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涵
創新和創業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最
令人矚目的研究領域之一,國內外諸多學者從
管理學、經濟學、
社會學等不同學科角度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綜合各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以將創業模式分為三類:複製型創業、模仿型創業和創新型創業。複製型創業、模仿型創業是較為傳統、在近年來的創業實踐中被大量套用的兩類創業模式;創新型創業是三類創業模式中創業難度和風險較大,但潛在收益最大的一類創業。創新型創業是指創業者突破傳統的經營理念,通過自身的創造性活動引導新市場的開發和形成,通過培育市場來營造商機,可以分為技術驅動型創業和創意驅動型創業。
--技術驅動型創業:是指創業者以自己擁有的專業特長或已有技術成果為核心競爭力來進行的創業活動。創業者具備某一專業(技術)特長,或研製成功一項新產品、新工藝,同時發現潛在市場或利潤空間,將擁有的專長或技術發明發展成新創企業,並成功推向市場。也可以說,技術驅動型創業是創造市場價值的機會型創業,但難點在於組織創新,風險投資對其的支持非常重要。
--創意驅動型創業:是創業者根據全新的運營理念或創新構想,探索新的經營模式的創業活動。此類創業模式是所有創業模式中難度最大的一類,但是一旦成功將擁有先發者優勢。如果在創業過程中相關互補性資源迅速跟進,可以成為新辟市場的領導者,擁有標準和價格制定權。此類創業需要創業者具有敏銳的市場眼光、獨特的個性特徵和旺盛的創業欲望,善於洞察商業機會並敢於冒險,是一種開創性價值創造型創業。
主要特徵
新的歷史時期,大量創業實踐表明,創業成功的關鍵不僅僅在生產技術和產品本身,更為重要的在於創業者能否突破傳統思維限制,主動應對環境變化,整合組織內外部資源,實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體制創新、品牌創新、市場創新等戰略,創造出新的經營模式。在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發展過程中,創新型創業越來越重要,並表現出三大重要特徵:
一是創新型創業以滿足和開闢顧客需求為首要任務。
顧客需求是任何創新和創業活動的根本要求和動力,沒有需求的創新和創業活動都是沒有價值的。創新型創業活動,一方面可以從當前市場角度出發,通過一系列的技術創新,為顧客提供質量更高、性能更好的產品;另一方面,也是特別重要的一個方面,知識經濟拓展了工業經濟時代人類需求的範圍,新的需求不斷衍生,創新型創業的一條重要實現途徑就是順應時代潮流,積極探索和開闢新的需求。
二是創新型創業強調不斷創新,善於把握和利用機會。
創新型創業與傳統創業最根本的差異就在於創新,正因為創新,為市場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更高,具有更大的市場成長性。但是,創新是永無止境的,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商業模式的優勢會不斷誕生、不斷升級換代。所以,通過創新型創業實現事業的不斷壯大,必須不斷跨越已有的範式,轉換思維模式,要善於把握和利用各個維度的變遷機會。
三是創新型創業不僅要注重技術創新,更要特別關注非技術創新的商業模式變遷。
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業態不斷誕生,這些新的業態的誕生不僅僅來自於技術的進步,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和財富的積累創造的新的需求更為關鍵。新的需求可能來自於已有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組合,創新型創業成功要求創業者具有全新的思維模式和資源整合能力,才能實現開闢全新的"藍海"的夢想。
活動價值
綜合各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基於創業的創意來源可將創業模式分為三類:複製型創業、模仿型創業和創新型創業。複製型創業、模仿型創業是較為傳統、在近年來的創業實踐中被大量套用的兩類創業模式,創新型創業是三類創業模式中創業難度和風險較大,但潛在收益最大的一類創業。創新型創業活動價值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創新型創業數量較少,但對經濟貢獻較大。
國際經驗表明,創新型創業不到創業總數的l%,但卻具有較大的價值創造潛力。創新型創業是以新技術的產生和套用為基礎的,任何一項新技術的誕生及其在生產中的套用,都要求與之相關的技術配套發展,這就必然引起新的技術進步,以致形成技術創新“鏈式反應”,擴大社會生產領域,創造出大量就業崗位,從而促進地區經濟成長。已有研究指出,與其他創業類型相比,創新性創業活動對經濟成長產生的貢獻更加突出(Aldrichand Martinez,2001)。
第二,創業路徑的選擇影響到地區微觀產業結構,創新型創業有利於促進地區產業結構升級。
創業機會的來源、實現途徑、識別的內容及其產生的誘發機制導致了創業路徑選擇的差異性,進而影響了地區金融結構的變化、新興產業的培養和產業的轉型升級狀況。創新型創業帶來了生產技術的創新,技術創新引起產業結構變化,總體上表現為:整個產業結構中由第一產業占優勢比重逐漸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占優勢比重向資金密集型、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由製造初級產品的產業占優勢比重向製造中間產品、最終產品的產業占優勢比重演進。技術創新使產業結構朝著高級化和合理化發展,傳統產業並未因為科技含量高的新興產業成為經濟結構中的主導產業而消亡,而是經過技術改造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由此可見,創新型創業的不斷發展帶來了技術的進步,也促進生產力迅猛發展並提升產業結構,這對於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價值。
第三,對創業路徑選擇的研究有助於提升創業政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推動更多高質量的創業活動。
目前我國的創業政策尚不完善,如果僅把創業過程看成是隨機的過程,不了解不同創業路徑選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差異性,僅停留於稅收減免、資金與管理支持等層面,促進更多高質量的創業活動就無從談起。創業路徑選擇的研究涉及創業的基本活動和關鍵影響因素,探討創業者如何積累特定領域知識並獲取最新的技術信息,從而識別他人所看不到的,或者是先於他人看到有價值的創業機會,形成創新性創業活動。這有利於改善我國的創業環境,提高創業政策的有效性,營造並鼓勵更多的創業活動尤其是創新性創業活動。
創新型創業對經濟成長的促進作用突出,為創業者產生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這類創業活動數量稀少,形成機理尚不明確,對其創業過程的特殊性研究還不充分,這使得此類創業活動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機會開發
創業活動意味著對創業機會的識別、評價與開發,進而實現在經濟社會層面的價值創造,作為創業活動發生的必要條件,所識別的創業機會特徵決定著創業活動的價值創造潛力(Shaneand Venkataraman,2000)。複製型創業、模仿型創業和創新型創業是創業者基於不同的創業路徑選擇的結果,創業路徑選擇的差異性起源於創業機會屬性的差異性。創新性創業活動始於創業者對創新性機會的識別,創業者認知的機會特徵和對風險的感知各不相同,大多數創業者識別的是模仿型機會(包括複製型和改進型機會),只有少數人能夠發現和利用極富創新性的創業機會(Aldrichand Martinez,2001; Samuelsson,2004)。
對於創業機會的識別和開發問題的研究,奧地利經濟學家突破了以往忽視個人因素的局限性,將機會開發過程視為個體對未滿足的市場需求及未充分使用的資源或能力的敏感力(Kirzner, 1973),它受到個人特質、先前知識與經驗、社會網路、行業特點以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響,這一結論已獲得眾多學者的研究證實。在個人特質方面,研究強調個體創造力的作用,發現90%的創業者認為創造力對創業機會發現至關重要(Hillseta1.,1997,1999)。在先前知識與經驗方面,研究認為個體先前經驗和知識有助於個體認識到新信息的價值,強調創業者更容易發現與其先前經驗和知識相關的創業機會(Shane,2000;Shepherdand De Tienne,2005)。在社會關係網路方面,研究發現社會網路是獲取創業機會信息的重要渠道,利用社會關係網路是創業者識別機會的重要途徑(Birley,1985)。機會發現是個體獲取、處理並解讀信息價值的過程(Eckhardtand Shane,2003;Shane,2000;Shaneand Venkataraman,2000)。作為機會信息的重要來源,社會資本在機會發現中的角色和作用備受關注,已有研究主要集中於挖掘關係強度、網路規模、網路密度等個體網路結構特徵與機會發現可能性之間的因果關係(Areniusand Clercq, 2005; Ardichivilieta1.,2003;Hillseta1.,1997,1999),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什麼樣社會資本構成特徵的個體更容易發現創業機會。
但通過梳理現有的研究後發現,這些研究並未對機會開發過程中的創業機會差異性及其所導致的不同創業路徑選擇給出充分解釋,儘管一些研究已從社會資本、工作經歷等角度對創業機會的識別與開發進行了分析,發現創業者社會資本不僅影響著創業者是否能夠發現機會,更可能影響著創業者所發現的商業機會類型。然而目前的研究沒有深究個體社會資本構成特徵與所發現機會特徵之間的匹配關係,也沒有深入探討先前經驗嵌入資本的可轉移性、可轉移程度如何影響著創業者的創業機會開發過程。網路成員特徵不同而導致個體所能攝取到的信息質量和價值有所差異。創業者所識別的機會特徵各不相同,大多數創業者識別的是模仿型機會,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看到極富創新性的創業機會。因此,我們認為以不同的創業路徑選擇為研究對象,通過探討“什麼樣的人更易開發創新型創業機會”。能夠把握創新性創業活動的本質和過程、揭示創新型創業的形成機理,有利於啟發有創業傾向的個體更有效地發現創新性更強的機會,這是鼓勵和扶持創新性創業活動、改善我國創業活動結構的關鍵,對我國產業轉型以及制定創業活動的針對性政策也有突出的現實借鑑意義。
目前,已有學者從“認知過程”研究機會開發過程,還有學者關注社會網路、已有知識和經歷對於創業機會開發的作用,認為這些因素是成功感知創業機會的必要條件。但是,這些因素並非彼此獨立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它們彼此之間也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這種互動作用使得單純研究某一因素和機會識別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一定缺陷,這也說明需要開發更加切合實際的理論框架來解釋這些因素和機會識別之間的關係。基於工作嵌入的角度考慮其對創新型創業機會開發的激勵作用,主要由於工作嵌入這一構念考慮了非工作因素的影響作用,充分地反映了對非工作因素重要性的考慮,具有較少的情感屬性,聯繫是非情感的,匹配和犧牲只具有間接的情感性。
創新型創業與傳統創業最根本的差異就在於創新,創新意味著出現新的產品、服務或是新的工藝等,通過新的技術、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商業模式為市場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產品或服務。所以,創新型創業的成功需要不斷跨越已有的範式,轉換思維模式,把握和利用各個維度的變遷機會,在客戶的行為和潛在的競爭者等相關信息比較有限的情況下進入一個新市場或者是未完全建立的市場,對識別到的創新型創業機會進行開發。有的研究者對創業機會進行這樣的定義,認為創業機會是進行新的價值創造,在手段目標的關係的發現過程中確定必需的原料和信息。創新型創業機會是社會中信息的潛在傳播的一個結果,既包括技術機會,這種機會使得創造新產品和新服務成為可能,同時還包括市場機會,這種機會通過使新產品和新服務商業化而實現了其財務價值。因為技術機會和市場機會都是價值創造過程的必要因素,所以企業不僅需要通過用新的方式聯合信息、資源和能力來發現技術機會,還需要結合這些技術機會和潛在市場而發現新的市場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