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而轉之”出自於《靈樞·官能》,是對針刺手法的描述,今天許多學者認為針灸常用的“捻轉補瀉”手法源於此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切而轉之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一、“切而轉之”與“捻轉補寫法”,二、關於“切而轉之”的另種釋義,
概念
在氣至病所的基礎上,再施行捻轉法。
解讀
《靈樞·官能》:“是故上工之取氣,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敗其形。是故工之用針也,知氣之所在,而守其門戶,明於調氣,補瀉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處。瀉必用員,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而徐出,邪氣乃出,伸而迎之,遙大其穴,氣出乃疾。”
“切而轉之”是在氣至病所的基礎上,施行捻轉施針,從文章中可以看出《內經》對補瀉手法描述中,“切而轉之”“伸而迎之”“微旋而徐推之”為對操作的具體描述,其中“微旋”之“微”、“徐推”之“徐”是對幅度和時間長短的形容,“轉”“推”“伸”則是對針刺過程中力度的具體形容,它們都含有力量的成分。可見力度在《內經》補瀉手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往往又被大多數人忽視和誤解。現代針刺手法研究中以朱氏提出的解釋較具有代表性,認為“輕刺激為補法,重刺激為瀉法。對輕刺激的定義為力量輕、幅度小、頻率少,對重刺激的定義為力量大、幅度大、頻率快”。但這種提法的準確性有待驗證。
中醫套用
一、“切而轉之”與“捻轉補寫法”
後世諸多醫家認為《內經》“切而轉之”是對補泄手法的描述,並逐步演化為今天的“捻轉補瀉法”。捻轉補瀉,主要是根據針體在穴位內捻轉的方向、用力的輕重來區分補瀉的手法。
將捻轉法從針刺的基本動作發展為獨立的補瀉手法,大約肇始於金元時代,元·竇漢卿《針經指南·氣血問答》說:“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進,謂之左;大指往下退,謂之右。”指出以拇指捻針為標準,其作用力向前進令針左轉,或者向後退令針右轉,用以區分針刺補瀉。《針灸大成》認為:“左轉從陽,能行諸陽;右轉從陰,能行諸陰。”是其作用原理。
1、操作方法
針刺後在針下得氣的基礎上,以大指和食指末節的指腹部來迴轉針,有進有退,從用力輕重、左捻或右捻為主的不同手法而區分補瀉。也可配合捻轉針的次數多少,即九六補瀉等法。
(1)補法:針刺得氣後,在針下得氣處小幅度捻轉,拇指向前左轉時用力重,指力沉重向下;拇指向後右轉還原時用力輕,反覆操作。
(2)瀉法:針刺得氣後,在針下得氣處小幅度捻轉,拇指向後右轉時用力重,指力浮起向上;拇指向前左轉還原時用力輕,反覆操作。
2、臨床套用
捻轉補法用於虛證,捻轉瀉法用於實證。臨床上常用於四肢部腧穴,尤其在欲使針感沿一定方向傳導時,具有較好的行氣、催氣作用。守氣時運用之,也可使針感保持連續不斷。
3、注意事項
(1)在運用捻轉補瀉手法時,須注意針體的還原。如將針一味地向一個方向捻動,有進無退,或捻轉角度過大,速度、頻率過大等,均易使針體為肌肉纖維纏繞,引起滯針或疼痛等,增加病人的痛苦。故無論補與瀉都需注意指力的大小適宜,速度的緩急均勻,做到一補一還原,一瀉一還原,使針始終保持捻轉的自如。
(2)捻轉補瀉應與捻轉法區分開來。捻轉法,要求針體在穴位內轉動,其角度、頻率在捻轉的往返過程中是一致的。捻轉補瀉法則不同,在捻轉的往返過程中,補法時左轉用力重,瀉法時右轉用力重。
二、關於“切而轉之”的另種釋義
“捻轉補瀉”法為當代針灸學中常用補、瀉手法之一,認為該法源於《靈樞·官能》“切而轉之”和“微旋而徐推之”。經核對經文中確有該處論述,但原文為“瀉必用員,切而轉之……伸而迎之……;補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這段經文是論述對“得氣”進行補、瀉的具體方法,而不是“直接補虛證、瀉實證”的方法。其具體方法是在針刺“得氣”後如程度太強,病人不能忍受,可選用“切而轉之……迎而伸之”的方法,是“得氣”減弱稱瀉。如“得氣”後強度太弱不滿意,可選用“微旋而徐推之”方法,使“得氣”增強稱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