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7年,建立前黃塘村國小。1978年,有教職工8人,學生200名。1987年,村集體投資40萬元,修建新校舍36間。1999年,村集體和國家投資13萬元,購微機35台,建起微機室。學校設施逐步配套,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到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者68名。村民有農藝師2名,助理農藝師11人,技術員1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90公斤左右,只能半年糠菜半年糧。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7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00公斤,全村收入23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3000元,有運輸車輛110輛,機車90輛,電話260部,彩電380台,電冰櫃98台,洗衣機15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不整,破爛不堪,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6年,村統一規劃街道、房屋建設。1987年,村集體出資63萬元,幫助村民翻新舊房480棟。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6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村建立合作醫療站,村民日常用藥藥費報銷20%。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0年,村購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85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91年,投資9.5萬元,安裝閉路電視。1996年,投資58萬元,村民用上自來水。 1987年,幼兒免費入園,國小免交雜費和書本費,其費用均由村集體支付。2000年開始,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分等級的給予現金獎勵。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5年12月,張吉湖、鄒太吉介紹姜宗洲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後姜宗洲介紹姜兆壽、趙祥義、姜萬珍等入黨。1946年建立黨支部,姜宗洲任黨支部書記,趙祥義任組織委員,姜元亨任宣傳委員。在村黨支部領導下,村里成立了互助組,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霸鬥爭。組織支前隊24人,隨軍參加討伐趙保原戰鬥。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7個,黨員82名。曾有姜宗洲、姜元亨、趙風翥、時家旭、姜兆喜、於長先、趙德臣、於殿東任村黨支部書記。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4年成立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改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1999年,支部書記趙德臣當選為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姜萬爽、姜宗洲、於福祥、姜明雲、于振亭、趙鳳和、於長戍、於寶虎、姜兆芝、時業利、趙德臣、於殿東、趙建濤、姜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