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歌(沈括詩歌)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凱歌》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沈括所做的詩歌,出自《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凱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沈括
  • 作品出處:《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
作者簡介
沈括,宋錢塘(杭州)人,字存中。仁宗嘉佑八年,考中進士,不久到汴京編校昭文館藏書,此後曾歷任司天監、河北西路察訪使三司使,及知延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等職,對所司務職,多所興革。王安石為相時,沈括是他變法運動中的骨幹人物之一。他在鄜延任內,軍事上愛護士卒,訓練民兵,儲備糧草,整頓軍備,扭轉了對西夏軍事長期被動和失敗的局面,先後收復了不少失地,鞏固了西北邊防。沈括學識淵博,富於革新精神。著作有《夢溪筆談》等。
沈括像沈括像
《凱歌》選自《沈括·夢溪筆談·樂律一》
沈括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藥方,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凱歌(選四首)
(宋)沈括
⑴先取山西十二州①, 別分子將打衙頭②。
回看秦塞低如馬③, 漸見黃河直北流④。
⑵天威捲地過黃河,  萬里羌人盡漢歌。
莫堰橫山倒流水⑤, 從教西去作恩波!
⑶馬尾胡琴隨漢車⑥, 曲聲猶自怨單于。
彎弓莫射雲中雁⑦, 歸雁如今不寄書。
⑷靈武西涼不用圍⑧, 蕃家總待納王師⑨。
城中半是關西種,  猶有當時軋吃兒⑩。
題解
北宋熙寧元豐年間,党項羌族的西夏不斷向廣大西北內地蠶食騷擾。王安石變法後,在陝甘一帶配備兵力,對侵略者展開了大力反擊,收復了不少失地。當時作者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抗擊西夏侵擾,收復葭蘆、米脂、浮圖、吳堡、義合等地,屢建戰功。在奏凱聲中,他曾製作《凱歌》數十曲,令士卒歌之,用來鼓舞士氣。這裡從留存下來的五首中選錄四首,它體現了作者的愛國主義激情和收復失地的決心和信心。
注釋
①山西十二州——指當時先後收復的失地。山西,在這裡指的是橫山以西地。據《宋史.地理志》:“熙寧始務闢土,而種諤先取綏州韓絳繼取銀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謝景溫取徽誠,熊本南平郭逵取廣源,最後李憲取蘭州,沈括取葭蘆、米脂、浮圖、安疆等寨。” ②子將句——子將,指親兵。唐僖宗光啟三年,魏博節度使樂彥楨,其子從訓,聚亡命五百餘人為親兵,謂之“子將”。(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衙頭,指敵方主帥。陸游詩也有“羽檄未聞傳塞外,金椎先報擊衙頭”之句。③秦塞——指陝西境內的長城。 ④黃河句——黃河流經青銅峽折向北流。 ⑤莫堰句——堰,堵塞。橫山,在今陝西北部。橫山水流向西,所以稱倒流水。 ⑥馬尾句——《漢書.西域傳》:漢武帝元封年間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細君嫁給烏孫王,細君因遠嫁悲傷,烏孫在馬上彈奏琵琶為她路上解愁。唐李欣古從軍行》詩:“行人刁計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即詠此事。這裡馬尾胡琴借指琵琶,用馬尾作弦的胡琴,與琵琶同屬弦樂器。 ⑦彎弓句——用蘇武雁足傳書故事,見宇文虛中在金日作》注②。 ⑧靈武西涼——靈武,今寧夏靈武縣。西涼,今甘肅武威縣。兩地是西夏的主要據點。 ⑨蕃家——西夏羌人的首領李繼遷原為宋朝都知蕃落使。宋人稱羌人為“蕃”。 ⑩軋吃兒——吃字原注“根勿切”,讀作“務”。軋吃,小孩學語時語言蹇澀不流利的樣子。
語譯
一先把橫山西面十二州收復了,
再派遣精銳子弟兵,去攻打敵酋。
回頭看長城要塞,低平猶如馬背,
漸近也望見黃河水,折向直北奔流。
二宋朝的天威席捲大地,越過黃河,
邊境萬里,羌人都唱起中土民歌。
不要再堵塞橫山上倒流的水脈,
讓它往西流,作為對羌人的恩澤吧!
三公主下嫁單于的和親政策,豈能重演,
琵琶樂曲傾訴幽怨的故事,不容再出現。
如今已沒有蘇武,要歸雁為他雁足傳書,
誰也不用再彎弓搭箭,去射雲中的飛雁。
四靈武和西涼都不須再去圍困,
羌人已在等著接待王師的來臨。
兩地城中的居民,半是關西漢人的子孫,
當年學語的孩子,已長大成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