日地工作,傳達黨中央的指示,宣傳鼓舞民眾,揭露敵人的罪行,組織對敵鬥爭,很快恢復、重建和發展了被敵人破壞的黨組織,重新組成中共山東省委,並擔任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1929年7月,他按黨中央的指示,和青島市委的同志一起,領導和發動了持續了40多天的青島大康、隆興和富士等七大紗廠的總同盟大罷工,給反動當局和日本帝國主義以沉重打擊。
英勇就義
1929年8月6日,劉謙初經青島赴上海向黨中央匯報工作時,不幸被捕入獄。在國民黨濟南警備司令部監獄裡,敵人用盡了各種威逼利誘的辦法,對他施以坐鐵籠、上壓槓、灌辣椒水等種種酷刑,打得他血肉模糊、遍體鱗傷,但絲毫動搖不了他的意志。就義前夕,劉謙初在給妻子的遺書中寫道:“望你不要為我悲傷,希你緊記住我的話,無論在任何條件下,都要好好愛護母親(指黨)!孝敬母親!聽母親的話!”
人物故事
毛澤東和劉謙初 曾和他對親家
劉謙初陪妻子到武昌都府堤41號毛澤東的住處拜訪。毛澤東和妻子楊開慧熱情招待了他們,尤其是5歲的毛岸英和3歲的毛岸青,學著媽媽的樣子舉著小手抓紅棗、花生去送給客人,結果撒到地上,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當毛澤東聽說兩人新婚不久,幽默地說:“我有幾個兒子,我祝你們早生幾個姑娘,我們好對親家呀!”
張文秋詳細匯報了京山縣農民運動的情況,毛澤東認真聽取後給予充分肯定,有針對性地提出指導性意見,還縱論了中國革命和世界的局勢。毛澤東的真知灼見,使二人頓覺眼前亮堂,思緒開闊,由衷感慨: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1927年4月29日,劉謙初接到緊急命令隨軍北伐,張文秋留在故鄉繼續戰鬥。他們這一別就是兩年。其間,劉謙初先後調上海、福建等地從事黨組織的恢復整頓和發展工作,曾擔任福建省委書記、常委。1929年4月,調任山東省委書記兼宣傳部長。張文秋也轉戰南北,曾領導了河南駐馬店的秋收暴動,曾在豫鄂邊區和江漢平原一帶堅持游擊戰,曾擔任湖北省委秘書處和上海滬西區委負責人。
犧牲前給女兒起名劉思齊
1930年1月,經黨組織營救張文秋出獄。此時,張文秋已有7個月的身孕。臨別前,她讓丈夫給孩子取個名字。丈夫深情地望著她說:“無論是男是女,就叫‘思齊’吧。山東古來便是齊魯之地,英雄輩出,禮儀最盛,讓我們的孩子時時記住這塊地方吧。”3月2日,女兒思齊在上海出生。4月5日,劉謙初壯烈犧牲。
女兒嫁給毛澤東的兒子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長期在上海做地下工作的張文秋,受黨組織派遣,攜女兒來到延安。已經8歲的小思齊,長得伶俐俊秀,而且能歌善舞,經常參加一些文藝演出。有一次,她擔任主角的話劇《棄兒》在中央軍委禮堂上演,劇情是表現革命烈士後代流浪的故事。正在台下看演出的毛澤東,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幾個兒子曾流浪上海街頭的情景,心裡有些酸楚。小思齊惟妙惟肖的表演更令他感動。演出一結束,他就上台抱起小思齊,親切地問:“你的爸爸、媽媽是誰?”“我是她媽媽。她的爸爸是已犧牲的山東省委書記劉謙初。”毛澤東應聲望去,一眼認出了張文秋。10年後兩家人再次相逢,楊開慧和劉謙初都已經犧牲。他們百感交加,眼含熱淚,緊緊握手。毛澤東非常喜歡小思齊,當場認她做干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