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22年3月12日,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生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洛威爾城,是加拿大法國移民列奧·凱魯亞克和加布里爾的第二個兒子,排行老三。1939年,從洛厄爾中學畢業。
1939年~1940年獲
哥倫比亞大學足球獎學金,在紐約霍雷斯·邁因預備學校讀預科。1940年~1941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學習。
1942年~1943年在美國海軍服役,被以精神病為由除名;後在商船上當水手,隨船隊去英國
利物浦。
1944年認識盧西·卡爾、
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涉嫌參與卡爾殺人案;8月22日同第一個妻子埃迪·帕克結婚。
1946年~1948年寫作小說《鎮與城》;在紐約同尼爾·卡薩迪相識。1948年同作家約翰·克列農·霍爾姆斯(John Clellon Holmes)相識,提出“beat 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這一名稱。
1948年~1950年開始寫作《在路上》,第一次同卡薩迪(《在路上》主人公狄安原型)橫越美國,最後到達
墨西哥城。1950年《鎮與城》出版,與第二任妻子哈維蒂結婚。
1951年2月~3月,閱讀巴勒斯小說《販毒者》以及霍爾姆斯的小說《走》手稿。4月,在紐約公寓內的一卷打字紙上寫出了《在路上》。10月,提出“自髮式寫作”方法,開始修改《在路上》。
1951年~1952年在紐約和舊金山寫作小說《戈迪的幻想》。1952年在墨西哥城寫作小說《薩克斯醫生》。1953年在紐約寫作小說《瑪吉·卡薩迪》和《地下人》。
1954年在紐約和
加利福尼亞開始研究佛學,在舊金山寫成詩集《舊金山布魯斯》。
1955年寫作《墨西哥城布魯斯》,在墨西哥城開始寫作長篇小說《特麗斯特莎》。10月3日,同金斯堡等出席舊金山“六畫廊”詩歌朗誦會,金斯堡朗誦《嚎叫》,大獲成功。
1956年在墨西哥城完成小說《特麗斯特莎),在
北卡羅來納開始寫小說《傑拉德·的幻想》,在
華盛頓州和墨西哥城完成長篇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一部。金斯堡的詩集《嚎叫及其他》在城市之光出版社出版。
1957年3月到法國和英國作短暫旅遊。《在路上》由紐約維京出版社出版;在
佛羅里達開始寫小說《達摩流浪漢》。1958年~1960年寫成小說《孤獨的旅人》手稿。
1961年在新墨西哥城完成小說《孤獨的天使》第二部,在佛羅里達寫成小說《大瑟爾》。1965年在佛羅里達寫成小說《薩托里在巴黎》。1966年5月同母親遷往故鄉洛厄爾,11月9日同第三任妻子
斯特拉結婚。
1967年在洛厄爾寫作小說《杜魯阿茲的虛榮》。1968年尼爾·卡薩迪死於墨西哥。到歐洲作短期旅行。
1969年10月21日病死於
佛羅里達州聖·彼德斯堡。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體裁 | 出版年 |
---|
《小城鎮與大都會》 | 小說 | 1950 |
《在路上》 | 長篇小說 | 1957 |
《地下室居民》 | 小說 | 1958 |
《流浪的達摩》 | 小說 | 1958 |
《薩克斯醫生》 | 小說 | 1959 |
《麥琪·卡西迪》 | 小說 | 1959 |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凱魯亞克的小說大多數如實描寫小人物的生活和精神風貌的,突出“個人”及“個性”,個人層面的懺悔在小說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如《在路上》,小說本就是一部內涵豐富的作品,其中飽含著那些生活在混亂時代的美國年輕人的複雜的內心情感:迷惘,尋覓,失望,短暫的亢奮,長久的悲傷,而始終存在的,還有永恆的懺悔。當然,僅這部小說中所包含的懺悔意識,也是複雜的。因為小說主人公和他的朋友們,他們的生活是混亂的,而他們的思想更是混亂的。
凱魯亞克作品中的人們,他們通過探索找到救贖自己的方式。他們上路浪蕩,希望在路的另一端找到新的信仰。他們將眼光投向神秘古老的東方禪宗,希望在參禪打坐中遠離世俗、獲得寧靜和捕捉心靈的頓悟;他們親近自然,在一花一草一木中體驗著生命的本真。雖然他們的自贖之路由於各種原因並未最終使他們遠離混沌迷惘的狀態,並未使他們發生質的改變和超越,但是他們至少敢於做自我,敢於找到真實的自我,為尋找真我而付出艱辛的尋找過程。
凱魯亞克作為“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其作品中流露的深沉的懺悔的意識,代表著整個“垮掉的一代”的內心的懺悔。他曾經也說過,他們基本上是“宗教的一代”,只是希望在路的另一側找到信仰。凱魯亞克及其筆下的人物反思、反叛、憤怒、悲哀,都暗含著一種懺悔的意識:對自身的懺悔,懺悔於自己的行為的放縱,逃避責任,不懂珍借,又懺悔於自己現實生活的潦倒,半輩子漂泊流離碌碌無為;對自己所在群體、所在的國家、所處的時代的懺悔,懺悔於這是一群沒有希望的垮掉的年輕的群體,懺悔於這是一個沒有自由和平等可言的國家,懺悔於這是一個混亂的不給人以安全感的時代。
藝術特色
凱魯亞克深受超現實主義的影響,推崇非理性和潛意識,愛好描寫夢魔、幻覺和錯覺。在這基礎上他獨創了“自發性寫作”技巧,並且影響了許多“垮掉派”作家,“自發性寫作”成為垮掉派作家們的核心原則。
傑克·凱魯亞克創造了全新的自發寫作手法—“狂野散文”,顛覆了傳統的寫作風格,注重作品的自傳性,創作了一系列情節隨意散漫的“生活實錄”小說。小說創作成為作者自發的一種反抗虛無感和絕望感的戰爭,以其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生活方式與文學實踐給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主流社會文化帶來強烈的衝擊力和震撼力。
人物評價
“他只是陳述,而不是傳達,是閒談而非寫作。一如過去像他們那樣過流浪生活的人,他們在創作上的努力都消耗在努力冒充創作上。這就像烹調術一樣,做出來的東西當天就吃掉了,剩下來的只是一股淡淡的香味。而且他們重視自然,流露出這種差不多毀掉惠特曼大部分詩作的風氣,使嚴肅的創作難於有成。他們的文體可能有助於美國日常語言的發展,卻不能對美國文學有所貢獻。它既艱澀又不清楚——是一種個人的、散漫的、憤世嫉俗而感傷的文體。”(美國學者馬庫斯·坎利夫評)
人物爭議
《在路上》出版後,因其離經叛道的主題,也由於凱魯亞克即興式的自發性寫作手法,招引了少數批評家的抨擊。凱魯亞克被指責為真正的神經錯亂、綜合性病症的犧牲者,鼓吹欺騙、犯罪,作品毫無意義,猶如垃圾,等等。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為“垮掉的一代之王”的凱魯亞克其人其作,特別是《在路上》,已愈來愈受到公正的評價。由於其自發性寫作手法,批評家們習慣於把《在路上》歸入現代主義作品。其實,一部文學作品到底屬於什麼主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在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在涉及美國50年代重要作家時,把凱魯亞克列入其中(其他還有弗納里·奧康納、威廉·巴勒斯、約翰·巴恩、
納博柯夫、馬拉默德,等等)。它這樣寫道:“(他們)驚世駭俗地反傳統文化,針對當時的美國社會思潮,表達了一種同社會準則及社會情勢相對立的疏遠異化意識(個人的、政治的、經濟的、文學的,等等),而正是這種情勢削弱了語言的力量及其豐富性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