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黃河公路大橋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位於山東省利津縣城東南,北岸是利津縣利津鎮,南岸是墾利縣董集鄉。1999年6月開工建設,2001年9月建成通車。

全長1350米,主橋為630米的五跨PC連續雙塔斜拉橋。橋面寬20.80米,為雙向四車道,是全國黃河上主跨最大的橋樑,也是山東省設計主跨最大的橋樑。

為確保黃河大堤通行,該橋堤頂與橋樑路線採用平面交叉,左岸相交處平時封閉,汛期和防汛搶險時開放,背河修建繞行道路,橫穿大橋公路,再順接到大堤輔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津黃河公路大橋
  • 橋樑長度:1350米
  • 橋樑類型:五跨PC連續雙塔斜拉橋
  • 建設時間1999年6月
  • 通車時間:2001年9月
  • 地理位置:山東省利津縣城東南
  • 所屬城市:利津縣
  • 所屬國家:中國
建設歷程,橋樑建築,重要意義,

建設歷程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於1999年6月開工建設,2001年9月建成通車。採用國際上先進的“BOT”,即“建設——經營——移交”的模式及股份制方式籌資建設。由山東省公路橋樑建設有限公司、利津黃河口交通集團公司和山東墾利勝坨集團公司共同投資參股,組成山東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有限公司,負責該橋的建設、經營與管理。根據協約,山東利津黃河公路大橋有限公司對大橋擁有28年的經營管理權,期滿後移交地方政府。總投資2.3億元的大橋,從開始運作到建成通車,利津縣政府僅花了20萬元前期規劃費。這種全部由企業融資、採取“BOT”模式的建橋實踐,是運用市場經濟規律配置資源、解決大型工程建設項目資金不足的一個成功典範。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

橋樑建築

大橋全長1350m,其中主橋630m、引橋720m,主橋為五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雙塔斜拉橋,橋面寬20.8m,雙向4車道。主橋基樁深104.5m,主跨310m,主塔高98m,設計荷載等級汽-超20、掛-120,設計流量為11000立方米每秒。當時是黃河上主跨最大、索塔最高的橋樑,樁基深也為全國之最。
大橋所處河段兩岸堤距1450m,主河槽寬度500~825m,河床縱比降為0.1‰,屬於人工控制的彎曲型窄河道。河床灘面高出背河地面1.5m左右,河道內河槽淤得多,灘地淤得少,致使河道逐步萎縮,灘槽高差減小,平灘流量減小,防洪壓力較大。由於大橋位於黃河下游彎曲型窄河段和利津窄河段中間,是嚴重卡冰壅水河段,凌汛威脅十分嚴重。

重要意義

利津縣位於山東渤海西南岸,古代黃河入海處。東漢以後,隨著黃河三角洲的發展,其地域不斷向渤海灣延伸擴大。這裡土地資源廣闊,石油天然氣資源富集,如今是勝利油田的主要產區之一。該縣隸屬東營市,距離東營市區只有三四十公里,但長期以來因黃河天塹阻隔,此地僅靠渡口與南岸相連,幾乎成為一座“孤城”。走陸路到東營市區,必須向東繞大半個縣的路程,經勝利黃河公路大橋方能通過,嚴重製約了利津縣的振興與發展。
利津黃河公路大橋的通車,為利津縣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也為勝利油田的發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條件。該橋西接220、205國道,東連東營至青州、濟南至青島高速公路。從利津縣到東營市區,開車只需半個小時,從膠東半島到京津唐地區也比原來節省4個多小時。對於完善黃河三角洲交通格局,加快“海上山東”跨世紀工程的實施,具有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