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黃河大橋

利津黃河大橋

利津黃河大橋位於縣城東南,全橋長1350米,主橋為630米的五跨PC連續雙塔斜拉橋。橋面寬20.80米,為雙向四車道。1999年7月1日開工建設,,總投資2億元,工期30個月,2001年底通車。利津黃河大橋由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設計,是全國黃河上主跨最大的橋樑,也是山東省設計主跨最大的橋樑,曾獲中國建築業聯合會頒發的“魯班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津黃河大橋
  • 全橋長:1350米
  • 主橋為:630米
  • 位置:縣城東南
橋樑結構,附近公園,公園文字,

橋樑結構

該橋採取國內“BOT”(建設-經營-移交)及股份制方式籌資,為全國首例,28年後移交地方管理。這是運用市場經濟規律配置資源,解決政府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一次有益嘗試。利津黃河大橋的通車,改善了黃河尾閭兩岸的交通條件,為東營和濱州開闢了最佳通道,完善了山東省“三縱、三橫、一環”框架中的“一環”,對山東省實施“海上山東”和“黃河三角洲開發”兩大跨世紀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附近公園

黃河大橋與利津黃河大堤交匯處,南北兩側各有一個小型公園,南側公園有五根“五龍浮雕柱”和一座銅質“鳳凰騰飛”的雕塑,北側公園取泰山之石建有一小型假山,上面雕刻著“泰山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的由來,詳見第五部分)字樣。南北兩側的公園造型奇特、曲廊迴旋、假山涼亭,花池錯落,奇花異草,十里飄香。特別是花草隱約形成的“歡迎您來利津”的凸型字樣,象徵著利津人民的熱情好客。

公園文字

南側公園上方可看到一大型宣傳牌,上面寫著“龍騰鐵門關,鳳舞利津城”。這句話的含義是:“龍”代表黃河,“龍騰鐵門關”代表了鐵門關同黃河的關係,也代表了“鐵門關”文化同“黃河文化”的淵源。“利津城”既代表“鳳凰古城”,又代表現代文明的利津新城,“鳳舞利津城”體現了鳳凰古城的文化底蘊,體現了利津新城的現代文明,是利津縣歷史、文化的根脈所在,更象徵著“團結戰鬥、艱苦創業、求實創新、奮力爭先”的利津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