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

副業

副業又叫農副產業,是指生產單位所從事的主要生產活動以外的生產事業。在我國農業生產部門中,是指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副業
  • 外文名:sideline
  • 拼音:fù yè
  • 解釋主業以外的生產事業
  • 廣義:與生計無關的財產收入來源
  • 狹義:農業林牧漁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
  • 別稱:農副產業
定義,狹義上的副業,廣義上的副業,種類,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副業的發展,依託科學技術發展農副產業的原則,採用多種種植措施提升農副產業的發展質量,

定義

狹義上的副業

中國農業中,副業有兩種含義:
副業:手工業副業:手工業
①指傳統農業中,農戶從事農業主要生產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在多數地區,以種植業為主業,以飼養豬、雞等畜禽,採集野生植物和從事家庭手工業等為副業。
②在農業內部的部門劃分中,把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以外的生產事業均劃為副業。
後一種含義的副業包括的內容有:
①採集野生植物,如採集野生藥材、野生油料、野生澱粉原料、野生纖維、野果、野菜和柴草等。
②捕獵野獸、野禽。
③依附於農業並具有工業性質的生產活動,如農副產品加工、手工業以及磚、瓦、灰、砂、石等建築材料生產。這部分工業性生產活動,按照中國20世紀60年代初期的統計規定,包括生產大隊辦的工業、生產隊辦的工業和農民家庭經營的手工業(商品部分)。當時隊辦工業(含生產大隊和生產隊兩級辦的工業)尚處於萌芽階段,規模小,生產項目少,因此被列入農業中的副業範圍之內。經過20年的發展,隊辦工業的規模迅速擴大,生產項目增多,其產值已占了副業產值的絕大比重。80年代初,中國政府有關部門決定,今後不再把村辦工業(原大隊辦的工業)和村以下合作經濟組織辦工業(原生產隊辦的工業)列入農業中的副業之內,其產值也不計入農業總產值中而計入全國的工業總產值中。
中國有豐富的副業資源,農民充分利用剩餘勞動力、剩餘勞動時間和分散的資源、資金髮展副業,對於增加農民收入、滿足社會需要和推動農業生產發展都有重要意義。副業生產,特別是其中的採集和捕獵對自然資源的狀況影響較大。因此,發展副業時,注意保護自然資源和維護生態環境十分重要。
副業也指代人們除了做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進而參與其他工作,而其他的工作在此就稱為副業。

廣義上的副業

專業領域上講的副業指的是如上所述的農業林牧漁以外的其他生產事業,與其說是“副業”,不如說是“副產業”更為恰當。
而普通大眾在日常生活中談及的副業,一般指的是人們的次要財產收入來源。與人們的主要職業(事業)相比,副業的特點有:
1、主要職業(或事業)以獲得維持個人生計所需的基本收入為目的,而副業則以提高生活條件為目的,副業與生計無關。而人們一般情況下會把收入較多且穩定的職業當做事業,而把收入較少且不穩定的職業當做副業。
2、除卻特殊情況外,正常情況下副業的從事時間比事業的從事時間要短。
3、主要職業較為固定,副業則容易變更。

種類

主要包括:(1) 採集野生植物,如採集野生藥材、野生油料、野生澱粉原料、野生纖維、野果、野菜及柴草等。(2) 捕獵野獸、野畜。(3) 農副產品加工和工業性作業以及手工業。如糧油加工、採礦、機械製造、磚瓦等建築材料的生產。(4) 手工業。如編織、手繡等。(5) 其他。如運輸、屠宰、理髮等。

種植業

是在耕地上種植農作物的農業生產事業。

林業

對森林的種植、養育、保護、採伐以及對林木產品的採集和加工。這樣的生產部門叫做林業。

畜牧業

在牧區,牧民靠放牲畜而取得產品;在農耕區,農民靠飼養牲畜來獲取產品,這樣的生產部門,都可統稱為畜牧業。

漁業

在水域中進行天然捕撈,或者人工養殖有價值的水生生物的生產部門,稱為漁業。

副業的發展

依託科學技術發展農副產業的原則

(一)因地制宜
農業生產具有很強的複雜性,農作物也體現出明顯的地域特點。為此,生產基地要想實現有效的農業生產,需以因地制宜為生產指導原則,保證農作物健康生長。基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不能依照其他的生產模式,而是要依據自身發展特點和周邊環境實施生產,促使農副業可實現更加科學的生產和管理。
(二)分段開展
農業生產是一項長期性且具有複雜性的生產工程,而且農業生產都會經歷新技術套用、技術改進等環節,是一項連續性的生產工程。所以,在農副產業管理上,需要制訂比較詳細的生產計畫,促使農副生產可以得到順利發展。因此,基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要以分段開展為指導原則,促使農副業實現更加科學的生產,提升發展質量。
(三)重點突破
農副產業應依靠科學技術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所以要重點突破,讓基地實現整體生產質量的提升。基地在發展農副產業時,要關注產業發展的重點。集中技術和資金優勢開展農業生產,提升農副產業的發展推動力。基地在實施農副產業發展時,可以發展綠色農業或者生態農業。同時,要保障農副生產的合理性,促使農副產業發展更加具有科學性。

採用多種種植措施提升農副產業的發展質量

(一)樹立科技興農發展意識
要想讓農副產業得到全新的發展,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需要樹立科技興農發展意識。只有樹立科技興農發展意識,基地在生產過程中才會引進更多的先進技術,獲得更先進技術的支撐,促使農副生產可以順利實施。同時,應將科技興農作為一項重點管理工作來抓,有效推廣科學技術,促使基地農副產業可以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二)完善生產設施
基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除了要樹立科技興農發展意識,也要完善生產設施。因為生產設施對農副產業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基地要想有效發展農副生產,則要完善生產設施。基地在進行農業生產時,需要合理引進先進設施,以科技提升整體生產質量。例如,在種植作物時可以使用噴灌技術,在飼養動物時可以設定自動餵料機等。通過完善生產設施,能夠讓農副產業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意義。
(三)健全服務體系
在農副產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健全服務體系,提升基地生產服務質量。通過服務體系的健全來提升基地的生產能力,推動農副產業的發展。需要安排技術人員深入基地進行專業指導,對基地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同時,需要增加生產經費的投入,對一些重點技術進行資金支持,讓先進技術可以在基地生產中得到套用,促使農副產業可以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四)強化隊伍建設
農副產業的生產除了需要技術和設備的支持,也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撐。因此,在農副產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強化隊伍建設。首先,需引進專業人才,將一些先進技術套用到生產中。其次,需要對當前的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讓他們能夠掌握更多的農業生產技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養。這樣能夠讓農副產業得到更有效的發展,促使基地建設順利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