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球孢子菌病

副球孢子菌病是由巴西副球孢子菌引起的皮膚黏膜、淋巴結和內臟器官的進行性真菌病。本病僅在中南美洲散在流行,以20~50歲男性常見,尤其多見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及巴西的咖啡工人。儘管副球孢子菌病不是一個很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有時也發生於包括愛滋病在內的免疫受損患者。巴西副球孢子菌在自然界的特定場所還不清楚,推測是以真菌形式存在於泥土中,人體通過吸入孢子感染。孢子在肺內37℃時轉變成侵襲型酵母菌,可經血流及淋巴向其他部位播散。患者大多預後良好,只有少數病例發展成播散性感染。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多發群體:20~50歲男性
  • 常見病因:病原菌為巴西副球孢子菌
  • 常見症狀:發熱,咳痰,皮膚潰瘍
  • 傳染性: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副球孢子菌又名巴西副球孢子菌,或巴西芽生菌,培養為雙相型,在37℃培養為酵母樣菌落,在溫室培養則為絲球狀菌落。近來認為本菌的多發芽生孢子很像球孢子菌破裂後的內生孢子,故一般均稱為副球孢子菌。
病原菌經口、皮膚及黏膜損傷處侵入人體是本病的誘發因素。當身體抵抗力減弱而又有病原菌入侵時,不但局部發生病變,且可很快侵入淋巴和血液循環,引起內臟器官的病變。副球孢子菌僅感染人類。

臨床表現

1.慢性肺副球孢子菌病
肺是最常見的感染初發部位,但大部分正常人肺感染後不產生任何症狀和體徵,部分患者發展成慢性肺部感染或急性播散性感染,慢性肺球孢子菌病多數起病隱匿。症狀有發熱、盜汗、不適、咳痰、消瘦和咯血等。
2.皮膚黏膜副球孢子菌病
口腔和鼻黏膜是最常見的累及部位,包括齒齦、舌、唇和齶部出現疼痛性潰瘍,可影響進食。齶和鼻中隔可因潰瘍而穿孔,喉部可因潰瘍和瘢痕形成而嘶啞。皮膚累及多見於口周和鼻周。開始為丘疹和結節,數周或數月後形成邊緣隆起的斑塊,表面可呈疣狀或潰瘍。淋巴結腫大,尤以頸部淋巴結腫大常見,可破潰形成瘺管並排出膿液。
3.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
病原菌經血液循環和淋巴播散可導致全身廣泛的感染,包括大腸和小腸的結節潰瘍性損害。肝、脾、腎上腺受累或出現骨髓炎、關節炎、腦膜炎和腦灶性損害等。

檢查

1.真菌檢查
(1)膿液、痰、皮膚黏膜損害刮取物、淋巴結抽吸物等加10%KOH,鏡下可見單芽或多芽孢子。以子細胞與母細胞大小相差懸殊、母細胞呈球形、多個子細胞附於其上呈水手輪狀為典型,具診斷意義。
(2)培養,培養成雙相型,25℃時見白色羊毛狀菌落。37℃血瓊脂為酵母樣菌落。外抗原試驗可快速鑑定。
2.血清學試驗
補體結合試驗絕大多數患者呈陽性,注意與芽生菌病、孢子絲菌病和組織胞漿菌病有交叉反應。免疫擴散試驗絕大多數患者為陽性,偶與組織胞漿菌病有交叉反應。
3.組織病理
組織病理主要為化膿性肉芽腫,有多核白細胞浸潤,水手狀輪大孢子具特徵性。

診斷

1.本病為地方真菌病,患者常有流行區的居留史。
2.肺部感染者,伴有經久不愈的皮膚潰瘍和淋巴結腫大,或多系統受累時需考慮本病的可能。
3.皮膚副球孢子菌病的診斷比較容易,主要是找到病原菌。
雖然在標本中發現形成特徵性多芽體的大型(常>15μm)酵母菌可提供強有力的擬診依據,但需經真菌培養才能確診。

治療

伊曲康唑、氟康唑均可選用。建議使用伊曲康唑6~12個月。必要時可用兩性黴素B。

預防

本病都是經皮膚接觸或者經呼吸道吸入所致,故預防的措施應針對病因進行。因此加強體育鍛鍊,提高免疫力對本病的防治至關重要。進入流行疫區應避免接觸發霉的物品並佩戴口罩,避免吸入真菌孢子以及菌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