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情緒模型

分化情緒模型

分化情緒模型提出者是湯姆金斯,直接把情緒看作是動機,強調情緒的主觀體驗是起動機作用的心理結構,是驅動有機體採取行動的動機力量。認為情緒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湯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認為情緒具有重要的動機性和適應性的功能。

而伊扎德的分化情緒模型(differential emotion model)強調,特定的情緒具有獨特的體驗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分化情緒模型
  • 外文名:differential emotion model
  • 代表人物:伊扎德
簡介,伊扎德理論,情緒和人格系統,情緒系統及其功能,情緒激活與調節,

簡介

情緒分化理論萌生於60年代,至今已成為很有影響的情緒理論之一。 弗洛伊德、湯姆斯金和伊扎德等情緒心理學家主張情緒具有動機的性質,其中以湯姆斯金和伊扎德為代表,建立了情緒的動機—分化理論。
湯姆金斯直接把情緒看作是動機,強調情緒的主觀體驗是起動機作用的心理結構,是驅動有機體採取行動的動機力量。伊扎德的動機論則容納了更複雜的內涵,進一步指出,情緒的主觀成分,即體驗就是起動機作用的心理機構,各種情緒體驗是驅動有機體採取行動的動機力量。 主要思想是情緒是人格系統的組成部分,是人格系統的動力核心。情緒系統與認知、行為等人格子系統建立聯繫,實現情緒與其他系統的相互作用。

伊扎德理論

以情緒為核心,以人格結構為基礎,論述情緒的性質和功能,核心觀點表現在三個方面:

情緒和人格系統

人格系統由體內平衡系統、內驅力系統、情緒系統、知覺系統、認知系統和動作系統六個子系統組成。
其中,情緒系統是人格系統的核心動力。情緒具有動力性,它組織並驅動認知和行為。

情緒系統及其功能

情緒包含神經生理、表情行為和情感體驗三個子系統,它們相互作用,並與情緒系統以外的認知和行為等人格子系統相聯繫,實現情緒和其他系統的相互作用。情緒產生涉及廣泛神經結構,丘腦,杏仁核,腦幹,松果體,新皮層等。另外,神經-內分泌、軀體神經系統、自主神經系統都參與情緒活動。
表情包括神經肌肉活動和感覺反饋,表情活動由大腦皮層中古老皮層調節,對生物進化有適應意義。 v情感體驗由軀體和臉部的活動模式的反饋信號進入意識狀態而形成。情感體驗可以進入認知系統,並和其他系統相互作用。

情緒激活與調節

伊扎德提出,情緒的激活與調節有四種基本過程:
1、生物遺傳—神經內分泌:可直接激活情感體驗,並影響其他三個情緒激活過程。如產婦在產後,由於內分泌物質的改變,負情緒逐漸減少。
情緒激活和調節的多系統模型情緒激活和調節的多系統模型
2、感覺反饋:表情肌肉活動引起的反饋信息進入邊緣皮層區,使情緒達到意識水平,產生情緒體驗。
3、情感激活過程:一種情緒可以引起另一種情緒,如極度疲勞引起痛苦。
4、認知激活過程:如評價、比較等認知活動可激活情緒。如圖所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