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隊介紹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82名官兵,在江蘇省
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戰鬥中全部壯烈殉國。他們是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副連長石學富,排長尉慶忠、蔣元連、劉登甫,文化教員孫尊明、衛生員楊林標……新四軍代軍長陳毅撰文表彰:“烈士們殉國犧牲之忠勇精神,固可以垂式范而勵來茲。”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在《八路軍新四軍的英雄主義》一文中,把它譽為“我軍指戰員英雄主義的最高表現”。
劉老莊連是由游擊隊升格為正規軍的。連長白思才16歲參加紅軍,參加了長征。抗戰初期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指導員李雲鵬當過教員,曾到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在他們的帶領下,第4連經受了劉老莊戰鬥最嚴峻的考驗,用生命和鮮血寫下了壯麗的詩篇。
劉老莊在蘇北淮陰縣境內。1943年2月中旬,駐徐州的日軍第65師團3000多人,由師團長川島親自指揮,對新四軍蘇北抗日根據地進行大規模“掃蕩”,因屢屢撲空,回撤時又遭到新四軍打擊,於是又在 3月間進行反撲,將其矛頭指向淮海根據地領導機關所在地----淮陰六塘河一帶。
日軍行動迅速,領導機關尚未轉移,形勢十分緊急。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4連,臨危受命在劉老莊阻擊日軍。四連是個英雄連隊,具有南昌起義和紅軍長征的光榮歷史。連長白思才、指導員李雲鵬接受戰鬥任務後,率領全連迅速進入縱橫交錯的交通溝。走在前面的30多名鬼子尖兵進入伏擊圈時,受到四連出其不意的射擊,一個個應聲倒地。後面的鬼子見勢不妙,抱頭鼠竄。日寇指揮官川島大佐慌忙緊急糾合各路敵軍迂迴包圍四連,切斷前來增援的民兵。
上午八點鐘左右,鬼子步兵一個約四五十個人的小分隊,在火炮、機槍的掩護下,向四連陣地發起第一次衝鋒,四連以猛烈火力掃射,擊退了鬼子的進攻。在敵人面前,英雄的連隊沒有一個人膽怯,他們結成一個沉重的鐵錘,向日寇的腦袋打去。
在機關槍的咯咯聲和手榴彈的咆哮聲中,四連打退了鬼子的五次衝鋒,田野上留下了許多鬼子的屍體。指導員李雲鵬仍和往常一樣沉著,他站在大家的中央,放開嗓子,揮著拳頭鼓動講話:“我們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日的隊伍,日寇是中國人民的死敵,我們要堅決打到底!” “保衛根據地,保衛人民!”戰士們的回答,像洶湧的波濤怒吼。“同志們!這是考驗我們的時候了!我們要為黨的事業戰鬥到底!為民族解放戰鬥到底!同志們!我們要堅持黨的光榮傳統,要做模範,要做英雄。一個也不做孬種,一個也不當俘虜!”指導員高亢的聲音,蓋過了敵人隆隆的炮火聲。“保持黨的光榮,不做孬種,不當俘虜!”同志們異口同聲像雷鳴一樣地回響。
充滿著仇恨和憤怒,大家把一切傷痛和飢餓,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徒手的炊事員們,也拿起了武器;司號員除了背著軍號,也增加了一支長鋼槍。他們是新的生力軍,補充那些已經負傷或犧牲的同志。重傷員沒有呻吟,沒有哭泣,他們忍著劇痛,一個個怒睜著兩眼,不願意放棄自己戰鬥的崗位;有些輕傷的同志,一面流血,一面堅持戰鬥,不肯丟下自己的武器;衛生員把藥袋放在地上,小心地為傷員包紮。藥毛巾用完了,他們把棉衣里的棉絮撕下來用,戰士們腿上的裹帶也解下來當作繃帶布用了。
1943年3月16日,日軍第17師團駐江蘇省漣水、淮陰步騎兵3000餘人,分十一路合擊在淮陰縣六塘河沿岸一帶的淮海抗日根據地黨政領導機關,企圖一舉摧毀。為掩護領導機關和主力部隊轉移,新四軍第3師第7旅第19團第2營第4連主動在劉老莊阻擊敵人。18日,敵1000餘人與第4連激戰,先後打退敵5次衝鋒,斃傷日軍170餘人。最後,彈盡援絕,就與敵進行白刃格鬥。政治指導員李雲鵬、連長白思才等全連82人全部犧牲。戰後,新四軍第3師命名第4連為“
劉老莊連”。
日軍的進攻越來越凶。他們用機關槍對著路溝兩頭處打過來,迫擊炮、擲彈筒像熱鍋炒的苞谷似的,前後左右到處爆炸著,有幾顆炮彈落在了溝心裡。敵人是想用猛烈的炮火毀滅四連這個堅強的堡壘。“同志們,趕快用背包堵起來!”白連長嘶啞的聲音叫喊著。大家立即拿起背包拚死地推上去,幾分鐘堆起了兩段短牆頭,擋住了敵人的炮火。突然,李指導員的頭部中彈,他一聲不響地跌倒地上,鮮血噴涌,淌滿了臉。戰士們驚叫起來:“指導員!指導員!” 指導員慘白的臉上被鮮血染紅了,但他不感到一點痛苦似的,嘴角、眉間露出笑影。他慢慢地搖著右手,喃喃著,意思叫大家不要管他。白連長跑過來,抓住李指導員的手,哽咽著說不出話來,仇恨的烈火冒上了他的頭頂,燒乾了他滿眶的眼淚。敵人又衝鋒了!白連長跳起來,將駁殼槍一丟,端起一根上著刺刀的長槍,鼓著血紅的眼睛,喉嚨里迸出粗啞的聲音:“同志們,上起刺刀拚呀!” 敵人第六次衝鋒被打下去了。戰士們雪亮的刺刀上染上了日軍的血。可是在敵人猛烈炮火下,突圍還沒有成功。
子彈打完了,怎么辦?連長發話了:“我們決不讓敵人抓住一個活的,也不讓敵人得到一支好槍。這都是我們用鮮血換來的。同志們,把機關槍和多餘的步槍統統破壞掉!” 戰士們握緊上好刺刀的鋼槍,決心同日軍肉搏!日軍借著夜幕降臨,像蠢豬似的涌到四連陣地前沿,四連戰士們手端刺刀一躍而上,與日軍展開白刃格鬥,刀槍撞擊之處,發出日軍的慘叫聲。戰士們的刺刀捅彎了,就用槍托砸,槍托砸碎了,就用鐵鍬砍、牙齒咬,一場悲壯的白刃戰,終因敵眾我寡,八十二位勇士全部壯烈犧牲。這一戰四連共打死打傷日寇500餘人。戰後,淮陰人民在劉老莊修建了烈士陵園、紀念碑和壯志亭,烈士們的英名和事跡將在中華民族解放鬥爭的史冊上永放光彩。
戰後,第7旅重新組建第4連,並命名該連為“劉老莊連”。當地人民民眾為第4連82位烈士舉行公葬,修建了“新四軍抗戰八十二烈士之墓”的墓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為紀念烈士,當地人民政府在烈士殉難處建立了劉老莊烈士陵園。
今日連隊
2009年“劉老莊連”被評為全國“雙百”人物和省“雙50”人物,更讓人們對曾被胡錦濤總書記譽為“
新四軍‘劉老莊連’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英勇抗爭的傑出代表”的敬仰之情。在
劉老莊八十二烈士殉國67周年之際,我們特刊登了《今日“劉老莊連”》的文章和“劉老莊連”的一組照片,以讓廣大讀者能更多地感受“劉老莊連”這一文明之師、勝利之師、威武之師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為我們的“愛心淮陰”建設起到一定的激勵和推動作用。 2010年是劉老莊八十二烈士殉國67周年,為緬懷先輩功勳,重溫歷史,筆者特地走訪了濟南軍區某部劉老莊連,目睹了新時期劉老莊連的發展之路。回顧劉老莊連走過這67年,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部氣勢磅礴、威武雄壯的戰爭畫卷。劉老莊連在67年的建設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締結的優良傳統,是留給我們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是激勵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從輝煌走向輝煌的重要保證。
劉老莊連十分重視對連史的發掘和發揚,他們在連隊建立了連史館,並把連史教育作為新兵入伍第一課來上,讓士兵一走進連隊就了解連隊歷史和傳統,教育每名同志要“牢記歷史,弘揚傳統,再創輝煌”。還結合部隊訓練任務多、流動性大的特點,為更好地做好駐訓期間的傳統教育,2009年赴
日照海訓期間,連隊特別組織製作了“劉老莊連流動連史館”讓連史跟著部隊走。
另外,連里還將連隊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戰鬥經歷和英雄人物的事跡編印成冊,作為連隊傳統教育的教材,人手一份。並把連隊的光榮傳統編成故事,排成節目,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傳統的烙印烙在每個官兵心中。3月18日是劉老莊連的建連紀念日,每年的這一天,連里還都會組織官兵向連旗宣誓,並把全連官兵拉到訓練場,以比武競賽的形式向建連紀念日獻禮。同時這一天,還會請來在連隊戰鬥過的老首長、老前輩講傳統、做報告。與此同時,為充分發掘連隊歷史,還設計製作了“劉老莊連紀念章”,把劉老莊連的傳統和精神充分濃縮進去,使之成為連隊的精神標誌。
劉老莊連是一個鋼鐵集體。他們在練打贏、謀打贏的軍事鬥爭準備中,真抓實練、敢為人先。講套路、教方法、科學組訓,圍繞中心工作謀求全面過硬。劉老莊連沒有後進的戰士,老兵、新兵人人都是尖子兵。“我們更突出整體標兵。”劉老莊連周連長說,“與其他連隊突出訓練尖子相比,劉老莊連要求每一個士兵都是訓練尖子”。2009年7月至8月份,在上級的組織下,劉老莊連官兵82名同志赴
日照參加海上適應性訓練,這是他們首次組織海訓,在一沒設施,二沒骨幹的情況下他們積極學習,借鑑友鄰部隊經驗,細緻嚴密組織海訓骨幹培訓,保證了海訓工作的順利展開和實施。科學認真組織先期理論知識學習和陸上蛙泳動作訓練。教練員蘇太山早在6月份就參加了師里的骨幹
集訓隊,由於時間緊任務重,他們訓練強度很大,又值三伏暑天,日照強度大,背上、手上的皮都曬脫了兩三層,人變的又黑又瘦。辛勤的付出並沒有白費,換來的是一身的精幹,該同志在海訓場上發揮了重要的骨幹教學作用。經過此次海訓,該連82名同志,從不到1/4會游泳到最後90%以上的順利游完200米,取得較大進步。在平時的訓練中,全連官兵在做好基本科目前提下,齊上陣,人人鑽研,訓練戰術,並最終創出特色,讓劉老莊連戰術叫響“
鐵軍”。2007、2008、2009年連續三年,劉老莊連戰術套路成了全團所有連隊的示訓教材。幾年來,在“劉老莊精神”的激勵下,連隊有21人榮立三等功,3人直接提乾。
在和平時期,劉老莊連是人民的忠誠衛士。1998年夏天,長江、
嫩江、
松花江發生百年罕見的大洪水,人民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劉老莊連82名官兵奉命隨部到達長江最危險的地段-武漢
洪湖進行搶險。到達災區後,全連官兵連夜出擊,連續奮戰18個小時,冒雨對長800米的大壩進行了修築,平均每人挖掘、搬運砂石近千袋,戰士的雙手磨破了,袋子被鮮血染紅了,仍然不停的在河堤上奔跑,戰士麻
尚坤先後三次暈倒在大堤之上,卻三次從擔架上跳下,沖回了陣地。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就是“早一分鐘完成任務,人民民眾就少一分鐘受到威脅”。
一面“鐵軍來了”的紅旗,讓災區民眾放下心來;一面劉老莊連的鮮紅連旗,鞏固了無數已經或即將決口的堤壩;劉老莊連頑強的作風感染著地方領導和民眾,他們含著淚對團領導說:“讓他們休息一下喝口水吧,這哪裡是在幹活啊,簡直是在拚命!”8月18日凌晨4點多,大壩修築完畢,官兵們顧不上飢餓、疲勞,裹著雨衣就在河邊睡著了。5點半左右,剛築的大堤出現了管涌,如不及時加固就有垮堤的危險,全連官兵即刻又投入了“戰鬥”,地方領導和民眾無不感慨地說:“這個連隊的官兵真是鐵作風!”。上級首長稱讚劉老莊連“昔日是抗日尖刀,今天是抗洪尖刀。”
鐵軍官兵到達銀杏孤島,打出鐵軍來了
演員慰問抗震救災的官兵
2008年
汶川大地震,鐵軍的大旗繼
抗洪搶險之後,又一次插在災區的大地上。“鐵軍來了”,災區的人民又有了主心骨。清理廢墟、運送藥品,搭設帳篷、安裝板房,一項項工作陸續展開,全團戰士充分動員,積極投身到抗災搶險工作中去。劉老莊連連隊黨支部書記
賈永輝親自帶領黨員突擊隊奮戰第一線,他們攻堅克難,有危險我們先上,有困難我們來抗,先後營救受困民眾十餘名,搶救糧食兩千餘斤,運送藥品八百多箱,搭設帳篷三百餘頂,搭建板房三千多平方米。給全團官兵做了表率,樹立了標準,連隊也被師表彰為“抗震救災先進單位”。生命不息、衝鋒不止,艱難面前,為了人民的利益,絕不後退一步,這才是真正的大無畏,這才是
真正的英雄史詩。榮譽面前,劉老莊連的戰士從不驕傲,困難面前,劉老莊連的官兵從不氣餒。他就是一把錚亮的尖刀,隨時準備迎接困難的挑戰;他就是一座堅固的堡壘,隨時都能經得起風吹雨打。
劉老莊連還相繼參加並出色完成了“鐵拳——2004”涉外演習、“和平使命——2005”中俄
聯合軍事演習、赴
蘇丹達爾富爾維和等多項重大任務。
戰爭年代,劉老莊連處處當先鋒,打頭陣,取得了輝煌的榮譽;新的歷史時期,他們充分發揮傳統優勢,把“劉老莊精神”作為建連之魂、固連之本,連隊建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新的輝煌。他們緊跟時代步伐,注重學習掌握黨的創新理論,依靠科學建連興連,充分發揮官兵文體作用,著力促進官兵全面發展。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到連隊建設的各項工作之中,走上全面協調、科學發展之路。如今,劉老莊連已連續7年被上級表彰為“先進連隊”,連續5年被表彰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
歷史是光榮的,光榮是厚重的。新的發展時期,我們相信,劉老莊連官兵必會繼承和發揚82勇士為黨和人民安危不畏犧牲的理想信念和“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的連魂精神,繼往開來,為建設現代化的革命軍隊,為偉大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一往無前,做出新的貢獻。
參加閱兵
參加抗戰勝利70周年首都閱兵
2015年5月20日,據某網友發布的訊息,參加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首都閱兵徒步方隊的臂章已經披露,他的微博照片展示了“劉老莊連”英模部隊徒步方隊的臂章,臂章底色為紫色,以金色繡線滾邊,上邊緣以宋體書寫“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首都閱兵”,居中的則是八一五星與行書書寫的“鐵軍”,下方為一條紅色飄帶,上寫“‘劉老莊連’英模部隊徒步方隊”,飄帶下方為金色的萬里長城,寓意正如抗日戰爭中誕生的國歌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組成我們新的長城,臂章下邊緣為閱兵的漢語拼音縮寫YB,周圍環繞麥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