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

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的歷史可源及1984年,經貴州省教委批准開辦的職業技術師資科和之後的職業技術教育系,2017年由原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及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
  • 成立時間:2017年
設立背景,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硬體設施,所獲榮譽,學術成果,人才培養,文化傳統,

設立背景

優先發展人民健康,就是要把人置於發展中心。當前我國發展中的一個現實,是物質財富和人類自身發展不夠平衡,忽視了對資源環境安全等關係人民健康條件的治理,加之面向13億人口的超大規模醫療保障挑戰,以及醫療服務的某些過度商業化現象,導致了一些既有損身體健康、也制約經濟發展的現象發生,比如城市上班族的“過勞死”,農村貧困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等。要求人民健康優先發展,就是要扭轉“重物輕人”的發展模式,將發展的重心指向人類自身的幸福感,真正守護“大健康”。

歷史沿革

大健康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78年成立的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化學科和1984年設立的職師科;2003年設立化學系和生物科學技術系,2006年2月凱里學院成立,2008年生物科學技術系與化系學合併組建成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2012年分別建立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和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2017年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和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合併組建成大健康學院。分院先後榮獲貴州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組織、黔東南州五四紅旗團支部、黔東南州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全國高校十佳優秀社團” (大學生資源與環保協會) 等榮譽稱號。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設有園藝食品科學與工程藥學環境科學生物科學化學材料化學資源環境科學製藥工程植物保護等10個本科專業。 現有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省級卓越農林人才培養計畫項目專業1個,校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2個,校級重點學科1個。農業碩士點是凱里學院貴州省“十三五”碩士學位授權點建設單位的三大碩士點之一。

師資力量

據2018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有專任教師104人,其中教授21人,博士34人,雙師型教師10人。
現有專任教師9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博士34人,雙師型教師18人。教師中有貴州省先進工作者1人,貴州省青年科技獎1人,貴州省青年創業導師1人,貴州省千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人,貴州省千層次創新型人才5人,州管專家1人,州級拔尖人才3人,校級教學名師1人。

硬體設施

凱里學院大健康學院擁有教學實驗儀器設備總值近2400萬元,擁有XRD、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鏡拉曼光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氣質聯用色譜儀、多功能電化學分析儀、差動熱分析儀、光化學反應儀等大型儀器設備;擁有省級重點特色學科、省級重點特色實驗室、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黔東南苗藥研究開發中心、省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省級專業綜合改革、凱里學院農林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等省級平台。
擁有化學、生物2個實驗室,實驗室建築面積6141m,校內實習實訓基地60畝,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00萬元。建有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省級產學研基地3個,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中心1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省級科技創新人才團隊1個。

所獲榮譽

2021年4月,獲得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學術成果

近五年獲批8項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獲貴州省第二屆、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立項國家自然科課基金項目2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96項,地廳級科研項目51項,產學研合作項目34項,科研經費總計達3453萬元;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SCI、EI收錄81篇,中文核心期刊300餘篇;獲得專利41項;獲得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項,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貴州省自然科學三等獎2項。

人才培養

2003至今共培養了1600餘名本科生,其中考取研究生110人,學生畢業率達99%,授位率97%,平均就業率達95%以上。學生獲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國家級18項、省級16項,發表學術論文31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5篇。楊明同學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稱號,資環協會獲全國十佳優秀社團,獲全國“三下鄉”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最具影響好項目,獲全省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

文化傳統

  • 院訓
厚德、篤學、致用、創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