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譜序》是皮錫瑞所著作品,出自於《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劉氏譜序
- 作者:皮錫瑞
- 作品出處: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劉氏譜序》是皮錫瑞所著作品,出自於《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劉氏譜序》是皮錫瑞所著作品,出自於《皮錫瑞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太史公作《史記》,《表》旁行斜上,說者以為仿周譜。六朝、唐人極重譜學,經五季之亂耗矣,傳於世者有宋歐、蘇二家。《集古錄·劉寬碑陰》云:“唐世...
光裕堂是濡須劉氏宗祠名,劉氏光裕堂露字號族譜一份,於民國十年六修,全卷分32冊,49年戰亂有宗親至台灣時帶走其中12冊。譜序由清光緒恩科舉人、浙江鹽大使、姻親方澍所書。內容簡介 濡須,今安徽蕪湖市無為縣之區域也。經數次多方尋根問祖,於當地宗親處尋劉氏光裕堂露字號族譜一份。譜載濡須劉氏乃劉楚之後...
譜序由清光緒恩科舉人、浙江鹽大使、姻親方澍所書。譜載濡須劉氏乃劉楚之後,唐齊國公劉沼生三子,長子劉楚,為光州大都督、沛國忠簡公。忠簡公生六子,“翱、翔、翎、蛡、翊、豳”, 劉蛡字依仁,唐同光元年翰林承旨學士,是為遷休邑(徽州府)之始祖,休邑今之安徽休寧縣。其後人劉希禹生三子,長子文,字...
1.濡須光裕堂為劉楚四子劉蛡之後,劉祥(翔)為 劉楚次子,劉蛡因黃巢起義留居休邑,劉祥與其史遷福建,因此此兩處光裕堂非同一人創立。 2.信豐光裕堂為劉交之後,濡須光裕堂與內洋光裕堂均為中山王劉勝(劉邦之後)之後,況且其76世以後的譜序明顯與濡須劉氏不符。 3.作為劉姓建築中有光裕堂的建築,在各地...
祭母昌元郡太夫人文 慶元府事勸農文 忠肅公行狀 朝陽閣記 石船劉氏 劉氏宗譜原序 續修劉氏譜序 石船劉氏村圖記 直孺公理學記 紳坊許氏 許氏譜序 許氏譜敘- 許氏族譜敘 龍湖公墓碑銘 許竹軒公家傳 瑤岙朱氏 ……蒲岐崔氏 長嶠黃氏 上黨鮑氏 莢蓉蔡氏 蒲城臧氏 河東薛氏 尚家垟薛氏 ...
名人譜序 一、清朝嘉慶戊寅科舉人,誥授通議大夫,欽加三品銜雲南知縣,升授大關同知朱允椿曰:“吾邑劉氏,人殷戶眾皆難悉數,大抵皆祖彭城,而由閩遷博,所稱最盛,闕有兩支,一則前明歲貢福八公,一則前明庠生容台公後群,所云下寨潭頭之劉姓者是也”。(道光十二年《博白縣誌》卷九選舉篇有載:朱...
劉氏起源與遷徙 《巾峰劉氏初修譜序》(清乾隆18年)載:至後漢有諱式者,仕比太宗朝。其後裔宗寶為本省新昌大嶺巡檢,見天寶辛會,形勢頗勝,遂家焉。其侄茂山自天寶避亂,流奔過南野巾峰,見其山水奇勝,遂居於斯,其子顯仁生積富,積富生源都(曾任福建泉州提舉),承承繼繼,傳衍頗繁。世系 茂山公...
1773),二十二世孫修耀勤方氏增補序文於河南宜陽縣官署。五修 嘉慶五年(1800),二十三世孫德璜渭川氏重刊譜序,華容縣儒學同學星沙宋燦雲偕氏拜撰譜新序。六修 鹹豐七年(1857),兩玉氏謹撰序文。七修 公元2006年,鼎、禹、墨支族宗親聯誼會編修。歷代誥封,跋文,追贊,傳錄,詳見學官劉氏宗譜。
栗陽劉氏族譜序 書靜安劉氏族譜後 書蕭以恕族譜後 書蕭天與族譜後 石門陳氏族譜序 重修本宗族譜序 苦竹朱氏族譜序 宋氏族譜序 歐陽氏族譜序 楊氏世譜序 楊氏族譜序 臨川危氏家譜序 楊氏族譜序 甲戌 黃氏族譜序 丁亥 蘭橋毛氏族譜序 己丑 玉田劉氏族譜序 臨川王氏世譜序 貴溪鄭氏家譜序 永豐王氏族譜序 壬辰 ...
明朝年間(1368-1644年),劉姓父子三人從杞縣東南60里劉莊遷出,落戶小劉店,小劉店全姓劉,現有人口286人,土地254畝。劉氏譜序字輩:相、敬、西、培、金、玉、傳、萬、代。歷史古蹟 小劉店有古廟一座,建於明朝中期,取名祖師廟。後因天長日久、風雨侵襲,廟宇倒塌,於1993年農曆15日重建,現有大殿三間、...
劉姓譜序字輩:西、法、憲、為、正、錦、紅、本、烈、倍、長、守、現、世、德。王姓譜序字輩:人、金、玉、水、絲、守、良、時、永、之、百、世、崇、本、立、化、榮、業、克、昌、文、明、以、正、敬、修、可、宗、希、聖、志、學、繼、序、其、傳、慎、思、景、行、紹、武、忠、貞、葆...
劉氏譜序(1904)漢碑引經考附引緯考自序(1905)經學通論自序(1907)王制箋自序(1907)四川易古田先生遺說序(1907)上吳子修學使書(1907)消夏百一詩序(1907)應詔陳言謹擬增訂學堂章程六條摺(1907)李荔村同年遺詩序(1907)教育論(1908)專著 經學歷史(1906)書經通論(1907)春秋通論(1907)皮錫瑞...
所以劉累既是劉姓的始祖又 是留姓的始祖。另據《砂羅越劉氏源流考》記載:“劉累事夏孔甲,賜御龍氏。其生也,兩掌成‘劉累’ 二字,因以為姓氏”。《安徽鳳陽劉氏譜序》云:“我劉氏之先本出於帝堯苗裔,夏之時 帝堯陶唐氏子孫生子有文在手曰劉累,因以為劉氏。此我劉氏之端也”。又據《中國通史全編...
李氏第十九冊及李氏第二十冊上半部收錄《邵東李氏三修族譜》十八卷,首一卷,末三卷。清佚名修(原譜序後修譜人落款為「闔族裔孫」),宣統三年敦睦堂刻本,原裝二十二冊,二九七〇頁。李氏第二十冊下半部收錄《額塘李氏家譜》八卷,民國李永遠、李永鴻等修。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敦睦堂刻本。原裝八冊,五四...
”所以“東平劉氏”又叫“瀝江劉氏”。劉澍任安成侯若干年,“前輩殺其侯,而始卜居瀝江。”(唐。杜黃裳《劉氏譜序》),這裡所說的瀝江是指安成郡,即現安福縣城附近,,但《安福地名志》中無此地址,所以無從查考。瀝江劉氏,至唐歷宋,分為五大房,遂成大族。南宋末,一代民士謝枋得(號疊山)...
生於1500年(明朝弘治十三年)。明萬曆二年甲戌歲(公元1574年)春月增修劉氏家譜。主要功績 明萬曆二年甲戌歲(公元1574年)春月七十四歲主持增修劉氏家譜。人物評價 增修劉氏家譜,使後人知道客家劉氏的來歷。個人作品 客家劉氏家譜 軼事典故 父:劉善慶 兄:劉漢清 弟:劉漢華、劉漢廣 :藝術形象 連城公修譜序 ...
又見江西《劉氏會源譜》和湖北《三冶堂劉氏譜序》稱,這個被宋初呂蒙正(944-1011年)譽為“簪纓世族,宰相名家”的唐初劉德威後裔劉汾,不僅於大中元年(859年)中進士及第,而且確實參與了其父劉巨容的荊門襄陽的決戰。只不過其父是山南東道節度使,統籌全盤,而兒子只是軍事活動的具體執行者,就像曾國藩滅了太平...
”湖北黃陂劉家老塆1914年民國甲寅敦本堂《劉氏宗譜》顯示,“守中先生,自明初宰陂邑入陂籍,善政炳炳勒於石,遺事煌煌載於志,子孫蕃昌,科名相繼,誠為西陵巨族。”(嘉慶榜眼劉彬士譜序語)後裔從第15世起,世次排輩字派為“啟宗承先(祖德清華),敦行仁義;大振家庭,克昭前緒;治國安邦,善良繼起;紹...
始嘗堂劉氏一世祖:必達公 彭城郡劉氏上代一百六十二世,中代劉氏九十世,近代入信宜劉氏開基祖,史稱;彭城郡門樓屋劉氏(又稱始嘗堂劉氏)始祖。劉必達字始嘗,生於明末癸酉年(明朝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四月初四卯時壽九十多歲,妣元配馮氏生子諱敏,繼配鐘氏生於清順治壬辰年四月十四日卯時,壽八十五...
今湯池鄉劉氏宗祠內門廳楹聯及劉氏族譜派號、譜序留其手跡。晚年潛心學佛,遊覽勝山名寺,並募緣為湯池龍井沖龍王廟購置一座大鐘。謝世前,留有自輓聯一副。聯曰:“造物全無功,戰不歿於陣,仕不歿於官,學不歿於校,奈大限到臨,想今生只得馬虎了局;天數有定矣,母兮莫哭兒,妻兮莫哭夫,子兮莫哭父,倘...
方苞集》所未收。圖書目錄 方望溪先生遺集序 序跋類 喪服或問補 陳榕門周官析疑序改稿 書大學平天下傳後 讀管子自記後 循陔堂文集序 冶古堂文集序 半舫齋古文序 李雨蒼時文序 陳月溪時文序 劉梧岡詩序 徐蝶園詩集序 關公訓言序 孫文正公遺書序 濟生語錄序 黃宗初譜序 劉氏宗譜序 龍溪蔡氏宗譜序 ...
陶敬安,遊戲《三國志13》中的武將。角色背景 陶敬安,劉禪的老婆。《纂輯重修劉氏宗譜漢朝譜序九》 同胞祖公蜀後主劉禪。字公嗣,小字阿斗(甘氏生),妣鄭氏、陶氏、張氏、張氏、王氏。【妣陶氏,諱敬安】,生於東漢獻帝建安16年辛卯(211),卒於後主延熙16年癸酉(253年),享壽43歲,與鄭氏同葬於石壁洞...
監軍莊村劉氏現珍藏一部《劉氏族譜》,修於清代光緒二十三年。倡修族譜者為劉晉泉,當時在榆次東陽鎮開一裝裱館,專事裝裱名人字畫,得一康熙丙辰御書“作好人”墨寶,由於天長日久,真跡已毀,但留下王景漢臨的“作好人”橫幅、族譜就把這一宸翰作為劉氏家族的祖訓,以作好人相勸勉恪守,譜序由榆次常贊春、...
淳熙六年何氏修譜序 重修張氏宗譜舊序 石氏宗譜序 武陵宗譜原序 汪氏家乘跋 姜氏宗譜舊修譜序 美樨宗氏家乘跋 禮塢俞氏家譜舊序 謝氏舊譜序 劉氏族譜舊序 岳氏族譜序 麟峯黃氏家譜舊序 王氏家乘小引 宋開禧甲子袁氏宗譜序 慶源集序 東陽康氏宗譜源流敘 嘉定二年重修何氏譜序 吳寧康氏宗譜序 王氏宗譜舊...
歐陽氏家族的家譜,傳到宋代歐陽修時,他編寫了《歐陽氏譜圖》,這個族譜與蘇洵所編的蘇氏族譜,被稱作歐、蘇二體,是中國私家修譜的先例。它們修譜的體例,成為後代家譜的基本定式,即家譜中有:譜序、譜例、世系圖、世系錄、先世考辨等。元明以後的家譜的譜例,在此基礎上有所補充發展,形成一套成規:增譜論、...
壽宗師兩峰劉先生七十序 壽平川郭先生八十序 壽郭一崖丈七十序 壽鄒穎泉丈六十序 壽蕭文岡丈八十序 壽朱易庵丈七十序 壽朱松岳丈七十序 壽王君方塘六十序 壽胡母周大夫人八十序 刻宋僧萬言書序 恩綸錄序 續修族譜自序 高洲張氏族譜序 廬陵丁塘劉氏族譜序 吉陽文林山曾氏重修譜序 友慶堂存稿卷之二 序 歐...
在這裡簡要介紹一下譜名、譜序、藝文。1、譜名 隨著人口的增多,居域漸廣,同是記載古氏家族的譜牒,冠名方式不一。如清代江西《寧都橫塘古氏六修族譜》,有地名、姓氏、幾修;廣東五華《新安堂古氏族譜》,標明堂號、姓氏;《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璧山縣天池古氏譜》,有地名、姓氏;《古氏二拾五府君派譜》,...
譚性教少兒時即能作詩,青年則擅長古文,“蒼勁秀雅,為時所宗”,所著有《留襄讞語》《金陵譜序》《黃雪山房集》12卷(其中文9卷,詩3卷),其詩收入《山左明詩抄》。遺有“改修七星渠”(在寧夏)碑文及文、記、序、表、傳等文章十多篇。因其文武雙全,明代在萊城東廂為其建立“文武持衡坊”。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