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考證的用途
1、考生可持此證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參加規定考試。
2、准考證一般印有考生姓名,
照片,
考生號,考試時間,考試地點等。如:高考准考證,會考准考證,公務員准考證等。
3、准考證同時也作為考試報名費的收據。
自考准考證準
2、自考准考證採用
湖北省教育考試院統一製作的專用准考證PVC證芯,准考證須加蓋“湖北省自考准考證專用印章”。
3、考生只能持一個準考證報考和參加考試,直到畢業。
4、准考證號碼為12位,在考生首次報名時由當地自考辦按省自考辦統一規定的規則編排。准考證編號規則見“編號管理部分”。
辦理流程
1、面向社會開考專業准考證辦理流程
面向社會開考專業准考證辦理流程:縣(市、區)自考辦在報名工作結束後,應將考生圖像數據和制證數據向所屬市(州)自考辦上報→市(州)自考辦在各縣(市、區)制證數據交齊之後,將數據上報省自考辦辦理准考證。
面向系統委託開考專業准考證辦理流程:系統考生在縣(市、區)自考辦報名並採集頭像信息→縣(市、區)自考辦在報名工作結束後,採用光碟刻錄機分系統刻錄考生圖像數據和制證數據的光碟(為保證圖像數據和制證數據準確無誤,上報之前應認真校對),並上交所屬市(州)自考辦→市(州)自考辦在各縣(市、區)系統制證數據交齊後,將考生制證圖像與制證數據拷貝給系統委託單位→系統委託單位全省匯總後,將數據上報省自考辦辦理准考證。
3、准考證的補辦流程
考生的准考證遺失或損壞,應持身份證到原發證地自考辦提出申請,由原發證地自考辦核實後予以補辦。准考證的補辦流程是:考生在當地規定的自考報名期間內提出補辦申請,提供准考證號碼和姓名等資料→縣(市、區)自考辦向市(州)自考辦提供補辦准考證號碼和名單→市(州)自考辦向省自考辦提供准考證補辦名單→省自考辦統一補證後逐級下發。
注意事項
1、憑本准考證和身份證(
軍人身份證)參加考試,缺一不可。
2、筆試時,開考前20分鐘憑兩證進入考場,對號入座。考試中須將兩證放在課桌右上角上接受檢查。上機考試時,應交驗兩證。
4、遲到15分鐘不得進入考場,筆試開考30分鐘內不得離開考場。
5、開考信號發出後,才能開始答題。考試終了信號發出後,應立即停止答題。筆試時,待監考員將答題卡和試卷收齊後才能依次退場。上機考試時,按要求處理好機器後才能退場。
6、如試卷有字跡不清,卷面缺損,磁碟損壞, 可舉手提問。有關試題內容等問題不得提問。
7、考試中不得以任何方式作弊或幫助他人作弊,違者將按規定給以處罰。
8、在答題卡上答題,選擇題用2B鉛筆填塗,填空題用藍、黑色鋼筆或原子筆答題。
9、保持考場安靜,不得吸菸,不得喧譁。
古代准考證
浮票
清代科舉准考證入場處的門前站著的是目光如炬的士兵,考生們挨個兒憑“票”入場。考棚里的每個座位上都有座位號,為尋覓座號,考生們根據自己領到的“座號便覽”和“浮票”來尋找自己的座位,這兩種東西就是當時的“考號”和准考證。
藏友曹先生收藏的一張古代的“准考證”,其上寫有考生的姓名、坐次及卷封字號,中央蓋有滿漢雙文考點大印。上端標有“浮票於交卷時自行揭去發案比對”的字樣。最妙處在於考生的身材相貌膚色都清楚地記錄在上。
票卷
清代
科舉考試准考證名為《院試卷結票》 ,是清代參加秀才考試時所用。考生們在赴考前需要親自去領取《院試卷結票》,在赴考時,需“於點名時執票領卷”,“如無票卷者不準入場”參加考試。
科舉卷票是科舉考試考務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清代科舉法律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就像現在高考的准考證一樣,但它比現在更為複雜的是,在鄉試考試時本地方就要在縣衙登記參加鄉試的年貌冊,內容是每名參加鄉試的秀才都要有兩名保廩,該館就有這樣一本原始木刻印刷《年貌冊》 ,是山西省
河津縣衙所制,內有河津縣衙關防印。
清代學子考進士,要經鄉試、會試、
殿試三級考試,每級考試都有不同格式和內容的“准考證”。
同治九年 1870年 卷票 見圖 ,是清代科舉鄉試的“准考證”。此票長25×15厘米,為梯形方框,框內上方寫有卷票二字,兩字中間蓋有“月字闈”紅戳,方框下寫有:
順天府府丞堂為給髮捲票事,照得本年庚午科順天鄉試幾科試諸生,例應投納試卷,今據
保定清苑,附生霍汝淮赴府投到試卷一本,合行票給該生收執,以憑赴龍門聽候查驗點各領卷,如無此票定即扣除。
清代科舉准考證此卷票按常規,進考場就應收回,不知何原因遺存民間,雖經137年的歷史滄桑,且保存較好,彌足珍貴。它不僅是清代科舉准考制的物證,且對清代
科舉考試制度研究有參考價值。
這張准考證長約40厘米,寬約20多厘米,名為《院試卷結票》 。上面顯示考生為清代
光緒年間家住“成都府
華陽縣下一甲”的文童
李榮,是其在考試前半個月由當時的華陽縣政府教育管理部門(今
春熙路一帶)送來的。成都收藏家協會有關負責人周錫光介紹, 字原意為考取功名之意,可見時僅十幾歲的李榮從出世之日起就注定要奔走仕途。這張准考證上不僅寫有李?榮的曾祖、祖父、父親、老師及鄰居的名字,還需要兩位保人畫押,聯名保送學生參考,以備在領取考卷時查驗考生真實身份。
補考
由於每次推薦參考人數有限,清政府還制定了補考規則,另一張來自四川“西昌縣”的這張補考證就蓋有紅色“補考”二字。據周錫光介紹,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為了爭取補考這個機會,很多人都使出渾身解數作弊。所以補考證的登記比准考證更加複雜,除了要填寫長輩、老師、鄰居和保人外,還要求填寫參加補考者的身材、面貌、面色、痣、鬍鬚等特徵,因為當時的准考證上還沒有貼照片,只能通過眾人簽名擔保和體貌特徵來防止冒名頂,“以防冒頂”,但這是一張空白補考證,還未有考生填寫。
報考程式
古代報考程式簡表與現在幾乎所有的考試一樣,在參加科舉考試之前,古代讀書人也必須通過一個報考程式。自唐代開始,科舉考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既不需要達官貴人的推薦,也不需要考查讀書人的門第高低,考生只要拿著能證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前往
籍貫所在地的州、縣官府報考,即所謂的“投牒自進”。這裡所謂的“牒”就是身份證明材料,主要包括籍貫、父祖姓名、本人年齡、相貌等。當然,
科舉制度允許讀書人自由報考,並不是沒有任何限制,無條件地允許讀書人報考,也對考生報考做出一些的限制性規定:
首先,對考生的身世有較為明確的要求,唐代規定工商業者、州縣衙門的役吏不得參加
科舉考試。宋代則有條件地允許有才華的工商業者、“雜類”人等報考。由於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被視為是有才華的,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種限制是基本上不存在的。明清規定娼(妓女)、優(演員)、隸(官府中的役人)、皂(軍隊中役人)的子弟都屬於出身不清白者,他們的子弟必須在三代以後才能報考。這些對於身份的要求也是從科舉考試選拔文官的實際出發的。一方面,由於讀書人一旦及第便可以光耀門楣,其具體表現秀才家的大門可以比普通人家的高三寸,在多數朝代還立即將其祖宗三代公之於眾,如果身家不夠清白,不但會讓讀書人自己感到難堪,而且也會影響
科舉制度在百姓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另一方面,通過
科舉考試選拔的人才大多數要成為掌管一方的官員,他們不僅要負責處理政務,還要負責各種案件的審理,即擔任法官,如果出身方面有
污點,在以後處理公務時就難以威鎮民庶。按照科舉考試的規定,出身不清白的人參加科舉考試,是屬於嚴重的違法行為,應受到嚴厲懲罰的。
其次,要求考生必須回原籍報考。自宋代開始,為協調各地應舉讀書者的比例,便於考察他們的出身及道德品質,一般要求考生在
籍貫所在地報考。但由於各地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
府州解試或
童試、鄉試的競爭激烈程度也不盡相同,有些考生為能到競爭相對較小的、錄取率較高的地區應試,就冒充這些地區的籍貫,稱為“
冒籍”。這種情況在我們現在的高考中仍然存在,人口較多、高校相對較少省份的考生,往往利用各種途徑向文化相對落後,或高校相對集中的地區遷移,目的是避免本地區的激烈競爭,以便能夠考上更加理想的高校,我們現在稱之為“高考移民”。冒籍向來是科舉考試紀律嚴懲的對象,一旦發現考生冒籍,即終身不許再應試,而且當地的官學教師和結保的讀書人也要一同治罪。
最後,要求結保證明。現在大多數考試報考時,需要照數碼照相,以避免代考行為的發生。而且現在信息十分發達,考生的檔案資料都可以通過已經建立的文字檔案或資料庫來查詢。但在在科技尚不發達的
古代社會,對考生的外貌只能以文字描述一些基本特徵,主要包括身材的高矮,面色和有無鬍鬚等等,其他身份材料則基本上靠考生的自覺填寫和地方官學的審查,因此結保證明就十分必要了。一般來說,結保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考生互相擔保,五個同時參加考試的考生互相擔保,也稱為“五童結”;另一種形式是由官學的
廩膳生來充當證明人,並在結保證明,即“結狀”上籤字,稱之為“認保”或者“派保”。這樣,考生在報考和考試中有任何舞弊行為,結保者、認保或者派保的
廩膳生都要受到牽連,輕則收到降等的處分,重則會有牢獄之災。
此外,歷代科舉都規定,品行不端,有犯罪前科,處於服喪期間的讀書人,以及女性都沒有報考資格。應當說,這些規定雖然與允許考生自由報考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但這些限制性規定不會從根本上否定科舉報考的自由性,因為這些限制性規定所涉及的考生人數十分有限,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仍能自由報考。
軼聞
科舉考試簡表大凡考試,都必須持准考證,准考證上必須貼有考生的相片,以便監考官驗明真相。然而在還沒有發明攝影技術的古代,准考證上主要依據就是“相貌冊”,“冊”上寫著考生的相貌特徵,對相貌冊上文字的理解,常常莫衷一是,鬧過不少笑話。
自隋唐開科取仕以來,由於考場規則不全,管理較為混亂,有的考生挖空心思舞弊騙取功名,這種現象發展到後來愈演愈烈。到了清朝道光帝時,為防範舞弊現象,每到秋天考試時,設在各省的鄉試試場上就派出幾十名乃至上百名兵勇,列坐於能俯視號房(即考場)的高樓上監考。號房一般為單間,號房之間互不相通,當發現號房中有人舞弊時,兵勇方可入內,對那些舞弊者繩之以法。然而,這些兵勇名為監督檢查,而實際上他們之中就有不少人是被買通了的舞弊分子。原來,有的舉人自穿號褂,然後進入被監視的號房寫文章,有的則利用兵勇能暢通無阻出入號房的
特殊身份,專門傳遞別人代寫的文章。於是,當時朝中的視學官們想出一絕招——憑“相貌冊”(即准考證)驗明正身,方可入號房。
這一招說“絕”其實並不為絕,因為當時還沒有發明照相術,准考證上只是簡易地勾勒出考生的相貌,另外用文字描述考生的相貌特徵而已。正因此,當時在朝中任
視學官的胡希呂,到江蘇巡視考務時,鬧出一則笑話。據說胡希呂其人做事素來
丁是丁卯是卯,不容置喙,有時還喜鑽牛角尖。為嚴肅考務,胡視學認為把好“相貌冊”的檢驗關,是至關重要一環,因而他親自指揮。在檢驗中,大凡考生中有“須”而相貌班裡填“微須”的考生,一律認為是冒名頂替,不準入號房。
在考試當中,胡視學還逐一複查,結果一臉有“微須”的考生被驅逐,考生不服,與胡視學據理力爭。“微須”考生說:“大人為巡考官,竟不知‘微’字有‘細小’、‘輕微’、‘衰落’、‘精深奧妙’等多種含義……”
不等“微須”考生說完,胡視學大怒,訓斥道:“汝讀書竟不知‘微’作‘無’解耶?”
“微須”考生
不慌不忙應道:“依您之見,那孔子曾微服外出,該解釋為孔子把衣褲脫個精光而外出,倘若如此成何體統?再則乾隆皇幾次下江南均‘微服私訪’過,這又該作何解釋?”
胡視學被“微須”考生駁得啞口無言,特別是“乾隆皇微服私訪”已眾所周知,若照自己的釋法,後果不堪構想……懾於此,胡視學急忙下令重新檢驗“相貌冊”。取消“以微為無”的逐考生令。