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運行的邏輯

制度運行的邏輯

《制度運行的邏輯》是2017年11月1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雪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制度運行的邏輯
  • 作者:楊雪冬 
  • 出版時間:2017年11月1日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320 頁
  • ISBN:9787520113571 
  • 類別:社會科學類圖書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是值得我們去投入和奉獻的,田野、理論和實踐對於我們認識這個複雜的現象都不可或缺,生活的邏輯、理論的邏輯和實踐的邏輯雖然有所差異,甚至相互衝突,但根本指向應該是一致的,那就是政治是改善我們生活、提升我們精神道德的活動。這也許就是“人是政治動物”這個判斷所蘊含的價值目標吧。當代中國人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合意的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實踐。
如何理解我們生活於其中的制度,如何推動這些制度向上向善,是每個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書是筆者作為一個政治學研究者近些年圍繞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國際社會的*變化進行的思考,目的就是希望能將作者自己的所學所研從安靜的象牙塔里轉化到火熱的生活和實踐中,透過具體事件來理解和揭示當代中國制度運行存在的問題和基本邏輯,為喧囂的爭論貢獻自己的理性判斷、專業分析和社會關懷。

作者簡介

楊雪冬,中央編譯局中央文獻翻譯部主任,“全球治理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治理評論》雜誌副主編,局機關黨委委員,第十屆全國青聯委員,全國宣傳理論系統“四個一批”稱號獲得者。先後畢業於南開大學、廈門大學和北京大學。社會兼職有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國政治學會理事。此外還是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中“經典作家基本觀點研究”課題組、《比較政治制度》(教材)課題組、《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博士必修課)大綱編寫組主要成員,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研究員。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時代與理念
現時代的期望和前景
風險社會離我們有多遠?
在全球化平台期中國要更有作為
不確定時代的標尺
彈性社會與我們的精神轉型
權利覺醒與權利自覺
制度績效困境的六種解釋
中國政治現代化的自覺與自省
什麼是我們追求的現代化?
執政方式的現代化與執政理念的改造
國家治理現代化熱中的冷思考
以制度自信推動民主政治建設
社會組織與高質量的民主
新的國情與頂層設計
警惕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行為誤區
更要重視全面深化改革的知識供給側改革
“釘釘子”精神與深化改革
走向現實主義
政黨能力與執政能力建設
增強公信力是最大的政績
人民是放在心上的
在制度化時代目送“明星”的遠去
地方政治與地方關懷
推動地方政府創新的轉型升級
地方也是執政合法性的來源
地方事件的國際化
第二部分 生活與實踐
開心的能力
焦慮之外的關懷
壓縮的時間,膨脹的欲望
又到年終總結時
無助感的救贖
政府與鄉愁
弘揚政治中的人性
流動社會中的向上流動
“小的”也是美好的
為什麼要保衛社區
何處是“基層”
“基層”的意義
可親的制度
陌生人的社會≠陌路人的社會
暴雨收費:小責任與大責任
菜價上漲背後
溫暖的制度
安全管制的漏洞
紅色旅遊的意義
綠色經濟的隱憂
品牌認同、信任的限度與消費者主權
微博里的公共生活
霧霾預警與風險治理
突擊花錢的制度邏輯
大數據時代的“微學習”
優秀縣委書記評選所感
文化是生存的方式
第三部分 機制與政策
榜樣的力量
合法性的悖論
法治與信任
眼球經濟和政府美譽度
地方公共品的公正性
改革試點的變異
再論改革試點的變異
走出“政策治國”
幹部制度改革重在建立穩定的預期
林州停暖與政策預實驗
制度評估也應該成為災後重建評估的內容
小組政治與制度彈性
新型城鎮化與政策的系統性
網路與治理
限權與放權
微博與國家意識的重構
制度制衡的意義
分權、退出與問責制度
國家權力的邊界
增強正向激勵,警惕“疲政”
與其治庸治懶,不如透明放權
破除“中梗阻”,要靠齊心合力
為什麼我們的政策容易出現“翻燒餅”
形式主義是一種嚴重的消極腐敗
社會倒逼與制度性逃避
績效管理與政府轉型
規範化管理與制度性傷害
顯績與潛績
好人政治與好人社會
封閉的心靈
矯正政府—公民關係的三重情結
信訪、信息和信任
社會管理創新必須破除“官民”、“敵我”意識
社會管理創新要克服“四心”
社會管理改革的現代取向
社會管理要以改善社會服務為抓手
社會管理切忌政績衝動
第四部分 話語與溝通
走向自信而理性的大國
一個大國的正常心態
平等的關係是更穩定的關係
保持治國理政的開放性
全球思維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建設
增強國家軟實力首先要遵守現代文明規則
“兩會”的國際傳播意義
“後漢學”和陸克文的“諍友”說
話語改造也是一場革命
政治話語的改造也是有邊界的
執政地位與話語體系的革新
語言與政治生態
官員應該在社會輿論構建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執政條件下的批評與自我批評
從理論創新到理論自信自覺
“兩會”要更好地發揮議題創製功能
環境意識與治理改革
政治倫理的邊界
央地形象為何有差異
地方故事與地方形象
後 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